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监理官与《取缔纸币条例》

银行监理官与《取缔纸币条例》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控制纸币发行,北京政府在监管方面另一重要举措是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取缔纸币条例》。[18]大总统阅签呈后,决心整理,于1915年10月颁布《取缔纸币条例》9条,禁止已设与新设银钱行号发行纸币,已发行者,不得增发,并依规定限期完全收回[19]。[23]1920年大总统颁发教令,述及《取缔纸币条例》颁行后情形时称:“发行纸币为国家银

第二节 银行监理官与《取缔纸币条例》

北京政府时期,法律不仅将发行权赋予中央银行,而且专业银行、商业银行、省地方银行、银钱行号大多具有发行权。

1913年4月参议院通过的《中国银行则例》规定,中国银行有代国家发行国币之责[8];同时由财政部咨外交部转知各国银行,声明“中国银行系国家中央银行,以免误会”[9]。1914年北京政府呈颁《交通银行则例》,规定交通银行替政府承担发行钞票的业务,“交通银行受政府之特许发行兑换券,其办法照财政部所定之银行兑换券则例。但发行式样、数目及期限另由银行呈请财政部核定”[10]

北京政府时期中、交两行并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同时期的立法又授予其他银行包括各省银行以货币发行权。1922年11月,北四行仿效英国银行联合准备库在“联合营业事务所”的基础上成立四行联合准备库,共同发行中南银行曾获批准的钞券,实行全额准备、准备库帐目完全独立,同时建立严格的稽核制度;由于准备充足、信誉卓著,其发行额最高曾达7 228万元[11]。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做法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借用了中南银行发钞的许可证。

为加强对纸币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先后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设置各省官银钱号监理官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民国成立之初,新的法律尚未出台,而旧有法规又很难适用,加上辛亥革命前后各省为补贴军政费用开支,纷纷滥发纸币及军用票等,一时纸票骤增,准备空虚,兑现无由实现,币价日趋跌落。1913年1月,大总统颁发手令,严禁各省官办及官商合办银钱行号滥发纸币。同年12月23日公布《各省官银钱行号监理官章程》[12]以及《各省官银钱行号监理官办公规则》[13];并随章程公布,任命各行号监理官,执行监督职务。1914年2月,财政部以各省纸币仍有继续发行的趋势,特饬令各监理官严查报告,并训令各省民政长官严禁滥发。1914年1月21日,财政部就严禁官私立银钱行号私发纸币,向各省民政长发出第132号训令,内称:“查官私立银钱行号私发纸币,业经本部禁止在案。现在叠据各处税关报告,搜获私印纸币已有多起。各省官银钱行号监理官报告,各省官银行亦有未经本部核准私行定印各情事,殊属目无法纪,亟应严审告诫,设法取缔。除通令外,合即令仰该民政长迅即通告官私立银钱行号,嗣后不得私印私发,自干咎戾。并通令县知事、警察厅严饬石印局、印书馆等处,嗣后如有定印纸币者,应即呈报各该管官厅转呈本部核准,方可承印。其已印之票,应令悉数缴呈销毁,报部存案,以维币政。”[14]

监理官章程的制定,起初是为取缔官立及官商合办的银钱行号,后政府又认为各省商办银钱行号同样有取缔的必要,便于1914年3月20日,将章程修正公布,扩大了管制范围:凡官立、官商合办及商办的银钱行号,凡发行纸币者皆适用之。[15]

当时的货币制度尤其是纸币发行极为紊乱,而尤以东北为甚,“钱法之乱,今日已极,通国皆然,东省为最。曰现银,曰票银,曰大龙洋,曰站人,曰北洋,曰小龙洋,曰银元票,曰钱票,曰羌贴,曰老头票,曰钞票,种类之多,纷歧错出,兹不过举其荦荦大者”[16]。当时社会各界对此颇有微词,“迩者纸币为辅助现币最良之政策,政府有特别统一发行之权,不容他人有创立银行私自发行之权,此乃世界各国之通例,所以保全纸币信用也。吾国纸币行之已久,尚无成效,无论官私纸币,屡失信用,折扣停兑,险象环生,而欲希望利用纸币者难矣”[17]

