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邂逅拿破仑

邂逅拿破仑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享年52岁。“一个人征服一个国家”,这段由“冒险者”回到“皇帝”的复辟之路,是拿破仑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神话,而“拿破仑之路”也成了法国历史上最精彩、最令人神往的一次旅行。而回到历史的现场,或许就是“拿破仑之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邂逅拿破仑_当旅行撞见历史_拿破仑之路

南京大学法文系教授 黄荭

本书的作者傅杰妮说:“旅行,是一场邂逅故事的过程。”翻开书,我们一路上饱览法国蓝色海岸和普罗旺斯地区的美景,沙滩和雪山,峡谷和密林,菊石和薰衣草,小桥流水和等闲人家,一路上寻寻觅觅历史错落斑驳的痕迹,去邂逅那一个传奇的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

当第一帝国的大军横扫欧洲,拿破仑称霸的野心很快就让法国成了欧洲封建势力反扑的众矢之的。1812年,拿破仑远征沙皇俄国几乎全军覆灭;1813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和瑞典组成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联军以法军两倍的兵力在莱比锡重创帝国的军队;1814年初,反法同盟开出停战条件,让法国领土恢复到1790年的版图,皇帝断然无法接受这么屈辱的让步,于是乎拿破仑拉起一支10万人的军队迎战35万来势汹汹的联军。3月,联军大军压境,长驱直入,巴黎守城元帅马尔蒙拱手将首都奉送给了反法联军,法国无条件投降。4月13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无奈签署退位诏书,随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话说岛上的居民倒是非常乐意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屈尊纡贵来小岛当家作主。

一边是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登上法国王位,卷土重来的波旁王朝对外勾结封建君主,对内不动声色地打击清算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帝国的余孽;一边是在铁港镇的“磨坊”别墅一直密切关注欧洲和法国局势的流亡皇帝,他知道军队和人民依然眷恋着帝国的幻影,而且要绑架甚至谋杀他的传言不时传来,精于排兵布阵、阴谋阳谋的拿破仑决定重返法国,再度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心。

1815年2月25日,皇帝整装待发,他准备了三份宣言(告人民书,告皇家卫队书,告军队书),他相信人民和士兵心底按捺的革命火苗并未熄灭,它只需要“鹰”的一声召唤就会造成星火燎原之势,而“鹰”也会像浴火凤凰重获新生:

法国人民!我在流亡期间,听到了你们的哀怨与祈望……于是,我冒着各种危险,从厄尔巴岛漂洋过海,来到你们中间,来重新夺回我的权利,同样也是属于你们的权利。

你们的统帅——被人民的呼声拥立为君主并在你们的盾牌上被推登宝座的统帅,现在回来了,来同他联合在一起吧,抛掉波旁王室的旗帜吧……

士兵们,团结在你们统帅的旗帜周围吧,他的利益、他的荣誉和你们的相同,完全相同。胜利将快步前进。有着我们民族颜色的鹰,将从一个尖塔飞向另一个尖塔,一直飞到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随后你们就可以光荣地展示你们的伤疤,可以再一次夸耀你们的成就。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救星……

荣誉归于勇敢的士兵们!归于我们的祖国法兰西!

翌日晚9点,皇帝一踏上双桅横帆船“无常号”(l'Inconstant),一众人马就起锚开航,驶向政治无常反复的汪洋。据《拿破仑书信集》(Correspondances de Napoléon Ier)记载,当时随皇帝出发的共1520人:一个100人的炮兵连,一个700人的卫队营,一个400人的轻步兵营,一个100人的军官连,一个120人的轻骑兵连。伪装成货轮的船队还装载了必要的弹药辎重、4门大炮和10天的粮草。那无异于一场豪赌,拿破仑押的是“民心向背”。

据说那晚的风并不给力,船队花了几个小时才驶出码头,所幸一路上都没有遭遇英军和波旁王朝的巡洋舰。三天后,1815年3月1日,船队终于抵达法国南部蓝色海岸的儒昂湾,一上岸拿破仑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号召士兵和民众起义,推翻波旁王朝的腐朽统治。他带领人马徒步一路北上,翻山越岭,避开保皇党的重镇,于3月7日抵达格勒诺布尔,一周时间,神速行军324公里,途经格拉斯、圣瓦列提埃、艾斯卡尼奥、卡斯特兰,迪涅莱班、马利热、阿尔诺堡、锡斯特龙、于佩、盖普、香索山区、拉米尔、拉弗雷等城镇。这一标志了“百日政变”开始的路段被称为“拿破仑之路”,因为拿破仑的标志是鹰,这段路也被称为“鹰之翱翔”。

