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族
苗族主要居住于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其余分布在广西、四川及海南等地。
(一)物质民俗
苗族民居的特点: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祀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苗族服饰的特点:妇女的服装有上百种样式,色彩艳丽,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苗族“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的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盛装时佩戴多种银饰。便装时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镶绣花边,系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一般头缠青色包头,穿青色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小腿裹绑腿。
苗族饮食的特点:主要以大米、小米、玉米等为主食,喜欢酸味,酸食有酸辣椒、酸腌菜、酸汤和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等,都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凡到苗家做客的人,经常会在餐桌上吃到独特口味的酸鱼和酸汤。
苗族喜食酸味食品是由他们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苗族同胞大多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平时很难买到蔬菜和肉类,所以每户都备有酸坛,用来腌制酸鱼和各种酸菜。这样就可以保证常年有菜吃,既方便又味美可口。
(二)社会民俗
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文为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现通行汉文。
苗族的刺绣、挑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刺绣有十余种,蜡染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古朴典雅。妇女的银饰品有银冠、银花、银雀与银蝴蝶等,精工细做,极富民族特色。苗族的房屋有三开间平房或楼房,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顺地势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龙舟节、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和清明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清晨,人们用美味佳肴祭祖。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及“游方”等活动。龙舟节在每年农历五月下旬,人们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龙舟比赛时,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芦笙是流行于苗族地区的著名乐器。
(三)精神民俗
苗族过去是万物有灵的多神论信奉者,他们把神灵分为善神和恶鬼两大类,因此其宗教活动常因善恶对象不同而有别。对被认为能造福于人的善神作虔诚的供祭,对那些被认为专门与人作祟的恶鬼则躲避和驱赶。
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少数苗族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等。
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地区。藏族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
(一)物质民俗
藏族民居的特点:多为土石结构的平房或二层楼。坐北朝南,平顶厚墙,形如碉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楼房的上层住人,下层多作灶房、库房或畜圈。藏族牧民一般住半永久性的账房,用牦牛毛织成的黑色毡子覆盖,也叫黑帐房。有长方形或椭圆形,迁移方便,结实耐用。
藏族服饰的特点:男女都蓄辫,喜戴各式首饰;妇女喜爱在胸前挂宝石、珊瑚、玻璃等饰品,并在胸前挂金银小盒,作护身符。藏族男女戴呢帽或细皮帽,皮帽上用金丝缎或金银丝带装饰,故称金花帽。
藏民服装的基本特点是肥大、右襟、宽腰、长袖。藏族男女的传统服装是长袖短褂,外着无领无扣、宽体广袖的右衽长袍,在领、袖、襟镶绸边或皮边。男子束腰带,妇女在长袍右腋下钉铜、银等纽扣,已婚女多在腰间系一条彩色腰裙,称为“邦典”。藏袍的特点是大襟、长袖、肥腰、无兜。藏靴种类很多,名目不一,它是高原草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下的产物。“巴珠”是藏族妇女头饰,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略呈三角形,流行于前藏一带;另一种呈弓形,流行于后藏一带。
藏族饮食的特点:习俗因所居地不同而各异。农区以青稞面做成的糌粑为主食,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但都喜欢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糌粑,这是独具特色的藏族传统食品和饮品。按四大种类介绍,即为茶(酒)食、粮食、奶食和肉食。
茶(酒)食(主要包括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藏族同胞一年四季早、中、晚离不开的饮料。可以说,任何民族嗜茶之习都无法与藏族同胞相比,他们把茶和幸福连在一起。
糌粑、卓花包子是藏族农区的主要食物,随着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酥油拌糌粑和肉、菜成了藏民的日常主食,它高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热量颇大,既能充饥,又可御寒,确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食品。卓花包子又名藏包子,制作工艺简便快当,草原上的藏族同胞不仅喜欢吃,而且擅长做,按照他们的传统习俗,用卓花包子招待客人,是一种盛情的表示。
