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传统

中国旅游文化传统

时间:2023-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与民偕乐旅游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十分重视民众的力量。
中国旅游文化传统_旅游文化学

一、旅游文化与民偕乐的传统

旅游与民偕乐反映了旅游文化的价值取向。由于民本思潮的崛起,旅游文化始终贯穿着与民偕乐的这一重民传统和价值取向。

()与民偕乐旅游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十分重视民众的力量。与民偕乐旅游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潮开始的,也就是民为邦本、与民偕乐的中国文化精神。

1.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的思想,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周统治者从殷商的灭亡中意识到了民众的力量,因而提出了“保民敬德”的思想。这与殷商统治者全然无视民众的思想是一个质的变化。但是这时候的敬民并不是给民众以人格的尊严,而仅仅是为了统治秩序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民众的力量礼仪展现出来,并为统治者所认识和重视。周朝晚期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最先提出民为邦本的哲学家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虽然老子有浓厚的愚民思想,但是他能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这也是难能可贵的。民为邦本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主张富民、教民。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关于“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比喻,集中反映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朱熹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这些都体现了“民为邦本,,的文化传统。

2.与民偕乐

与民偕乐是民为邦本在旅游娱乐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与民偕乐这一民本思想的开创者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为了说明“独乐”与“与民偕乐”的区别,诗经中出现了大量赞美周文王与民同乐的诗句,尚书中还引用了商朝民众仇恨纣王的民谤。

把与民偕乐的思想发扬光大的是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孟子。他系统地阐述了与民偕乐这一重民传统的旅游学意义,认为统治者要想君王天下,不仅在经济上保证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在政治上倾听民众的呼声,而且要在生活上、娱乐上、旅游上“与民偕乐”。在孟子看来,只有“与民偕乐”,统治者的娱乐之“乐”、旅游之“乐”才能得到保证。孟子还进一步指出,君王应当“乐民之乐”,切不可“独乐”,因为统治者的“独乐”必然引起民众的怨愤。孔子和孟子提出的“与民偕乐”思想,是“与民偕乐”这一重民旅游文化传统切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与民偕乐旅游文化传统的表现

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旅游生活的各个方面。

1.节日旅游的发达

旅游文化千差万别,旅游活动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就旅游文化的实际而言,节日旅游最为发达。这一方面取决于节日本身,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旅游文化与民偕乐的重民传统。

节日的安排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时间的利用和把握,体现了人的主导性和能动性。为了体现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建立在原始宗教崇拜和民俗信仰基础上的节日,经过不断改造和衍化,大多发展成为旅游佳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和当时的官府有着深厚的渊源。如历史上有好几位皇帝对元宵节颇为关注。唐玄宗制作了灯树、灯楼,宋太祖则把元宵节灯期由3天延长到5天。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并积极参与元宵节一类的娱乐活动,这也是与民同乐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由此可见,节日旅游的发达和盛行,与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

2.观光旅游的盛行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通过观光这种旅游形式,体察民情,从而落实和展示旅游文化与民偕乐的重民传统。由于帝王、诸侯的这种带动作用,使得观光旅游得以盛行。

3.以近郊旅游为主

受重民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旅游以近郊旅游为主,人们大多不敢肆意远游,探险旅游很少。这和西方的旅游形式不同。由于西方欧美国家重民传统较弱,因而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探险旅行家,远距离旅游相当发达。中国古代旅游主要局限于居住地附近便于与民偕乐的园林和城镇公园。

4.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在生产力较低的时候,旅游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如古代的封建帝王、贵族、僧侣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参加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但此时旅游者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工具的改善,参加旅游的人数大幅增加,大批平民开始参加旅游活动。这表明贵族旅游时代的终结,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这就是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的表现。

贵和持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既是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继承,又是对中国文化贵和持中基本精神的创新,对于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

旅游文化适度传统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和中庸精神。中国文化讲究中庸,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凡走向极端的就要灭亡,过犹不及。这种中庸思想与旅游结合,表现为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主要是对旅游的限制和抑制。古代社会,君临天下,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万物尽在囊中。如果任由游乐,就会呈现一种恶性膨胀的态势。所以,限制旅游行为的肆意放纵,做到节制和适度,比起倡导和推广旅游更为迫切和重要。旅游文化适度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为政者不可耽于游乐

