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
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市价总值为7万亿元,证券化率仅为35%,距离英美等发达国家100%—200%的证券化率水平有很大差距,更是远远低于我国香港市场700%以上的证券化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股市有着极大的扩张空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股票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目前发展中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股票市场规模偏小
市场总市值与GDP的比率是反映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值一般是GDP的2倍左右,香港地区为3倍;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值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也在70%上下。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GDP的比例仅为40%多,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股市规模小,容易造成市场稳定性较差,并使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国家控股的占60%以上,第一股东为法人股东的占30%,两者之和高达90%以上。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常常导致上市公司“产权虚设”,监督困难,代表国有股股东、法人股股东行使监督权的董事“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管理层对利益的追求往往导致各种各样的“寻租”行为,难以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而且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发达、健全的股票市场,应该是机制健全的市场,投资者可通过多、空双边交易,期货、现货交易等,来规避市场风险,这减少市场投机气氛,促进市场稳定发展。但是,我国目前只能进行股票的现货方式,禁止买空卖空行为,故股票交易机制仍是单边的做多机制,缺乏单只个股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机制。交易机制的单边性,导致我国股票市场不论是个股还是股价指数,从长期看来都保持着上扬的态势。一旦股市出现持续下跌,多数投资者都会被套,或匆忙抛出而造成亏损,并引发一系列问题。
(四)政策影响显著
政府政策和官方言论也是导致中国股市价格经常出现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股票市场十多年的发展中,政府政策为市场打下的深刻烙印依然清晰可见。“政策市”扭曲了股市内在的运行规律,人为地加大或改变了股市的运行方向和波动空间,使许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产生过分依赖政策信息的倾向。同时,“政策市”也助长了股市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致使股市泡沫迅速膨胀。这种局面不改变,我国股市的发展就很难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很难担当起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战略任务。
(五)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产业结构老化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这首先表现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规范上。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中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占绝对多数,相当一部分法人股东也是国有控股。这种现象不利于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致使相当多的上市公司仍然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种种不恰当的干预。所有者的治理和行政性管理混为一谈,使经营者在经营管理思想上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无视股东权益,擅自更改股东大会决定,募集资金使用不合理,盲目投资,缺少必要的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报表弄虚作假等行为随处可见。这使股市成了上市公司搜刮资金、股民投机不投资的场所,失去了其应有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同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容易使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失去信心,不利于上市公司筹资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自身运作。
我国上市公司的不规范其次还表现为信息披露不规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股票市场,应严格遵循信用原则,维护信用秩序。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了解和把握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所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披露法律文件。但目前,我国股市中经常存在所披露的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不充分甚至是含有大量误导性陈述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地违反了股票市场的“三公”原则,对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六)投资者队伍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行为缺乏理性
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股市运行态势及整体价值就反映了全体投资者对市场的综合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者结构是股票市场成熟程度和完善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美国股票市场上,目前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大约为10%,且还在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当前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所占比重却在90%以上。由于个人投资者大都具有资金规模有限、融资渠道狭窄、信息获取被动、知识相对匮乏、短线操作倾向明显、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等特点,因此其行为往往缺乏理性,容易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使股市非理性的投机氛围浓重。虽然从1997年起,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证券投资基金和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相继推出,我国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大型投资机构及以私募基金为主体的民间投资机构等正成为股市的新兴力量,但其发展中也存在着种种不规范、非理性的行为,个别的甚至还存在有过度投机、操纵市场等违规违法操作问题,其稳定市场、引导市场的作用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二、推动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一)不断壮大市场规模
一方面,应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使更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作规范的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壮大上市规模与实力;另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新的增量资金进入市场,扩大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要通过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来逐步增强我国股票竞争力,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首先,要大力调整国有股的持有机构、持有比例和持有方式。要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减持国有股,使部分国有股权从个别竞争性行业退出,重新建立国有经济在各个产业间的战略布局,并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其次,要对股权结构进行重组。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如商业性养老基金、共同投资基金、保险基金以及QFII等,以推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形成股东间的有效制约。再次,要建立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制度,将管理层持股与其经营绩效相联系。最后,要完善董事会制度,逐步从内部董事占多数过渡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格局;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维护独立董事的独立客观性,发挥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约束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占有较大比例,却不流通的问题。国有股和法人股通过支付对价给流通股,从而获得流通权利。这一举措对于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结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意义深远。
(三)发展股指期货,健全市场机制,降低市场风险
股指期货交易是回避股市风险的有效工具之一,发展股指期货,第一有助于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第二有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促进股市持久活跃;第三有助于引导股价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作用。因此,我国应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股指期货。
(四)减少直接的人为干预,强化制度建设
2001年以来,管理层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改变我国股市“政策市”的局面,如监管工作不再以调控股价指数为目标,其重心开始向股市的制度创新与完善以及市场的稳定、运行效率的提高等方面转移,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了重中之重等,这体现了股市监管政策的全面调整。今后,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增强股市政策的科学性,不断强化我国股市的制度建设。
(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实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上市公司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由于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批上市公司还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诚信度不强、对投资者的回报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就是要立足于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断提高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诚信度和透明度,不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要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