六、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孕育了许多发展机遇。正如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到的:“中央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
(一)危机中中国政府话语权得以提高
2008年9月,次贷危机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危机,并进一步演变成全球性经济金融“双危机”。在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先后被危机拖累后,保持相对较高经济增长、拥有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量的中国被世界寄予厚望,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到金融危机救助行动中。第一,在防止国内经济下滑方面看,监管层审时度势,前瞻性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果断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等,努力维持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有利于中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对亚洲地区经济也将产生积极作用,在携手其他国家共同抵御金融风险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不断作出努力。参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积极研究与有关国家扩大双边货币互垄利用东亚、中日韩等渠道加强地区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支持和帮助东发展差距、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领域合作,推进东亚地区自贸区建设,努力提高地区内部的经济活力和增长动力;积极参与融资计划,支持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同时,中国将给予受到严重威胁的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既反映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和贫困问题的高度关注,也是中国在处理全球危机中展现领导力和大国姿态的一种具体体现。第三,在世界经济全面下滑、外需萎缩对中国出口行业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监管层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反对通过主动大幅贬值以达到促进出口增长、损害他国利益。
中国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希迎,并被解读为在以更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参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地位有所提升。
(二)危机造就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金融危机令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已推动各国经济、金融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以单一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结算手段和最主要储备资产的缺陷越来越大。在反思危机产生根源的同时,各国都提出了加强国际间监管及扩大国际货币种类、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加快向多元化发展的各种意见;而与此同时,美国通过大量的货币发行进行次贷危机的救援,为未来美元泛滥再度留下了隐患,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谓是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期。
虽然中国实施了比较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但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化趋势已经比较明显。次贷危机使美元信心逐步减弱的同时,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成为结算货币的概率显著上升,这是次贷危机为人民币成为一种区域货币、逐步实现国际化所提供的机遇。而事实上,人民币已经展开了国际化的实质性进程:2008年12月4日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促进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12月中旬,中国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周边8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中国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12月末,监管层宣布了14项挺港措施,其中包括容许内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人民币与港元货币互换;2009年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了一项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应对危机时,两地可以互相拆借等额资金。这些频繁的举措意味着人民币正以官方姿态走向世界,人民币“周边化”进程已悄然起步,人民币国际化在提出逾五年之久后,开始进入实质阶段,而香港很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突破口。
从国际货币角度看,次贷危机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美国过度透支美元信用的后果将导致美元的国际认知度下降,尤其是在石油等能源计价方面,虽然美元作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得以保持,但是其面对的挑战将越来越严峻,主导地位逐渐减弱。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10月2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公司总裁米勒日宣布,由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三个天然气出口大国组成的天然气欧佩克当天成立,这将打破现行的能源秩序,加速石油计价机制由石油-美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中俄两国签署的能源与金融合作协议也规定以卢布或人民币结算。继欧元崛起挑战美元霸权地位之后,大国货币博弈再起硝烟,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望得以急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地位有望在危机中迅速提高。
(三)国际能源价格回落为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良好时机
中国能源价格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的行政定价,受管制的低能源价格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有其弊端。首先,能源价格管制实际上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其后果表现为供给持续紧张、价格上涨压力不断积蓄,而这种被压抑的涨价压力迟早要释放出来,具有大幅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倾向。其次,最近几年反复出现的煤、电和成品油供给紧张表明,能源价格管制扭曲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对经济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最后,为维持能源低价格,政府被迫支出大量财政补贴能源国企亏损,表面上保持了能源价格稳定,但实际上却为能源价格稳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引发紧缺资源外流,放大能源需求,加剧能源供求矛盾,并成为价格进一步大幅度波动的动因。
尽管能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但中国却一直没有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价格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前期国际油价大大高于国内时,若强行接轨,可能导致国内用油企业及居民生产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不利于社会稳定;二是在前期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价格调整有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金融危机为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时机。其一,国际油价下跌时进行改革,可避免国内油价骤升给社会稳定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其二,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大为减轻。其三,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面临严峻考验,“保增长”成为当前主要目标,如果此时下调油价并配合实行征收燃油税政策,再加上国家放松银根、降息等促增长、扩内需的措施,有望促进车市回暖,从而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复苏。
当然,在能源价格放开之后,国内的能源价格将与国际市场接轨,必然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短期而言,中国能源价格改革可能导致国内能源价格的相对不稳定。但是,能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形成真实的市场信号和灵活的反应机制,增强经济活力和供给能力,提高能源效率,因此,长期而言,改革才是保证能源价格稳定的基础条件。