为控制纸币发行,北京政府在监管方面另一重要举措是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取缔纸币条例》。1915年冬,财政部签呈大总统,详细报告了中国银行兑换券未能迅速推广的原因以及进行的方法,文中论及各省纸币发行情形时称:“自辛亥以来,各省官银钱号滥发纸币,数累巨万,虽迭奉明令,严禁增发,并由本部分别省份,设法收回,然财力不充,全数收回者,仅广东、浙江两省,其余如吉林、黑龙江、江西仅收一小部分;如四川、贵州,正在开始收换;湖南、广西尚未着手。统计各省官票,尚有一亿三千余万元。其他私立银行及外国银行所发纸币,为数亦复不赀。”[18]大总统阅签呈后,决心整理,于1915年10月颁布《取缔纸币条例》9条,禁止已设与新设银钱行号发行纸币,已发行者,不得增发,并依规定限期完全收回[19]

《取缔纸币条例》颁行后,实施过程并不顺利,出现了不少新的情况。

地方官员有为之说情,请求宽限的。1915年12月31日,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向财政部提出,福建省“真实资本之商家十仅一、二,藉钱商周转为活动本者,十居八、九,若一旦将钱商纸币收回,则钱商闭歇,各商必受影响,商情困滞,则生计必为之奇穷。又况外人银行信用日著,更可利用此时机,而扩张其势力,此节尤宜顾及”;并建议,“国家银行及地方银行实力未充之时,似不宜急遽以行,反以妨碍地方之金融,而增长外人之利益”,建议“准予变通宽限”[20]

也有不少地方置之不理,并引起当地市民强烈反应。1919年10月,有直隶乐亭市民徐桂山向财政部举报,“乃近有投机射利之徒,在本部设立一有限公司,名曰农业银行,实以发行纸币为营业目的。又明知其有干例禁也,故隐其名曰存票,而债权无记名,转让不记载,何存票之于有。且察该币里书,一则曰周转市上零币,再则曰支取通用俄币。是固自认该币继承俄币矣,特于票面巧立名目,规避官厅之干涉耳”[21]。1920年6月,江苏东台袁伯勤向财政部控告,认为张詧组织的通泰盐垦汇兑所私发纸币,“其形模花纹俨然与国家银行所发之纸币无异,中印张詧肖像,又俨然与国家纸币印有大总统肖像相同;且数目成整,无支付人及支取年月,应认为纸币无疑,实违背大部所订取缔纸币条例之规定”,并特别强调,“况中印肖像,隐隐与大总统相颉颃,似有脱离国家之意”,请求财政部予以取缔[22]

政府主管部门对此也感到问题不少,需要进一步改进。1918年,兼署财政总长曹汝霖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称:“中国、交通两银行,为政府特许发行之银行。然各省之官银钱号,既各以习惯,而发行银铜钞票,即私设之银行钱铺,以及寻常之商号,亦有以所在省分之特别情形发行钞票者。发行之制度既不一致,准备之虚实复非确定,因之而信用之厚薄,亦大相径庭。发行过滥,市价折扣之事,比比而有,人民所受无形之损害,说者或比之于洪水猛兽,亦非太过。此纸币亟当整理之理由也。”[23]

1920年大总统颁发教令,述及《取缔纸币条例》颁行后情形时称:“发行纸币为国家银行之特权,前经财政部厘定《取缔纸币条例》,颁行已久,限制綦严。乃近以各省官银钱行号,往往藉口周转,任意发钞,种类既参差不齐,准备亦虚实难究”。并要求“财政部会同币制局,详订限制办法,通饬遵行,并责成各银行监理,严密纠察。嗣后各省官银钱行号,概不准擅发纸币,其已发者,应即遵照《取缔纸币条例》,确定限制,逐渐收回,毋得再有增发,以祛积弊而维币政。”[24]大总统教令颁下后,财政部与币制局于1920年6月27日将前颁《纸币取缔条例》扩增为14条,呈准重新付诸实施。前后两个条例要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限制发行。凡新设之银钱行号,或现已设立,尚未发行纸币者,皆不得发行。本条例颁行以前设立之银钱行号,其发行纸币,业经财政部依法令核准有案者,仍准发行,但以后不准逾额增发;前项发行纸币之银钱行号,其原定有营业年限者,限期满将所发纸币全数收回,不得延长年限;其无营业年限者,由币制局暨财政部得定期限令收回所发纸币。本条例颁行以前设立之银钱行号,其发行纸币并未经财政部依法令核准有案者,应自本条例颁行之日起,6个月以内,呈由地方官查明发行数目及准备金后,转报币制局暨财政部,核定发行数目,暂准发行;惟币制局暨财政部得随时定期限令收回。本条例未经颁行以前,有非银钱行号发行纸币者,限至本条例颁行后1年内,全数收回。