史书都会不吝笔墨去渲染“拿破仑之路”最后的那个戏剧场面:拿破仑的军队到达格勒诺布尔近郊拉米尔村时,王室军队在村口已经布好阵仗。那个穿着白色紧身裤、灰色军装的矮个子男人,圆圆脸不算帅,已经发福有了一点小肚腩,他从马背上下来,命令士兵左手持枪、枪口朝下以表明他不想开战的决心。他目光坚定,朝列阵的敌营走去,走到步枪射程之内,他停下脚步,用镇定而浑厚的嗓音喊道:“第五营的士兵们,我是你们的皇帝。认出我了吗?”他又向前走了两三步,敞开衣襟……“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想打死他的皇帝,我就在这里!”“皇帝万岁!皇帝万岁!”压抑已久的欢呼声冲出所有新兵老兵的胸膛,响彻原野。

就这样,拿破仑所到之处三色旗飘扬,三角帽挥舞,法国军民无不夹道欢迎,纷纷归入皇帝的麾下,就连波旁王朝派出的拦截军队也一再上演阵前倒戈的一幕。1815年3月20日,和他所预言的一样,流亡皇帝没费一枪一炮就顺利回到巴黎的土伊勒里宫,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可惜胜利如一场大型的烟花表演,绚烂却短暂,第七次反法同盟迅速集结,1815年6月,联军在滑铁卢战役中彻底击垮拿破仑,“百日政变”宣告破产,路易十八再次复辟,拿破仑被押往远离大陆的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享年52岁。

“一个人征服一个国家”,这段由“冒险者”回到“皇帝”的复辟之路,是拿破仑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神话,而“拿破仑之路”也成了法国历史上最精彩、最令人神往的一次旅行。它于1932年被正式命名,成了阿尔卑斯山区一条知名的人文旅游路线。这条线路穿过法国南部风光旖旎的两区四省,沿途随处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历史文化古迹。而回到历史的现场,或许就是“拿破仑之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拿破仑活着的时候错失了整个世界,他去世后却征服了世界”,夏多布里昂在《墓畔回忆录》里如是说。不论功过是非,拿破仑已然成了法兰西民族的一个象征,一种精神,他所走过的路也沾染了传奇的色彩,引人发梦遐想,壮怀激烈。或许这也是傅杰妮踏上这条探幽访古之路的初衷,“旅行,是种能量的传承与循环,你永远不知道在一个地方的所得,带到另一个地方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在个人认知疆域被开拓的时候,说不定个体身上的新能量,将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因为跟随“先行者”的脚步,“放任自己于大自然和历史双重交互的博大气场里,行者们吸取着、倾听着,在某个寂静的瞬间,照会隐藏于内在精神深处的自我。”在路上,“也有人跟你一样,无知无畏,向往远方;因为他们,你知道那些地方真的可以抵达,他们到过,那你也可以到达,甚至去得更远;因为他们,你知道你这么走着、探寻着,却并非孤独着。”

世人不得不承认,拿破仑无疑是个军事奇才,从他排兵布阵之诡谲大胆果敢便可见一斑。但同样为他招来很多口水的是他矮小的身材、狮子座不可救药的自尊、丑陋的笔迹和引人入胜的私生活。据说这位过惯南征北讨戎马生涯的皇帝有着非常柔软的内心,他很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他翻来覆去读过七遍,远征埃及的时候也把这本书带在身边。1808年在埃尔富特,当他向偶像歌德和《德意志信使》的主编维兰德告别时,他的话透露出一厢情愿却朴素美好的历史感:“无论民族也好,个人也好,抱着幻想的时候就是幸福的时候。此刻我也抱着幻想离开你们,我的幻想是:你们会怀念我。”

我们到今天都在怀念这个用想象就可以夺权的天才。

平凡的日子有平凡的梦,幸福其实可以非常简单。在这个多雨的夏天,我在幻想什么?你在幻想什么?

2013年6月,南京和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