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会计电算化实施指导
实施企业会计电算化,也就是企业建立会计电算化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包括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建立与管理会计信息,人员的分工与培训,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众多内容。这些工作都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与原理去安排组织,才能使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正确地进行。
1. 会计资料的整理
在运行电算化软件之前需要整理本单位的业务,确定电算化情况下记账方法,核算形式、核算内容和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培训有关应用人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系统初始化等主要工作。
(1)会计核算业务的整理
在手工核算下,一些会计基础较差的单位,其会计工作规范化较差,账、证、表格式、内容混乱,核算方法、程序不统一。在业务操作中,操作方法往往因人而异,这样不符合有关要求,由于会计软件不提供某一具体核算的不规范处理方法,并且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相应的处理过程、方法和有关约定、要求都是在软件研制时就规定好的,所以作为商品化软件与本单位手工核算方法之间,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差别。要消除这些差别,就需要对本单位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整理、调整,使之满足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规定。
(2)记账方法、程序的确定
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两种,而复式记账又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有的商品化软件可提供记账方法的选择,有的只能适应某一种记账方法。一个单位一般只采用一种记账方法。目前,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
目前的手工核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记账凭证记账程序、日记账记账程序、科目汇总表记账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程序。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之后,业务量大小已不是主要问题,因此在计算机内不必沿用手工记账程序记账,不用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或科目汇总等,依据记账凭证可直接登记明细账、日记账、总分类账。目前一些企业单位的计算机记账程序仍沿用手工记账程序,没有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处理效率的提高。
(3)科目编码方案的确定
商品化会计软件大多数都对会计科目编码作出了原则上的规定,同时也允许各单位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设置。因此在使用软件前需要确定本单位会计科目体系及其编码。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设置既要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又要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要求,同时要考虑该商品化软件对会计科目编码的规定和要求。
(4)凭证、账簿的规范化
商品化会计软件中,通常都规定了记账凭证的种类和格式。不管怎么规定,都需对手工记账凭证进行规范统一,以满足计算机输入需要,在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前,要确定哪些明细账为数量金额式,哪些为三栏式等。为了保证从手工方式顺利地转换到电算化方式,还需要核对账目,保证账与证相符,账与账相符。科目期末余额必须整理,同时还应该注意往来账、银行账的整理。
(5)会计核算业务的规范化和方案的确定
会计核算业务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材料、工资、成本、销售核算业务。
目前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三种:综合折旧法、分类折旧法和单台折旧法。国家规定,按分类折旧法计提折旧,使用计算机后完全可按单台计提折旧。因此如果软件提供了单台折旧法,就应该尽量实现单台折旧。
一般电算化情况下,在材料核算中,通常核算到大类或小类,个别种类核算到规格,比较合理可行。
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生产特点;二是企业管理要求。企业的生产特点主要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手工核算方法,一般都已考虑生产特点,由于手工核算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成本核算方法大多数都从计算产品成本出发,而对于成本控制、部门责任成本的核算与考核目标成本的计算等就无瑕顾及。随着企业走向市场,商品生产者对于内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成本计算除了满足产品成本计算外,还要在成本过程控制、责任成本、目标成本的考核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设计成本核算方案时,必须对管理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2.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会计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和管理制度的变革,没有严密和完整的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就不可能顺利运行,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1)岗位责任制度
① 总会计师:全面负责会计业务工作。
② 会计主管:负责管理会计日常工作。
③ 凭证编制人员:负责原始凭证的审查和编制手工会计凭证,保证凭证编制的正确性、完整性。
④ 凭证审核人员:负责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工作,以保证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⑤ 出纳员:负责银行存款与现金的收、支核算以及银行对账的工作。
⑥ 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负责系统运行环境的设置,系统的安全与保密,系统的升级换代以及其有关系统管理的工作。
⑦ 系统维护员:负责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维护工作,协助系统管理员,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⑧ 系统文档资料管理员: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会计档案的分送工作以及会计档案的调阅工作。
(2)操作管理制度概要
① 未经培训,或培训未合格者不能上机操作。
② 规定操作员使用权限,通常由系统管理员或者会计主管给每个操作员设置使用权限密码。
③ 操作人员必须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下进行工作。
④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机登记,填写上机时间、使用情况、机器状况以及故障处理办法等内容。
⑤ 操作人员即使发现凭证的错误,也不能擅自修改,发现错误应立即报告会计主管或凭证编制人员。
⑥ 操作人员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⑦ 如需使用软盘,在使用前必须首先对软盘进行病毒检测,确保无病毒后才使用。
⑧ 操作人员不能任意改变系统工作环境。
(3)系统维护制度概要
① 对机房内硬件要随时维护,必须指定专人专职负责。
② 机房内硬件由系统维护人员定期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有问题的硬件应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③ 软件维护由专人负责,非指定软件维护人员不能从事软件维护工作。
④ 如有重大软件维护项目应先申报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批准,经同意才能进行维护。
⑤ 系统管理员需作好详细维护记录。
⑥ 系统参数(系统运行环境、系统账的套数、会计科目、使用权限等)不能随意变动,若要变动,应事先报请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批准。
(4)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概要
① 会计档案包括有书面存放和磁盘存储两种形式,包括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会计数据以及与会计软件系统有关的文档、结构图、流程图和源程序等。
② 及时收集各种会计档案,并作好收集记录。
③ 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的调阅规定,只有经过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批准,才能调阅会计档案,同时,调阅人不能擅自复制会计档案。
④ 妥善管理磁盘上的会计数据,注意防热、防磁、防毒等。
⑤ 会计档案销毁按国家有关制度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