(四)“倒逼”机制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使我国部分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口导向型产业遭受重大冲击;周期性敏感产业受经济周期F行拖累;耐用消费类产业(房地产、汽车)出现负增长。然而,金融危机之所以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其一,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就经济发展规律而言,其自身具有主动调节的要求;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其三,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和出口需求驱动,出口导向型经济使得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高达69.7%。金融危机的爆发通过恶化外部经济环境而使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得以充分暴露和放大。破解这些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与其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不如说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经受的历次外部冲击经验来看,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是中国经济调动资源、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的重大机遇。本次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大量减少,客观上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技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倒逼机制”压力。从这个角度看,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将是一次全面推动改革的机遇。
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低端,竞争力较弱,亟待从附加值低的中游,向附加值更高的上游领域(研发、采购、设计等)和下游领域(品牌、渠道、物流、金融等)延伸。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由于受次贷危机的重创,其制造业可能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全球经济增长带入了下行周期,这一方面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下滑趋势,我国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将随之减缓;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增长将出现减缓的走势,以原油为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甚至出现大幅下跌,这有效地缓解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压力,对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起到大大缓解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利润空间。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通过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低估、推迟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忽视环境成本的方式,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这种依靠人为压低成本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出口行业需要通过收购兼并、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来实施多元化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然而,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出口商没有动力进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一方面降低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外部需求,另一方面导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恶化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中国出口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在客观上为出口行业结构性调整形成了助推力,调整出口产业政策,促进出口企业的优胜劣汰、兼并收购,鼓励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和附加值。这将一方面有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提高整体福利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缓解随之而来的外汇储备累积和流动性过剩。
2.促进经济由外部依赖型转向内需支撑型
次贷危机中导致的外部需求下滑对中国出口需求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示,尤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产业造成沉重打击。这说明,在当前国际制造业市场动荡受挫并正在出现急剧萎缩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以外贸出口、希冀利用国际市场(实质主要是依赖欧美消费者)来拉动或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做法必须加以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应积极探索“两条腿走路”战略,即同时抓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如何充分挖掘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需求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才是支撑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监管层把应对金融危机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就是要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而要想真正让广大居民放心消费,就必须切实消除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危机可能对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次贷危机为中国开展海外投资提供了机遇
次贷危机启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重估。目前全球资本市场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投资价值相应上升。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发达国家政府对发展中国家主权性机构的股权投资通常是持警惕和抵制态度的。然而,次贷危机爆发后,为缓解危机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发达国家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对发展中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持谨慎欢迎的态度。因此,次贷危机为中国政府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进行股权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如前所言,中投公司投资黑石、摩根斯坦利的案例表明,虽然危机提供了机会,但是如何把握投资的时机以及选择投资的对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建议,中国国有投资机构可以和国外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合作进行投资,例如,通过让国外机构投资者主投,而中国国有投资机构跟投的方式,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以此学习国外机构投资者的眼光和经验。
(六)金融危机为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
金融危机对全球石油行业将产生三方面重大影响:一是导致全球石油需求整体下降,石油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将更加突出。国际能源署在其2008年12月的国际石油市场月报中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为8580万桶/天,比2007年下降20万桶/天,为1983年以来首次下降。2009年全球对欧佩克的原油需求预计为每天3070万桶,相比2008年每天减少80万桶。从地区来看,由于欧美等西方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导致其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弱,而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有望成为能源需求的新增长点,其中,中国和印度在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正不断变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预计未来数十年,对石油的最大需求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二是金融危机给石油生产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石油行业许多上游开采项目就因为融资原因而延迟,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特别是许多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危机。三是金融危机促成全球范围内的能源新格局的形成。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未来的一两年内,世界石油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态势。首先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在全球能源领域中的迅速崛起已经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全球能源工业的垄断,在目前全球20家最大的能源公司当中,已有35%来自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超过美国所占30%的比例。其次,从长期来看,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并且,不管是欧佩克主动减产保价,还是石油公司因融资困难被迫减少投资,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油价大跌都将造成石油生产的萎缩,而一旦世界经济摆脱危机开始步入复苏之路,巨大的石油供应缺口将导致石油市场出现新一轮波动。
由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扩大,在过去几年中,“走出去”的中国石油企业一直高价购买国外石油资源和资产。而此轮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不仅为资金充裕的中国石油企业购买海外资源提供了良机,也给中国公司收购国外勘探企业的资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可以说,目前是我国石油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良机,但实施这个战略时仍需谨慎,不能盲目并购。我国政府应利用现在世界经济普遍出现困难、资源价格总体下行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同时加大能源储备,占领能源资源,获取我国的战略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