奶品是藏民的重要食品。藏族地区牛羊多,奶制食品也多,其中最普遍的是酸奶子和奶渣子两种。酥油是藏族的传统食品,是从牛奶或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作为藏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食品,酥油在一日三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吃糌粑时,需用酥油调拌;制作酥油茶,酥油是主料之一。吃的油糖“哲色”、酥油包子以及各种油炸面食都离不开酥油。
肉食是藏民的重要食品。藏族同胞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特点,决定了其饮食结构是粮菜少而肉食多。风干的牛羊肉和手抓羊肉是颇具特色的藏族传统肉食。藏族不吃奇蹄类兽肉,多不吃飞禽和鱼。此外,蕨麻米饭、虫草炖雪鸡、蘑菇炖羊肉被誉为甘南藏区的“草原三珍”。
(二)社会民俗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族藏语支,藏文通行整个地区。
藏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藏历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旺果节等。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最欢乐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哈达,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酥油花灯节是西藏、青海、甘肃等地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语叫“坚阿曲巴”,意为元宵供品,于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举行。雪顿节(意为酸奶盛宴)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藏历七月初,因活动内容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旺果节,藏语意为“转地头”。在谷物将要成熟时举行,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以祈丰年,是藏族人民预祝丰收的节日。节日期间有赛马、射箭、藏戏、跳舞等表演,还进行丰盛的郊宴。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歌舞“谐”是一种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群体舞蹈,民间舞蹈还有“卓”、“热巴”、“锅庄”和“羌姆”等。
(三)精神民俗
藏族大部分人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4世纪,佛教传入吐蕃,并与当地早期信仰的本教融汇,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
藏族有很多禁忌。进寺庙,须经主事喇嘛同意,而且进庙时忌戴眼镜,禁止在庙里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等。忌在寺院附近砍伐、喧哗、捕鱼、狩猎等。进藏胞帐房,忌男女混坐,一般男坐左女坐右。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坐,须盘脚端坐。藏族群众非常讲究餐具卫生,如果你想喝水,绝不能在水缸或水桶中直接舀水,必须用勺子把水舀出倒在碗里再喝。用碗筷很讲究,专碗专用,客人的碗是固定的,主人不能随便乱用。吃手抓羊肉时,给对方递刀子,必须将刀把让给对方,禁忌刀刃朝向别人。牧区的狗是牲畜的“卫士”,如若跑来咬你,你只能把它挡走或吓走,绝不准乱打乱赶。死者的名字被视为禁忌而不准提及,如果要提及死者时,需用专用名词替代。这种死后讳名的习俗,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严格遵守的。
三、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其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一)物质民俗
彝族民居的特点:多为土木结构的“土掌房”,低矮无窗或一小窗,平台屋顶可以晾晒谷物。房屋内分正屋、里屋和外屋,里屋为居室;正屋设火塘,用三块石头支成“锅庄”,是起居活动中心;外屋为库房或畜圈。
彝族服饰的特点:古朴、独特、别具一格。凉山彝族成年男子左耳佩红、黄大耳珠,在头正中蓄一小撮长发,并编成小辫,再用头帕竖立包,称为“天菩萨”,是天神的代表,象征男性尊严不可侵犯。他们还喜欢用青布包头,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俗称“英雄结”,以示英武气概。彝族男女一般上衣开襟贴身,袖口、领口、襟边都绣有花边。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宽裤脚长裤。妇女穿镶边或绣花上衣,下穿百褶裙,头上顶有瓦式布帕,喜爱戴耳环、串珠、银排花和手镯等。最具特色的是彝族男女爱披羊毛披毡“擦耳瓦”,形似斗篷,下缀长穗,既可御风寒,夜间也可当被盖。
彝族的主食为玉米、荞麦、燕麦和土豆,稻米数量很少。蔬菜主要有豆类和青菜。彝族喜食酸、辣,嗜酒,饮料主要是酒和茶,有以酒待客的礼节。彝族人特别喜欢将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煮食,汉语称之为“坨坨肉”。彝族最典型的食俗是饮“转转酒”,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端着酒杯彼此轮流饮酒,还可在酒坛上插几枝棉竹竿或麦秆一起喝酒,又称“秆秆酒”。逢年过节,彝族人会在家门口放一坛“秆秆酒”。这些喝酒的风俗体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二)社会民俗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彝族除过春节外,最主要的是过火把节。火把节是西南地区彝、白、布朗、纳西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过节时,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一个火把,人们手执火把围绕住宅和田间游行,然后燃起篝火,唱歌跳舞,以祝贺丰收。同时还要举行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打秋千等活动。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流传着各种曲调,如爬山调、迎客调、娶亲调等。彝族的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笛、铜鼓等。彝族的舞蹈“阿细跳月”、“锅庄舞”等,颇具特色。大型群众自娱性集体舞蹈参加人数不限,大家围成圆圈,随着乐曲的板拍和声调,边舞边歌,不时发出欢快的呼叫,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集体歌舞,是彝族人重要的社交活动。其歌曲调明快,内容丰富,歌唱生产、生活和爱情,尤以情歌为多。