中国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开明也好,昏庸也罢,只要他在旅游和娱乐上表现出过分的热情,违背了那个时代所容许的“度”,他就会遭到舆论的抨击、民众的背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夏桀、商纣王,到秦二世、隋炀帝、宋徽宗,无一不是因贪图游乐而丧权辱国。就是那些政治上颇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高宗及清代的康熙和乾隆,一旦他们的旅游生活和娱乐生活超越了时代所容许度,同样遭到舆论毫不留情的谴责。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即“为政者不可耽于游乐”和“玩物丧志”的祖训。

()旅游文化讲求“适度”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旅游风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家、地区、时代或民族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如果超越了社会所容许的旅游发展的那个“度”,那么就会导致人欲横流、世风日下。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已经显现出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日益显示出来的积极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然而,旅游业并不完全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本万利,它有前途,也有风险,一哄而上,盲目建设,势必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符合旅游需要的“度”。中国政府对于高级酒店、宾馆建设规模的压缩,景点景区建设特别是主题公园建设的限制,便是旅游文化适度传统的一种具体表现和应用。

旅游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生活的补充,但它不能完全代替生活。如果本末倒置,不仅无益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需要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和限制。

三、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

人文事迹是山魂水魂,是自然的精华,是名胜根源,旅游文化的所有层面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展开的。这也是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原因所在。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以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儒家把人视为宇宙自然的中心,这种人性的扩充推广即为宇宙自然的全体。所以儒家观念中的天地自然,实际上是人化的天地自然。道家看重的是个人生命的存在和人性自然的维护。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和宇宙论,决定了它在方法上必然以天地自然去说明和体悟其人文命题的素材。《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从日夜不息的川流中所悟到的是不竭如水的智慧涌动所能带给智者的旅游快乐,它不仅揭示出了儒家学说体系的根本意义,而且还道出了中国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

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东西方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中国旅游文化特别看重审美主体,因而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表现得尤为充分和突出。

()名人名胜资源与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

名人名胜资源中的名人,指的是历史名人。而所谓历史名人,顾名思义,是指历史上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在某一方面对国家、民族、人民起过重大作用,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的那类历史人物。名人名胜主要包括与名人相关的历史遗迹、名人身后的纪念场所、纪念建筑、名人笔下的山川风貌、历史遗物和以名人命名的景观,内容相当广泛。如名人故里名胜、名人故居名胜、名人游历地名胜、名人墓地名胜、名人纪念地名胜等。某地因为有名人居住或来过而出名的比比皆是。如河南南阳诸葛亮住过的几间小草房,因为是诸葛亮居住过而流芳千古;湖北黄州城西的赤壁,因苏轼来此并留有名篇而知名海内外。“山以贤称,境缘人胜”,点明了旅游文化因人而异的重人传统。

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知名度的大小,大体上与历史名人级差成正比。所谓历史名人级差,是指按历史名人的知名度大小,也即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大小,把历史名人分成若干个级别。而所谓历史名人级差效应,则是指利用历史名人的不同级别,获取不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历史名人的级差与历史名人的效应之间成正比,即级差越高,知名度越大,效益越好;级差越低,知名度越小,效益越差。换言之,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知名度的大小,开发利用价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名人的级差,即历史名人知名度的大小。

()旅游文化史主要是旅行家活动的历史

旅游文化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旅游文化的各个层面。但是,最为光辉灿烂的部分,则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历史。

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文化的发展史上,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丰富了旅游知识的宝库,为旅游文化增添了光彩。在这些旅游者中,有开拓中国西北疆域的探险家张骞,跋山涉海、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旅行家法显、玄奘,周游各国的海上旅行家郑和以及重视实地调查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折不挠的意志,在旅游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如果没有这些举世闻名的旅行家,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将会变得暗淡无光。因此,旅游文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旅游者的历史,体现了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

四、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重视文学创作的传统。旅游文化的这一传统直接促成了旅游文学门类的诞生和旅游文学的繁荣。