二是充实准备。各银钱行号依法发行纸币,应负随时兑现之责;前项纸币至少须有6成现金准备,其余得以政府发行之正式公债票,作为保证准备;其有特别情形,未能照办者,须呈请币制局暨财政部核办。

三是换印新票。各银钱行号依法发行之纸币,遵令不逾额增发,遇有破烂,必须更换新票时,应先呈请币制局核准后,交印刷局印制,并将纸币样张呈送币制局备案。各银钱行号依上述规定更换新票时,其收换办法为:(1)如向币制局呈请发给新纸币100万张,第一批只准领运1/3或1/4,其数目由币制局核定,俟旧票悉数收清后,方准依次领运第二批、第三批;(2)收回旧票,即责成各地方官派员,或由监理官点验,截角封存,转报币制局备案。

四是检查表报。发行纸币之银钱行号,应每月制成发行数目报告表、现款及保证准备报告表,每半年制成收支对照表、财产目录表,由地方官或监理官呈币制局暨财政部。发行纸币的银钱行号,得由币制局会同财政部,随时派员或委托其他机关,检查其发行数目、准备现状及保证品,并其他有关之各种帐册单据。

此外,对擅自发行、逾额发行、准备不足、擅换新票、不依规定接受表报检查等,详细规定了罚则,或科经理董事以罚金,或取消其核准之发行权[25]

这一条例于1920年6月底公布,7月即发生直皖战争,中央政府对纸币的整理又再次流产。此后,钞券发行混乱情形未见根本好转,并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不满。

1920年2月,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议在给财政部的建议中称:“民国币制破坏扰乱,甚于前清”,并指出,“乃三年来凡称中外合办之银行,无不特许发行纸币,即一二与政府当局有关系之银行,亦享此特权,致令市面纸币杂驳,商民疑惧。究竟政府对于兑换券制度执何方针,何者宜准,何者宜斥,未闻有所宣示,而对于发行者亦未尝有检查监督之举,流弊所至,必致相率滥发,扰乱金融,一旦有挤兑之事,全国将蒙其殃”[26]。1921年7月27日,北京银行公会针对政府特许华威、中南等银行享有钞票发行权,致函币制局提出,“是不啻已病之夫,更加饮以鸩毒”。北京银行公会同时提出,“惟顾念国家财政、币制前途,以及同业之安危起见,仍不能不请政府审前顾后,有所防维,一面早将制度确定,俾国人有所遵从。凡不应发行之银行,其从前暂得之权,亟应规定检查监督之方,及渐次收回之法,未发行之行,即一律截止,庶几正本清源,当有澄清之一日”[27]。1924年12月,密云县市民代表白荣等,控告密云县商会会长宁权与县署勾结,大出纸币危害地方,“惟恐他人从而效尤,抵制之法,乃自备木戳一个,谓出纸币者须由会长盖戳,其实暗行专利,刁难百出,遂其所欲而后已”,请求财政部“依照取缔纸币条例,勒令限期定价收回”[28]