(三)精神民俗
彝族的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崇拜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由于彝族先民大都以虎为氏族的图腾,所以彝族人民对虎的崇拜表现极为广泛。部分地区彝族还受道教和佛教影响。
彝族的禁忌较多。彝族人最忌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这种称呼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彝族有敬“神树”的习惯,“神树”严禁砍伐,祭祀时忌外人观看。彝族人宰杀家禽、家畜时,忌外人在场。外人骑马进彝族寨子,必须在寨门的竹篱笆前下马。到彝族家里做客,要坐在火塘的上方或右方,忌用脚踏三脚架,忌掏挖火灰,尤忌在其中挖洞。彝族人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喝酒也要少喝一点,以表谢意,不然就认为看不起他们。但是彝族人忌把款待客人的食品带走,认为带走这种食品是不讲义气的。有些地方的彝族人忌食驴肉和骡肉。大小凉山和大部分地方的彝族人禁食狗肉,也不食马肉和蛇蛙之类的肉。
四、白族
白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大多数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各地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等。
(一)物质民俗
白族民居的特点:讲究以庭院组合建筑群,有“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因楼上楼下有走廊相通,人们称这样的房舍为“走马转角楼”。房屋多数为两层小楼,门窗雕刻各种花鸟图案,照壁和门楼造型精美,为白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白族服饰的特点:白族崇尚白色,素以白色衣服为贵。大理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或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穿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美丽的自然山水培育了白族人民爱美的情趣。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各地头饰都有自己的特点,白族色彩斑斓的妇女头饰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可以根据头饰区分出妇女的大概年龄及婚否情况。白族人喜戴耳环、手镯等首饰。外出时,男女多戴“大理草帽”。
白族饮食的特点:主食为稻米和小麦,食猪、牛、羊肉,喜食酸辣。白族人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螺蛳酱等风味菜肴;还有大米制作的饵丝以及蜜饯、雕梅和苍山雪炖梅等。最负盛名的是宴席佳肴“砂锅鱼”。乳扇是白族独特的乳制品。此外,白族喜饮烤茶,并配“三道茶”待客,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颗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白族人烤茶很讲究茶具,即“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具以洁白、精致、小巧的瓷杯为上品。客人手端着茶具,一面品茗,一面欣赏茶盅。主人斟出的每道茶的分量也很讲究,茶杯不得一次斟满,以供品一两口为限,这就是白族俗语说的“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二)社会民俗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数人通晓汉语,通用汉文。
白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建筑、医学、舞蹈、雕刻、绘画等方面,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如《太和更漏中星表》、《洞天验方书》等,是白族学者记载和总结古代天文、医学方面宝贵经验的代表作。
白族古城大理是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钟山石窟等佛教圣地及文化古迹,都凝结着白族人民的智慧与心血。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的盛大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如今成为民族体育文艺和物资交流大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大理白族群众要举行“绕三灵”活动,即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和崇圣寺。火把节是秋收前夕预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传说也是为了纪念柏洁夫人,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这一天,每个村庄都要在村中场地上竖起数柱大火把。白族人民有栽花种树的传统和观赏花木的娱乐习惯,多数人家的天井内都砌有花坛。“踏歌”是云南云龙、东山等地白族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是在结婚、过年等喜庆饮宴时所唱的一种长篇叙事歌曲,“踏歌”为“边跳边唱”之意。“白族调”是白族地区流传堪广的民间音乐,以三弦或唢呐伴奏,唱腔或委婉或高亢,十分动听。
(三)精神民俗
白族人民大都信仰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道教。其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是奉祀“本主”(村社神)及多神信仰。
农历七月十五接送祖先亡灵时,不能出门。火把节的晚上,岳父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白族虎氏家族不吃虎肉。