()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历程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源远流长。中国神话传说时代,黄帝、夏禹就已经知道在旅游名山大川时刻石纪念。进入夏、商、周三代,我们的祖先对旅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但明确提出了“旅”和“游”这一类概念,而且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文学的创作活动。其中,以《穆天子传》所记载的西周第五代君王周穆王的西游最为引人注目。春秋战国时期,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有了更为成熟的表现,文学作品中以山水自然或以纪行为内容的成分日渐增多。《论语先进》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一段描写,即是一次春游活动的真实记录,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描写春游的散文文学。到了两汉,赋体兴起,文学作品中的旅游成分更趋丰富,有的甚至可以视作旅游文学作品了。例如东汉马第伯写的《封禅仪记》,详细记述了汉光武帝封禅泰山这一盛事。文中除了叙述封禅仪式外,还按照足迹行踪描写了泰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及下山的经过,可以看做是最早的旅游散文。

魏晋南北朝是旅游文化重文传统形成的时期。文人雅士为求全身,寄情山水蔚然成风。王烈、嵇康、向秀、陶渊明等嗜游如命,以致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们不但欣赏自然美,而且还努力运用文学这种形式再现自然美。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旅游文学作品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观沧海》以及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以记叙游踪,抒发诗兴,为诗集作“序”而流传千古的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庐山诸道人的《游石门诗序》;书信体旅游骈文,有宋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齐梁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初具规模的旅游散文,有东晋法显的《佛国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旅游文学作品的丰硕,与这一时期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隋唐宋元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时期,也是旅游文化重文传统发展的时期。名家名篇迭出,有如群星丽天、璀璨夺目。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有:柳宗元的《水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等。这些游记散文力求把握观览景物的个性,并将主观之情融入其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明清时期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主要体现为作家众多,作品空前繁荣,并且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旅游文学写作的作家,而且在写作上也有创新。如王思任、张岱、徐霞客、袁枚、姚鼐、方苞、龚自珍等,他们都以各具特色的游记为整个旅游文学增辉添彩。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旅游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几乎所有“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如鲁迅、李大钊、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郭沫若、茅盾、老舍、林语堂、夏丐尊等,都曾涉及旅游文学这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旅游文学创作更是空前繁荣,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品种之新,均创历史纪录。由此不难看出,各个时代的旅游文学是各个时代旅游者行踪的真实记录,是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一种具体而切实的体现。

(二)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意义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无论是在旅游还是在文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充实了文学的内容

旅游文学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目前见到的文学作品中与旅游相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以汉赋为例,范能船先生据清代陈元龙编辑的《历代赋汇》一书统计,现在能看到的汉赋有125篇,其中除少数外,绝大多数作品都与旅游密切相关。可见,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丰富了文学史的内容。如果没有浩如烟海的旅游文学作品,文学史也许会显得平淡无奇、黯然失色。

2.拓展了旅游文学的门类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体现在旅游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如诗、赋、词、曲、游记散文、对联、碑文、刻石、传说。以现代文学分类的眼光,旅游文学至少有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文学四类。

3.造就了一大批旅游文学作家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以旅游文学创作为主导的旅游文学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旅游文学作家就有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和把游记散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从而确立了游记散文作为独立的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柳宗元等。而事实是,在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旅游文学的创作。

4.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旅游文学作品

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的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创作了大量的旅游文学作品。旅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成了一座取之不竭的旅游文学宝库。

5.旅游文学作品状景写物,景因文显,景以文传

俗话说得好江山需要文人捧。”说的就是旅游景点这种“景以文传”的作用。柳宗元写了《永州八记》,使永州的西山、袁家渴、石城山等名扬中国;张继写了一首《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名闻遐迩;欧阳修写了《醉翁亭记》,使滁州琅琊山家喻户晓;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使岳阳楼闻名世界;王勃写了《滕王阁序》,使南昌的滕王阁身价百倍,而由同一个滕王在四川阆中造的滕王阁,却因为没有像王勃这样的著名文人为之作序,所以虽历经千载,却鲜为人知。这些景点原来未必神奇秀丽,但一经著名文人的文字张扬,结果誉满天下。这些都是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集中表现。

五、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

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既受民族传统心理结构的影响,也受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从本质而言,重游是一个民族对于旅游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对于旅游文化的演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基础

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是行路难,也即对旅行和旅游的一种恐惧。

1.徒步旅行的艰辛

唐代诗人李白写有一首著名的《行路难》诗,描述了行路的种种艰难,堪称行路难旅游文化中的绝唱。

在古代,道路不畅,交通落后,人们最初只能以徒步的方式进行旅行和旅游。我们可以想象早期徒步旅行的艰难实况。在车辆发明和畜力开发之后,徒步旅行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作为旅行交通的主体形式而存在。战国时期著名的论辩家苏秦求学时,只能背负书籍,肩挑行李,不避霜露,以致脚下生了几层老茧,每天要走百余里方能停宿,可见徒步旅行的艰辛与困苦。