各地军政长官以军事名义滥发钞票,更是监管当局非常棘手的问题。1926年1月7日,山东保安总司令、省长张宗昌为筹措保安军饷糈,颁发了山东临时军用票条例训令,所附《山东省军用票行使暨兑换条例》称:“本省为筹办饷糈,维持治安,调剂金融,不加赋税,免轻人民负担起见,发行此票,定名为山东临时军用票。本票由官印刷局一期印800万元,俟军事结束,即行一律兑现。本票使用与现金无异,商民交易不得因此抬高市价,并准纳粮完课及报解一切赋税、车船、邮电、军政、交通等等机关,无论官民,一律收受。倘有拒绝使用,或勒索折价兑换,损坏本票信用者,一经查出或被告发,决以军法惩处。”[29]1927年1月25日,北洋政府镇威第三、四联合军团司令部就兵站库券发行事宜,专门咨请财政部,内称:“案照本军团部所属各部队应须粮秣,有时酌发代金,就地购买,以期确实。惟师行各地,圜法不一,军民交易,诸感不便,动致隔阂。兹为力谋补救,便利商民起见,特发行兵站库券三百二十万元,专为发给代金之用,军行所至,与现洋、兑换券一律流通使用,并由本军团兵站处附设兵站库券事务局经理此事。”在所附的《镇威军第三、四联军兵站库券发行章则》中载明,兵站库券“可交纳各项课赋、税捐、罚金、讼费,购买中国铁路、邮政、轮船等票及交纳运费、电报费,一切官款出纳及商民交易”[30]。财政部居然准许此事,并于同年8月10日专门发出第327号训令,“为便利行使,杜绝流弊起见”,将原锌版印刷的库券改为钢版印刷,并通知相关省份和海关“一体遵照行使”[31]

1923年币制局第二次裁撤后不久,接管原币制局所管钞券各事项的财政部泉币司,就整顿钞券提出下列办法。(一)各银行发行纸币漫无限制,殊为可虑,兹酌定整顿办法如下:(1)各省官银钱行号发行纸币,拟呈明暂以1923年底所发实数为限,不得逾额多发。如有特别事由,必须暂行增发者,应由部专案呈准,再行办理。至已经发行之纸币,应由各省自定切实整顿办法,加筹准备,以维信用。(2)经部核准有案之发行银行,应调查实收资本、公积金等项,并考察市面信用,及行内发行库之组织、准备金存储之方法等,定一标准,酌定各行发行数目,以后不得逾额发行。如查有准备空虚、信用不佳者,应即停止其发行。(二)各银行以后由分行发行纸币,必须先经地方官或监理官报由本部核准后方准发行,以示限制。至从前发行纸币各分行,应令监理官查明呈报候核。(三)各银行从前所印纸币,其订印总数以及加印地名数目,拟由司酌定表式,分别调查清楚,存案备查。(四)各银行以后订印纸币,必须先行呈由地方官或监理官查核,转请本部核准,方准订印。至前币制局核准有案者,准照原案办理,其在外国订印者,亦准一律进口[32]

1924年下半年,财政部再次提出8项整顿币制办法,其要点包括:(1)各项旧币改用国币;(2)限期收回流通之纸币;(3)收回纸币换发新币;(4)限一年内切实施行;(5)取缔各银行各银号发行纸币;(6)清查各银行准备金;(7)维持辅币以十进;(8)将各省区旧有小洋,设法收回销毁,一律换发新辅币,用国币流通,以便行旅。为此,业内人士评价道:“近年来,财政部发出关于整顿币制、取缔纸币之文章,不为不多,而所以徒成具文者,虽由各省形成割据,中央政府令不出国门所致,其实财部之于币制,何尝有整顿之决心也。”[33]

为整饬混乱的纸币发行秩序,政府先后多次要求监理官密切关注各发钞银行的实际状况。为监控各发行银行准备金起见,币制局于1923年9月前后先后两次饬令各银行监理官,严察各行发行钞票与准备金数目。第一次饬令为:“查发行纸币,信用为先,而保持信用之法,首在准备充裕,至于银行内部发行手续,是否整饬,亦与银行信用有绝大之关系,现在时局不靖,人心浮动,事关金融,影响尤大,该监理官在监督发行,务须切实加意检察,以促银行之注意,如有准备空虚,手续紊乱,办理不善之处,应随时从严纠察,并呈本局备核,切勿宽假,是为至要。此令。”第二次饬令为:“查银行发行纸币,运用得宜,固可调剂金融,不善用之,反足扰乱市面,关系綦大,除已通令检察准备金并注意发行手续,应即切实遵办外,所有关于该行纸币流通情形,事无巨细,均应随时调查,妥速呈报,以免隔阂,而资整顿。此令。”[34]1924年2月21日,财政部训令各银行监理官,将财政部制定旬报表式,转发该行暨发行纸币各分行,照式印制填报,以归划一;并规定银行兑换券流通额、准备金旬报表说明五项。同日又训令各银行,将财政部制定兑换券一览表暨分行所存兑换券一览表两种,转发该银行,按照表式,分别季报、月报,送部以备查核[35]