五、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有少量分布在四川和西藏。
(一)物质民俗
纳西族民居的特点:多为“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的瓦房,宁蒗县永宁纳西族房屋多采用“四屋一院落”的格局,即由正房、经堂、双层楼房和畜厩等四座木结构建筑组成院落,正房主室是全家活动的中心。
纳西族服饰的特点: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披羊皮披肩,披肩上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肩两边缀日、月,象征“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下着长裤。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包头,配大银耳环。纳西族男装大体与汉族相同。
纳西族饮食的特点:有一线琵琶肉和千层饼。纳西族的“三叠水”(又称雪山宴)是招待贵宾的主要方式,因使用大碗、小碗、盘子三种不同高度的餐具而得名。
(二)社会民俗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彝语支。早在7世纪,纳西族人民创造了象形表意藏文字“东巴文”和音节文字“哥巴文”,但未普遍推广。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由于同汉族的关系密切,纳西族通用汉语文。
纳西族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融合纳西族、汉族与藏族三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丽江古城从选址到建筑风格均融会了汉、藏、白等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并有所创新。著名的丽江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均系明代建筑。这些建筑物都保留着珍贵的壁画,具有唐代道释画的风格。用形象文字写成的《东巴画谱》是罕见的艺术珍品,《神路图》堪称稀世瑰宝。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尝新节、朝山节、三月会、火把节等,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又称老会。每当农历正月十五,纳西族人便聚集镇,晚上各家要吃元宵,到街上看歌舞表演。
纳西族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是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喂热热”、“阿丽丽”、“京盘”、“纳西族古典舞蹈”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相传产生于元代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别时谢礼)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纳西人至今尚能演奏。
(三)精神民俗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和藏传佛教。东巴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因其祭司称“东巴”而得名。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东巴教对纳西族人的生活、风俗、思想和精神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结构,即“东巴文化”,它包括东巴经及与东巴法事有关的音乐、舞蹈、绘画、文字及受其影响的许多方面。
六、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一)物质民俗
傣族民居的特点:傣族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建于平坝近水之地。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木柱或竹柱支撑,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用茅草排覆盖。悬空铺竹楼板,竹片围墙,既通风又透光。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用竹片围墙,既养牲畜也堆放什物。
傣族服饰的特点:傣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傣族妇女的衣着打扮,有人说是世界上最美的,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绚丽多彩,因此傣家女有“金孔雀”之称。佩戴饰品是她们爱美的标志之一,傣族妇女自古以来就有配戴金银饰物的风俗。傣族服饰以淡雅美观为主。妇女束发,上穿浅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穿花筒裙。男子一般以白布或青布包头,上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穿长筒裤,文身习俗很普遍。
傣族饮食的特点: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吃起来清香可口。喜欢酸辣味,如酸菜、酸笋、酸鱼等。傣族人嗜酒,喜嚼槟榔。傣族独特的食品是“虫虫菜”。生活在亚热带西双版纳的傣族,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然界许多昆虫的卵、幼虫、蛹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采而食之,于是形成独特的虫菜。傣族擅长饮酒,喜用黄瓜、番茄等生冷食物和其他菜肴下酒。甜米酒更是男女老少喜爱的饮料。傣族村寨流行喝一种别具风味的竹管酒。逢年过节时,全寨人将一个大陶罐置于空地中央,然后有一部分男女将陶罐围住,各人用一根长1.5米左右的细竹管伸入罐内吸引,另一部分人则在一旁唱歌跳舞,为之助兴。两部分人相互交替,边饮边舞,反复循环,欢乐无比。竹管酒被看成是全寨团结和睦的象征。
