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收及预付款的核算

应收及预付款的核算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收外汇账款”属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外贸企业应向境外进口商收取的出口商品款及代垫费用等。企业应当在每年资产负债表上对“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核算的应收款项是否会发生坏账损失进行判断。当有迹象表明应收款项将无法收回时,应确认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若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来时,应按收回的实际金额计入坏账准备贷方。

第三节 应收及预付款的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形成的短期债权。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与营业收入的确认是相关联的,企业应以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1.账户设置

外贸企业经营大量进出口业务,可设置“应收账款”和“应收外汇账款”账户分别核算以人民币和外币计价的应收货款。

“应收账款”属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应向购货单位及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货款及代垫费用等。借方反映应收款的增加,贷方反映应收款的收回,余额通常在借方,反映尚未收回的款项数。该科目按债务人设明细账。

“应收外汇账款”属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外贸企业应向境外进口商收取的出口商品款及代垫费用等。借方反映应收外汇款项的增加,贷方反映应收外汇款项的收回,余额通常在借方,反映尚未收回的外汇款项数。该科目按国别、币别、债务人层层设明细账。

2.一般账务处理

【例4-13】某外贸企业赊销甲商品尾单给A企业,价款10 000元,增值税率17%,根据销售发票,做如下分录:

借:应收账款——A企业              11 700

  贷:其他销售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例4-14】某外贸企业出口甲商品CIF价20 000美元,发运商品,到银行办妥交单托收手续。交单议付当日汇率(买入价)为1∶6.20。做如下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美元—某国—某公司(USD20 000)   124 000

  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甲商品            124 000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的概念

应收票据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商业汇票所形成的债权。按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属于纯粹的商业信用,到期有可能无法收回款项,银行承兑汇票属于“准银行信用”,到期由承兑银行付款。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账户设置

企业设置“应收票据”账户核算收到的商业汇票。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收到的商业汇票面值,贷方登记汇票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面值。

为加强对应收票据的管理,企业应专门设置“应收票据登记簿”,在登记簿中逐笔记录每一张票据的种类、号数、票面金额、付款人、承兑人等内容。票据到期收回票据款后,应在登记簿内逐笔注销。

2.一般账务处理

【例4-15】

(1)企业3月10日向A公司出售商品一批,价款120 000元,增值税20 400元,收到面值为140 400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根据有关凭证,做如下分录:

借:应收票据——A公司               140 400

  贷:商品销售收入                1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 400

(2)6月10日向银行提示票据收款,上述款项于6月14日收妥。根据有关凭证,收款日做如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140 400

  贷:应收票据——A公司     140 400

若企业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因对方无力支付而由银行退票时,企业应将其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3)假定6月10日向银行提示票据收款,A公司无款支付,6月14日银行退回票据。收到退票后做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A公司      140 400

  贷:应收票据——A公司     140 400

三、预付账款的核算

(一)预付账款的概念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预付账款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出现:

1.所涉及标的呈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2.所涉及标的生产周期长、价值高。

3.购货方信用度较低,供货商对其不信任。

(二)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1.账户设置

企业设置“预付账款”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借方登记预付数额,贷方登记收到所购商品的冲销数,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向供货单位预付的货款。该账户按供货单位设明细账。

预付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计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不设“预付账款”账户。

2.一般账务处理

【例4-16】企业向A工厂定货一批,按合同规定预付货款3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A工厂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收到A工厂的货物,经验收合格入库,发票账单计15 000元,增值税2 550元,以银行存款补付货款14 550元。根据有关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                  1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550

  贷:预付账款——A工厂             3 000

    银行存款                 14 550

【例4-17】上例中,若A工厂发来货物只有2 000元,增值税340元,其余660元尚未收回。根据有关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贷:预付账款——A工厂            2 340

四、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一)其他应收款的概念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它包括各种赔款、罚款、保证金、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二)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为反映和监督企业其他应收款的结算情况,企业设置“其他应收款”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其他应收款项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其他应收款项的收回数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回的各类其他应收款数额。企业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以利检查、分析和结算。

【例4-18】某企业以转账支票支付包装物押金5 000元,根据有关凭证,做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包装物押金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例4-19】职工元芳出差预借差旅费2 000元,根据有关凭证,做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元芳     2 000

  贷:现金           2 000

五、坏账损失的核算

(一)坏账的确认

坏账是指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规定,以下三种情况确认为坏账损失:由于债务人破产、解散,以其破产财产仍不能清偿的部分;由于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仍不能清偿的部分;逾期3年仍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会计上对坏账有两种处理方法: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二)直接转销法的核算

直接转销法是指当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将损失的数额直接从应收账款中冲销,列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例4-20】某外贸公司的国内客户甲企业欠款100 000元,因甲企业长期亏损破产,无法收回,特请批准作坏账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      100 000

【例4-21】某外贸公司有美国客户A公司欠款USD2 000,折合人民币12 500元,已逾期3年,确实无法收回,特请批准作坏账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 500

  贷:应收外汇账款——美国——美元——A公司(USD2 000)      12 500

直接转销法账务处理简单、实用,但该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的发生与确认时间上的差别,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也高估了以往期间应收款项的可实现价值。

(三)备抵法的核算

备抵法是指企业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确认为坏账时,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坏账损失的形成与过去的交易有关,比如应收账款形成坏账与企业的赊销政策有关,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是过去的销售业务形成的,根据配比原则,在应收账款业务发生的当期先行估计确认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应当在每年资产负债表上对“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核算的应收款项是否会发生坏账损失进行判断。当有迹象表明应收款项将无法收回时,应确认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将来实际确认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准备。

1.账户设置

为核算企业坏账准备的提取、冲销情况,应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备抵账户。提取的坏账准备登记在贷方;确认坏账损失时登记在借方;年末余额应为贷方,反映对当前应收款项提取的坏账准备。若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来时,应按收回的实际金额计入坏账准备贷方。

采用备抵法预计坏账损失,主要有赊销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三种。

2.一般账务处理

从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