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最早正式使用是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但该书对旅游文化作的阐释并没有直接告诉人们旅游文化的本质,而且将所理解的文化主要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而不是广义上的文化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学术界加强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少人着力于其概念的界定。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归纳的方法不一、理解的宽窄度不等,对旅游文化定义的表述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总结旅游文化的含义,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立足于旅游三元要素结构
旅游三元要素结构是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从这个角度对旅游文化加以界定是多数学者的出发点,此角度概括性更强、更全面具体。如赵荣光、夏太生(2003)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主体为重心,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共同参与的一种运动状态文化。马波(2005)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于行行(2005)认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由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共同创造的不断变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立足于文化四元层次结构
有关文化结构的观点没有一个统一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其主要包括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因此在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定义时,部分学者倾向于从这一角度出发。吴莉淳(2002)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通过旅游活动改造自然和教育自身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物质成果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旅游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李学江(2004)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行、游乐引起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是旅游者离开居住地旅行、游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物质、制度、精神、行为文化成果的总称。
(三)立足于文化系统结构
有的定义是抓住某一主线,进而将主线与分支综合起来对旅游文化加以更具体地界定的。胡林(2003)认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旅游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李芸(2004)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
随着旅游业发展模式由经济型向经济一文化型转变,旅游文化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旅游文化特征是指旅游文化系统的特征。旅游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移动传播性、时代性、民族性和阶层性。
(一)移动传播性
旅游文化系统的移动传播性特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移动性特征。旅游主体由于其永无止境的探索与超越精神,总是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之中。旅游主体的这种动态本质,使旅游文化系统的各个环节因其移动而呈现出移动性特征,使旅游出发地、旅游客源体、旅游中介体乃至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第二方面是传播性特征。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旅游主体的运动而漂移和扩散,旅游主体是其所在民族、地区文化的载体。中国旅游者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西方旅游者承载的是欧洲的同样悠久的文明。由于旅游主体的移动,其所承载的文化也随着旅游者的运动而传播。与此同时,旅游主体在移动中所接触到的异质文化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旅游主体将会把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出发地,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
(二)时代性
不同时代旅游主体的旅游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有差别的。古代中国人表现为拘谨和内向性格,而今天的旅游者,尤其是青年旅游者则表现出开放和外向性格。古代休闲性旅游者多为上层贵族,而今天则以普通民众为主。对于同一旅游客体而言,由于旅游审美的标准不同,古人可能并不视为美景的景观,而今人却有可能赞不绝口。可见,旅游文化主体的时代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三)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其主体的旅游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不同的。例如,中国大多数的旅游者比较内敛稳健,而西方大多数的旅游者则比较外向和具有冒险精神;中国人旅游注重内心的感受,而西方人则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探究;中国人比较看中旅游的道德功效,且富于人文情怀,而西方人则更看重知识的价值,富有科学精神。
(四)阶层性
阶层性特征是指不同阶层旅游主体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各有特色。同一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居住环境、旅游工具和闲暇时间,随之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爱好、旅游性格和旅游观念。从旅游主体的旅游个性来说,各阶层社会旅游者也各不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