(二)社会民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为传统的拼音文字。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有关,主要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等。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又称佛诞节、浴佛节或堆沙节,节期约为农历4月初清明节前后,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日凌晨,傣族人要到寺庙拜佛,妇女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浴佛以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人们还举行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仿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
傣族的地名、寨名也很讲究,往往是根据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环境特点和历史传说来命名,有些名字还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三)精神民俗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部分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佛教在傣族人民中广泛传播,佛寺遍布,未成年男子均要入寺为僧,过一段僧侣生活,然后还俗回家。
傣族寨门附近的“寨神庙”平时忌进去。“神树”忌砍伐,忌拴马,忌移动或触弄“神树”下送鬼的鬼匾、鬼盘、鬼台、竹竿等祭品。每寨都有佛寺,进寺要脱鞋袜,妇女进佛寺忌任意行走,忌随便敲打寺里的鼓,忌触摸神像和法器,忌摸小和尚的头顶。
【案例分析】
1.满族民居“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坐在地面上”
满族传统的房屋,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故称“口袋房”。中间开门,俗称外屋,两侧为里屋卧室。卧室内,西南北三面皆有炕相连,如“匚”形,俗称“万字炕“蔓子康”。炕用砖、坯制成,炕内有烟道与外屋炉灶及室外烟囱相连。南炕为一家之长居住,晚辈多居北炕。满族以西为上,故西炕多摆置祭器,因西墙上供有佛爷匣子(祖宗匣),故俗称佛爷炕。各炕边沿均有木质炕沿,炕上多铺以红毡、芦席等。地下无桌,有炕桌,炕梢放置炕柜,白天被褥叠放柜顶。窗户多为南、西方向,用高丽纸外糊,借以御风雪。这种建筑,迄今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喀喇泌旗十家满族乡还有保存。火炕是满足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宫廷内还有火地、火墙),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满族建筑的门窗也有特点,门是独扇的木板门,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外屋靠门侧有一个小窗,俗称“马窗”。每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两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但可随时摘下。窗棂格一般有方格纸、梅花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族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毳绒,再在致密的芦帘上过沥摊匀,经日晒而成的。这种纸坚韧如革,可用作写牍,但最主要的是用于糊窗户。这种纸应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外面的风将窗纸吹掉。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以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经久耐用。“窗户纸糊在外”也就成为满族(关东)“三大怪”之一了。
2.壮族以蛙为守护神
在壮族社会中,人们把蛙类视为守护神。壮族是农业民族,其生产活动对自然界依赖性比较大,怕旱怕涝。在壮族地区,气候有利于禾苗生长,但因受台风的影响,雷雨频发。每当暴雨之后,田园成泽国,雨水又很快渗入岩溶地形所特有的地下河,地表无水,禾苗枯萎,经常弄得颗粒无收。人们急需寻找某种办法,以预知天气的变化。在长期的实践中,壮族先民终于发现蛙类的鸣叫声与天气阴晴有一定的关系,于是就根据它的叫声来预测天气。蛙声能卜水旱,是因为它属两栖类动物,肺小壁薄,不能充分吸收氧气。但它的皮肤上有一层黏液,可以帮助吸氧。在水里,它只靠皮肤黏液吸收水中的氧气便可以生活;在岸上,它也要有这层黏液帮助呼吸不可。倘若天降大旱,蛙身黏液干燥,它的呼吸便会发生困难,以致鸣叫无力。天将大雨时,空气中水汽浓度大、气压低,蛙身黏液浓度改变,它的呼吸也发生困难,以致叫声沙哑无力,叫几声就停一下。有经验的农人,根据它的不同叫声,便可预知旱涝。壮族先民不懂上述道理,以为蛙类与雷王有特殊关系,可以呼风唤雨。又因它能捕杀田间害虫;蟾蜍背上有大小瘰疣,有防御性的毒素,一般动物敬而远之;于是以为它有特殊的本领,把它尊为图腾,直至升格为民族守护神。蛙也确是具备了一般守护神的特征和条件。它与种植水稻为主的壮族农业经济密切相关。首先,早在2000多年前,壮族人们已有比较发达的水稻种植业。其次,在壮族人们的心中,蛙的“籍贯”在天上,它是雷王的儿子,是雷公派到人间的使者。其三,它已走完了从部落标志向民族守护神的历程,蛙本是壮族先民瓯部落的图腾,后来瓯部落在统一岭西各部大业中,把蛙升为民族守护神。其四,蛙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在壮族人民的观念里,蛙具有保护民族繁荣昌盛的本领。
(资料来源:陶犁.民族民俗风情赏析.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问题:
1.分析案例中所介绍的满族民俗和壮族民俗各属于民俗中的哪一类?
2.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何在?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我国的民俗旅游文化?
【复习与思考】
1.请简述民俗和旅游的关系。
2.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3.满族人的禁忌有哪些?
4.请简述朝鲜族服饰的特点。
5.请简述蒙古族饮食的特点。
6.请简述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
7.壮族的社会民俗有哪些?请简述其民俗的特点。
8.请简述苗族民居的特点。
9.请简述藏族的饮食特点。
10.请简述傣族服饰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