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收入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会计基本假设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基本假设保证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基本假定。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会计信息需要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该集中用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分开。

学习目的:

了解会计基本假设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理解会计要素的分类,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分类是第四章会计账户设置的基础,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是理解会计账户的前提。

关键概念:

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客观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重要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但是货币资金的运动非常复杂,面对多变的经济环境,要想如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就必须先将不确定的因素通过一系列假设确定下来,例如,会计应该在什么时候记账,什么时候算账、报账,核算过程中用什么计量等。

会计的基本假设就是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不需要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等作出的合理确定。

会计基本假设保证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基本假定。由于这些假定是人为的,所以又可以称之为会计基本假设。目前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定义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企业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规范了会计工作的范围。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会计信息需要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该集中用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分开。比如,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会与除了自身之外的很多其他企业或者个人发生经济业务,但是并不是所有经济业务都在企业会计的核算范围内,只有本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范围,其他企业发生的与本企业无关的经济业务并不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内,如图3-1所示。

图3-1 企业会计主体假设核算(空间范围的确定)

在会计主体假设的前提下,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的范围就是那些会影响本企业经济利益的事项。企业只有对本企业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会计记录,对那些不影响本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样核算后形成的会计信息才能反映特定的会计主体。

3.会计主体和其他主体的区别

会计主体的划分也区分了会计主体交易事项和企业所有者经济事项。例如企业所有者交易或者其他事项并不纳入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对象,但是企业所有者如甲某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并不能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而言,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因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一定要有财会系统,可以独立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某个集团母公司拥有很多子公司,会计主体是整个企业集团,要将这些子公司的经济业务一起反映到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上,这个时候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却不是法律主体,因为子公司本身是法人主体。

会计主体的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和全部会计原则的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的核算空间范围的划分,会计工作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也无从谈起。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的定义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2.持续经营的意义

由于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和破产清算的情况下,会计处理是不同的,因此如果采取正常的会计程序就要明确是在持续经营情况下核算。客观上,企业存在因为市场的激烈竞争被淘汰的风险,可能因为解散、资不抵债、自然灾害等破产倒闭。持续经营假设不考虑这样的风险,假定企业不会因为破产、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退出市场或者停止货币资金周转,这样可以保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贯性和稳定性。而本企业真正面临破产清算时,会计核算就不会再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而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流程来完成。

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假设上。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设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且服务于生产经营的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记录,并且采取适当的折旧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中去。如图3-2所示。

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时间范围的划分,持续经营假设是后面的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定义

会计分期又称为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目前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之后,一般按照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每年6月30日)、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

图3-2 持续经营假设图示(核算时间范围的确定)

2.会计分期的意义

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根据划分的会计期间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如图3-3所示。

图3-3 会计分期假设

理论上说,一个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只有所有的生产经营结束以后,才归集收入和费用,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但是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如果等到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才进行会计核算,就无法及时为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分期的目的就是把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然后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满足相关方面的需求。

有了会计分期假设,才会产生当期、前期和后期这样的时间概念,进而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产生了配比原则等。只有正确地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

(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通过货币计量,使得企业可以用统一的计量尺度记录并且比较生产经营活动的状况。由于企业使用的计量单位比较多,目前有劳动工时、实物、员工数量等计量方式,但是选用货币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有原因的。

首先,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方式诸如工时、机器台数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其次,货币能够用以计量一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便于综合收入、费用和利润,更能全面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我国目前会计准则要求对所有的经济业务都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计量尺度。虽然在实践中,货币计量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重要因素如战略能力、市场份额、研发能力无法用货币计量并反映到财务报表,但是可以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又例如,如果货币价值发生巨大的波动,币值的购买力不稳定,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发生了贬值,用货币计量就可能失真,在恶性通胀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特殊的会计原则,即物价变动会计原则进行处理以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3.记账本位币

(1)记账本位币的定义。

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可用两种以上的货币计量,那么应该选用一种作为基准,被选用的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换而言之,记账本位币就是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在我国,企业会计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经济业务发生在国外的驻华企业或者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任选外币和本币中的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的时候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在向国内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的时候,也应当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2)选择记账本位币应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记账本位币时,应当考虑如下因素:

①企业一般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结算,该货币能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②企业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劳务所需的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的结算。

③企业用该货币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从融资活动中获利并用该种货币形式保存。

④如果在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时,就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境外经营对其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国内;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的债务和可以预期的债务等。