2.地理环境的阻隔

徒步旅行难,凭借交通工具旅行同样也难。中国大地上从北到南有三条屏障阻隔:雄伟的万里长城、咆哮的九曲黄河和波涛滚滚的长江。分布在这三条线之间的是各地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浩瀚沙漠、荒凉沼泽,它们共同构成旅行往来的巨大障碍。李白的另一首名篇《蜀道难》,便是对地理环境深刻影响和制约行路难文化的最形象的描述。

3.人为因素的摧残

古代社会混乱无序,盗匪猖獗,行旅途中经常遭到抢劫,“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所以,古代民间有“买路钱”这样的词汇流行,旅行者防不胜防,时有生命之虞。另外,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等级森严。商人不得乘马车,不得“行驰道中”,而且还要“引车避匿”。社会制度力卩上社会的混乱,久而久之,这种对于万里艰险之途的忧郁,即行路难的慨叹,便积淀成为旅游文化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成为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表现形式

旅游文化重游主要表现为慎游、限游、惧游和重游等旅游观念、习俗,以及与之相呼应的旅游活动程式。

1.惧游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恐惧旅游占着主导地位。这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依据。如唐代诗人张籍的《行路难》、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宋陆游的《太息宿青山铺作》等。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主人公已经完全被沉郁灰暗的惧游基色所笼罩。

2.慎游传统

慎游旅游文化传统是惧游观念的一种发展和补充。而慎游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平衡和消融因旅行和旅游带来的诸多恐惧和不安。慎游传统的原则,是谨慎小心,尽量少游,甚至不游。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保重身体。旅游者出门在外,往往要经历生死险境。所以,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要求万里之外,以保重身体为第一要务。第二,结伴而游。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旅行犹侣行,是一种结伴而走的集体性行为,按照《礼记》的观点,那是因为结伴而游,总比单独行走来得安全可靠。第三,游必有方。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外出旅行和旅游,必须谨慎小心,并且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就应受到限制。

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传承至今,仍时有表现。“一路小心”的叮咛和嘱托,便是这种表现的最好说明。

3.重游传统

重游是旅游风俗的核心,是由慎游、惧游等观念演嬗而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旅游风俗的性质,并为后代所继承。另外,重游风俗中的许多观念和习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约定俗成了一系列的行旅程式,其中有的还上升为礼俗,形成传统。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具体表现为这样一些做法和内容:

卜行。旅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以古代人们在外出旅游前,一般都要先行占卜择日,以示吉凶:吉则行,凶则避。这种卜行择日的重游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时至今日,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盛行不衰。

送行。送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诗经》中就有关于送行活动的记载。在近代音乐大师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中形象地展现了几千年来的送行重游风俗。

离筵。亲人外出,家人和好友为之设宴,这种重游送行风俗古代叫做离筵。离筵,也叫设宴。

饯饮。是送行即将结束时亲朋好友在路边为行人举行的一种敬酒道别仪式。道别饯饮有三种用意,一是为了在感情上加强游子的家乡观念;二是借酒浇离别之愁;三是饮酒壮胆,以壮行色。

赠物。睹物思人,所以,旅游程式中又有赠物道别的习俗。所赠之物,则不外乎钱、扇、衣服或其他随身携带的细软之物。古代送行中还有流行赠相离草的习俗。

赠言。也是旅游文化中的一种送别习俗。所赠之言,则不外乎“一路平安”、“多多保重,一类的临别嘱托。

执手。即握手,也是旅游文化广为流行的一种送别程式。到现在我们还保留有分别时握手的习俗。

洗尘接风。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如今仍保留这一习俗。

以上这些旅游程式、旅游习俗和旅游风俗,实实在在折射出的是旅游文化的一种重游传统。它植根于丰富的历史土壤,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内容和形式,为人民大众所宗所本,在现实旅游生活中显示出活力。

