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政策既有涉及全局性的财政措施,也有仅涉及局部的或者某一领域的财政措施。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主要表现为政府能够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财政政策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这是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性支出是较为典型的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及特征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财政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中介,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

财政政策具有以下特征:

1.财政政策表现为一定的经济调节手段与措施

比如,在许多国家,政府采取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的措施、增加或减少税收的措施、调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等,都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

2.财政政策具有层次性

财政政策既有涉及全局性的财政措施,也有仅涉及局部的或者某一领域的财政措施。例如,是实行平衡财政政策还是赤字财政政策,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全局性的财政措施。再比如,对高科技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措施;对沿海经济特区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等就属于区域性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是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政策涉及的范围很广。例如,按照行业划分,经济政策可以分为工业政策、农业政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等;按照性质划分,经济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与行业性经济政策不同的是,财政政策实际上是覆盖几乎所有产业或行业的经济政策,并且政府针对有关行业或产业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带有一定的倾斜性的财政政策得以实现的。

4.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的主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主要利用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管理,转变为主要通过经济政策,其中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比如,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整企业和居民的物质利益关系,或者通过相关的财政经济立法来体现政府的意图,进行宏观调控。

5.财政政策具有相对性

财政政策的相对性特点是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制度中,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和针对性也是有明显差异的。尽管政策的合理部分、共性特征可以超越阶段而连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任何财政政策只在一定的阶段有效。过时的财政政策必须停止实施,它被新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所取代。

二、财政政策的功能

财政政策具有两大基本功能:稳定功能和发展功能。

1.稳定功能

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总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如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是政府管理经济工作的关键。

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主要表现为政府能够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当经济出现膨胀性缺口时,政府可采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等政策手段,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经济出现紧缩性缺口时,政府可采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方法刺激社会总需求。

2.发展功能

财政政策的发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通过对需要限制发展的行业实施高税收政策,减少资源流入这个行业;再如,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扶持高科技产业,促使产业结构优化。

(2)调节收入分配。财政政策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这是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可从多方面调节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3)推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财政政策通过建立鼓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税收制度,增加对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的财政支出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还可以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财政制度安排,推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完善。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从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分类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同,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因此又被称为“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其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税收体系,特别是累进的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动反映相当敏感,对经济活动的变化能够起到自动稳定作用。其调节机理是:将纳税人的收入与适用税率累进挂钩。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加,适用税率也相应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相反,当经济萧条时,企业和居民收入水平下降,适用税率相应降低,税收的降低幅度超过国民经济的下降幅度,从而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作用。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性支出是较为典型的自动稳定器。在经济萧条时期,随着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多,公共支出中的各种转移性支出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恶化。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人数增多,进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人数减少,政府的各种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减少,从而抑制总需求。这样,政府转移支付机制随着经济发展的兴衰而自动变动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数额,也可以产生自动调节社会需求、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转的第一道防线,自动稳定器能部分地减少商业周期的波动,但是却不能百分之百地消除这种扰动的影响。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这种财政政策不能依靠政策本身自动发挥作用,而必须由政府对客观经济形势分析判断后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来干预经济运行,需要借助于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要靠一定的公共投资才能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财政政策(启动私人投资)。补偿政策是政府为了稳定经济,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进行调节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因素,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的方法,抑制和减少民间的过剩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减少通货紧缩因素,政府通过减收增支的方法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

可以看出,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虽然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政策,但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1)汲水政策只是借助于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2)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性支付、财政补贴等等;(3)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是有限的,不会超额支出,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4)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二)从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促使供求达到平衡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等手段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最终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促使供求达到平衡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在社会总需求规模大于社会总供给,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来减少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最终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3.中性财政政策(平衡的财政政策)

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性效应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只需要维持原有的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从而保持财政政策的中性。因此,中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供求关系产生不具倾向性的调节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中性的财政政策是一种传统的、古典的财政政策。

(三)从财政政策的作用层次不同分类

根据作用层次不同,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宏观财政政策

宏观财政政策也称之为总量政策,主要是对经济总量发挥作用,影响经济总量增减变化。前面分类所涉及的内容都属于宏观财政政策。

2.微观财政政策

微观财政政策也称为个量财政政策,是指对有关经济个量发生作用,只影响经济个量增减变化的政策。微观财政政策往往是通过税收政策手段和财政支出政策手段,以达到解决微观经济主体的激励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如在税收政策中,在不改变税收负担总水平的条件下,对征税的范围和税率作出调整,从而对相关的微观经济主体施以不同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