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联系

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联系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阶段的早期,财政部向相关试点单位拨款,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序幕。当时将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与此同时,企业也有了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愿望,纷纷组织力量开发会计软件。同时,这一时期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发展,也为推动我国民族会计软件产业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借助会计准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渗透融合,企业具备了进一步优化、重组其管理流程的能力。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会计学分别经历了古代阶段、近代阶段和现代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会计也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同样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以收集、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核心始终没有改变,变化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提供的技术和方式,以及分析与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和程度。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与企业其他业务相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适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发展和要求,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下面简要介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我国会计电算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当时我国会计电算化主要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试点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早期,财政部向相关试点单位拨款,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序幕。当时将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1983年以后,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上大量出现,多数企事业单位已经具备了配备微机的能力,这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与此同时,企业也有了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愿望,纷纷组织力量开发会计软件。

在这一时期,多数企业和会计人员对“电算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是设计一个专门的账务处理程序,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账务。这一时期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如图l1-1所示。

图表11-1 模拟手工会计核算的处理示意图

img301

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虽然数据库等工具已开始被引入会计工作,但各单位开展这些工作的出发点主要还只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所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和数据管理工具用于会计领域,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使会计人员摆脱手工账务处理过程中繁杂、易错的重复劳动,因而在其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原始的电算化会计工作也成为信息“孤岛”之一,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客观上讲,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带来了巨大变革,但同时也给传统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必须对此进行科学的管理。财政部于1989年底和1990年7月先后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发展提供了更好、更经济的软件和硬件保证。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统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的信息“孤岛”逐渐融合为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各种信息逐渐共享,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在这一阶段,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整,以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其主要特征为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整合与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使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信息集成的结果是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利用,所有相关原始数据只要输入一次,就能做到分次或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还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

同一时期,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始蓬勃发展,产生了多种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为正确引导企业实施电算化、指引软件开发公司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电算化软件,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启动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会计软件行业产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进程。

由于软件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的更多应用,这一时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地完成了由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到全面电算化的升级发展,并由部分企业逐步推广到更多的企业。同时,这一时期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发展,也为推动我国民族会计软件产业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对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同时,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这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以准则为指引、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文件为准绳,在前期会计电算化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各种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要求渗透融合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企业纷纷建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借助会计准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渗透融合,企业具备了进一步优化、重组其管理流程的能力。一些大型企业大幅减少了核算层次,规范了资金账户管理,缩短了提交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甚至改革了内部财务会计机构设置,真正使会计人员从烦琐、低效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加强内部控制、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等工作中。

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商在这一时期充分掌握了会计电算化紧密围绕会计准则和制度不断调整、渗透和融合的方法,同时会计电算化也逐步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但由于内部控制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企业在构建自身的ERP系统时的指导思想还不清晰,尚未能自觉地围绕内部控制关系理顺其会计信息系统,在实务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做法。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会计信息系统和ERP的概念,但其实质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即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内外部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全面控制发展。相应地,传统的会计软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单位会计信息化的需要,逐步向与流程管理相结合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方向发展。

为更好地指导这一时期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并实施相应地会计电算化软件,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6项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单位加强内部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06年7月,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于2008年6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该委员会加紧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鉴证指引。

为适应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新要求,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企业开始全面、系统地依托其已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的ERP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目前,这一工作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同时,财政部还积极研究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社会平台,以方便企业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再开发和利用。进入21世纪,可扩展业务报告语言(XBRL)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应用。这种语言能从根本上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料共享将成为现实。

财政部非常重视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一直密切跟踪国际发展趋势。经过几年的相关研究,2006年财政部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下成立了XBRL组织,致力于开发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XBRL国家层面分类标准。2008年11月12日,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这是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解决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的相关问题。会计信息化则是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上,以构建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为指引,集成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和信息。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阶段和基础工作。

无论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会计电算化所解决的会计簿记等会计基础工作,都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因此,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面向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入门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各种基础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