【案例分析】

人争近利,我图远功

陈光甫(1881—1976年),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江苏镇江人。近代著名金融家,1923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旅行社。民国初年,有“中国第一银行家”之誉的陈光甫,突然办起了旅行社,引得后世为其缘由争论不休。有人认为,陈光甫此举,皆因“斗气”。一次,陈光甫到一家外国人开办的旅行社买船票,柜台里的外籍职员却径自与一西洋女子交谈。陈光甫伫立良久,未见招待,便愤然退出,“遂毅然有经营旅行社之志”。也有人说,陈光甫本就是“酷好山水、南北西东之人”,一生“萍踪所至,不止万里”,这些亲身体验让他深感国内旅行反不及到国外舒适。一个午夜,陈光甫乘火车到徐州,眼见候车乘客因无处栖身而在寒风中发抖。他随即想到,应设一服务机构,为辛劳过客提供休憩之所。这类机构便成了陈光甫设计中国旅行社最早的一幅蓝图。不过,据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郑焱考证,以上说法仅是诸多原因之一。作为“连蒋介石都要虚心请教的金融家”,陈光甫开办旅行社,自然有着更深远的目的。1923年中国旅行社开创之初,仅以客运为主,并代售水陆空客票。由于知者甚少,乏人问津,深谙经营之道的陈光甫决定,凡前来购票者,一概赠送精制票夹1个。他还特意培训一批接待人员,身着统一制服,在火车站专事迎来送往。几经努力,中国旅行社方为外界所知晓。由此陈光甫的旅行社才得以步入正轨,“先是海宁观潮、惠山游湖、富春览胜,尔后北起长城,南至粤桂,东尽海隅,西达黔滇,名山胜水间都留下了旅游团的屐痕”。作为中国第一家旅游企业,诸事无所依傍,因此犹重创新。在陈光甫的要求下,中国旅行社的业务从组织游览、接待会议发展到代办出国手续、代理保险,还创办了第一份旅游类月刊《旅行杂志》,最后甚至发展出类似今天的VIP会员服务。到1937年,其会员已达近千人。研究中国旅行社多年的郑焱对此评价说,其业务覆盖面之大,就是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也少有旅行社能与之相比。只是,这些代办服务项目大多超出了旅游服务的范围,而且收费极低,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因此旅行社创办的前8年,年年亏损。以至于股东们担忧“将喝西北风度日”。此时的陈光甫力排众议,他在话语中透露了创办旅行社的另一目的:“君等所称盈亏,仅限于表面之数字,实则旅行社之盈余,有倍于上海银行者。盖天地间事物有重于金钱者,好感是也。今旅行社博得社会人士无量之好感,其盈余为何如也?”最后,他以“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一句与诸人共勉。在郑焱看来,陈光甫或许是中国近代注重“企业形象”的第一人。唯其如此,他才能把效益摆在一边,把“服务社会”四个字刻在旅行社员工的办公桌上。在实践中,陈光甫一手设计了“招待所”这个新兴事物,要求其“设备不必图绮丽,而清洁卫生,伺应周到,则当严格讲求”,取其名是为了使员工时时体味“招待”二字的含义,谨记为旅客服务的宗旨。有旅客来信,称赞其招待所“房屋设备颇新颖适宜,无异第二家庭,且无一般旅馆之喧扰情形……”当时旅行社负责人朱继珊也回忆,在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在其下榻的华清池招待所感叹你们中国旅行社是中国最好的服务单位。”的确,以服务而论,这个评价当之无愧。一位法国客人,抗战开始时寄

存于中国旅行社几件行李,十年后仍能完璧归赵。一位病人从上海虹桥疗养院打电话给旅行社,说想在手术前与远在陕西的妻儿见面,却不知家人在何处,希望能予以帮助。之后,旅行社西安分社想方设法,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并派专人伴送来沪,使得一家团聚。但令人惋惜的是,1937年后,中国旅行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成就在战火中损失殆尽。1949年陈光甫避居香港。到1953年,已然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中国旅行社宣布正式撤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的旅游业方始复苏。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03-18)

思考:

1.结合案例,对比我国旅游活动开展和国外旅游活动开展的初级阶段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2.你如何理解陈光甫先生的经营思想,他反映了我国哪些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你有什么启发?

【复习与思考】

1.简述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每个时期的看法。

2.就你的理解,儒道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3.我国有传统的三月三“修禊”之礼,五月端午,九月重阳,你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否应该保留并发扬光大,请说明理由和建议。

4.简述中国旅游文化的传统。

5.你怎么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与民偕乐传统?

6.如何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