财政部还试图从管理纸币印刷这一渠道,加强对纸币发行的监控。1923年底,财政部长王克敏提出,各省近来对于纸币,任意滥发,“影响于国家财政前途甚巨,而各外国印刷局,复多方兜揽,以致币政愈呈纷乱”,特通令各省区,嗣后发行纸币,必经财部核定,其印刷机关,必由财政部印刷局承担[36]。至1925年时,“京内外各银行号及官银号遵令交局印制者,不过十之三四,而阳奉阴违者,仍不免十之六七”。财政部印刷局因此提出,“此种现状,不特职局营业前途大受影响,即国家法令亦等虚设,紊乱财政,破坏金融,前途实有不堪设想”,并呈请财政部“根据从前呈准办法,重申前令,限制各银行钞券,一律交由职局印制,似与整理币制,维持营业,两相裨补”。财政部为此饬令各省财政厅转饬发行纸币各银行,钞票一律交由印刷局印制[37]

值得关注的是,为管理货币发行,各地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山东省由省署通令调查各银行状况及取缔纸币,此后又向济南总商会发出训令称:查发行纸币,乃政府特权,除曾经呈准特许者外,所有银钱行号,一概不准发行。其以前发行纸币,原定有营业年限者,限满收回,不得延长年限;无营业年限者,查明额数,限期收回,迭经财政部币制局咨送条例,先后通令取缔在案。乃近年本省银钱行号,遵照条例,安分营业者,固居多数,而阳奉阴违,滥发纸币,及限满延不收回者,亦在所难免,其铜元纸币,尤觉漫无限制,若不严行取缔,财政整理无从着手,亟应重申前令,责成银行监理官,会同警察厅暨各县知事,遵照条例,积极办理,以肃币政,而维金融[38]。此后,山东省财政厅以济南恒丰泰、厚天祥、谦益、永瑞兴、东汇、吉昌、福祥、德祥、义记、恒祥、协盛兴、庆记、德升泰13家商号所发钱票,于市面金融不无影响,迭训令历城县知事转饬各商号,限于1927年4月底一律将前发之钱票全数收回,惟发钱票之商号,尚恐不止上述13家,倘有遗漏,殊非根本整顿金融之意,特再训令历城县知事切实调查,勿稍徇隐,并将调查情形详为具报。[39]

1923年冬,江苏徐州各商号滥发钱票,以致扰乱金融,贻害地方,省署于1924年1月22日颁布《修正取缔纸币条例》14条,通令全省各银行号,严行遵守,违者处以5 000元之以下罚金,或取消发行权,并规定兑换准备金至少须备6成以上;并责令各地商会负监察全责,以免再影响商业市面[40]。1925年12月27日,江苏省省长公署发布第11061训令:“查钱庄商号发行纸币一案,前经本公署令发修正纸币条例,暨苏省取缔纸币条例各一份,行知该道尹派员清查,限两月具复在案。现值军事甫平,此项纸币亟应严行取缔,以杜流弊,合再令仰该道尹迅遵前令,遴派妥员,分赴各县,会同该县知事督饬商会,遵照部省所颁条例,严行清查,究竟发行纸币商号,共计若干家,已发种类若干,票数若干,每家准备金是否六成存储,限文到一月内列表转呈核办,如该县向无私发纸币情事,亦应明白具复。”[41]

1927年3月,山西省财政厅以年来各县设立钱行为数甚多,为整顿币制起见,拟从事调查,以便取缔,并规定调查之手续,通令各县知事,应依照所列,详细查复。其标准如下:(1)各钱行成立时间及名称;(2)各钱行实在资本;(3)各钱行营业以何者为主体;(4)各钱行纸币种类,及在市民行使之信用有无妨碍;(5)各行纸币兑现系何种手续,及发行纸币之确数[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