综上所述,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为确定的,但完全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有充分客观的必然性。否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四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确定会计原则的基础。

二、会计基础

企业货币资金周转是不间断的,持续不断地取得收入,持续不断地发生各种成本、费用,将收入和相关的费用配比,就能够计算和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亏损还是盈利。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的,当期付出的费用不一定马上就能在当期实现收入,与当期实现的收入有因果关系的费用也不一定是在当期发生的。因此,企业会计在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些经济业务的时候,就要选用正确合适的会计处理原则,可供选择的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权利和义务来归集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照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定。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当期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并记入当期利润表。

权责发生制下要求在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时,应遵循归属性原则。因此包括以下情况:

(1)预收的款项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时,尽管已收到这笔款项,也不能确认为本期收入;

(2)预付的款项不属于本期费用时,尽管已付出这笔款项,也不能确认为本期费用;

(3)本期收到的款项若属于本期收入,则该笔款项确认为本期收入;

(4)本期付出的款项若属于本期费用,则该笔款项确认为本期费用;

(5)以后期间才能收到的收入,若属于本期的收入,则尽管本期没有收到款项,也确认为本期收入;

(6)以后期间才能支付的费用,若属于本期的费用,则尽管本期没有支付款项,也确认为本期费用。

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对于会计账簿不健全的企业需要在会计期末调整,使得未收到款项的应计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应付费用,以及收到款项而不完全属于本期的收入和付出款项不完全属于本期的费用,归属于相应的会计期间,以便于正确计算出本期的经营成果。虽然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比较复杂,但是更能真实地反映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为现收现付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制度,以款项是否收到和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即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期间作为确认的标准,它相比权责发生制要简单许多。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3-1】某企业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处理下述业务:

(1)1月份收到A企业货款100万元,但是货物尚未交付,2月份才交付。

(2)1月份支付原材料款50万元,B供应商尚未将原材料交付,3月份才收到原材料。

(3)1月份向C企业销售产品100万元,货物已经交给购货单位,但是未收到款项,直到3月份才收到100万元的款项。

(4)1月份向D银行借入3个月期的资金100万元,利率为6%,单利计息,到期还本付息。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将举例以表格的方式对两种原则进行比较,如表3-1所示。

表3-1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举例比较

从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属于本企业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发生,都要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者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从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收付实现制下,凡是在本期收到的款项全部确认为收入,本期支付的支出全部确认为本期支出而不论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归属于哪一期,因此不存在应收、应付和预收、预付款项。到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为是实际收到和付出的款项,必然已经登记入账,不用对会计账簿进行调账。但是这种核算方法手续简单,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不同时期缺乏可比性。

在明确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之后,需要解决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这就涉及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问题。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会计人员能否遵守良好的准则、会计程序和方法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者评价可供取舍的具体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根据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的要求。

一、客观性

2007年新会计准则第12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客观性原则又称为可靠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因为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外部相关方面及内部经营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只有保证会计记录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如果提供的企业财务信息不可靠,会计信息就失去了意义,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带来误导,甚至造成损失。因此,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会计工作的灵魂。

企业为了做到会计信息可靠真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作为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依据,将符合要求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如实地反映到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二,企业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辅助内容应当完善,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在会计实务中,有些数据只能根据会计人员的经验或者对未来的预计予以计算。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对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个人主观意志的影响。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会出现不同的计量结果在所难免。但是会计人员应该在统一标准的条件下,将可能发生的误差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会计核算提供资料的真实可靠。

二、相关性

新会计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需求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部门与生产部门相比,并不产生利润,那为什么还要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呢?就是因为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成为管理层或者其他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依据,投资者投资企业要看这个企业以前年度的利润,管理层决定未来的发展目标也要看这个企业以往几年的经营状况。因此,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决策,都要建立在一定的会计信息上。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关性强的会计信息将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等都可以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于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提供,此种情况下就要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没有满足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说明这些会计信息不具有相关性。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就必须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相协调。而信息使用者从各自利益出发,对信息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在搜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

三、明晰性

新会计准则第14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便于使用,因为只有可理解的会计报告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的要求。如果一项会计信息深奥难懂,信息使用者无法从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就谈不上对决策有用。

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应通过两方面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明晰性,即会计信息的编制者需要明确会计信息的内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四、可比性

新会计准则第15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具体而言,可比性原则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纵向可比。纵向可比的含义就是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可比。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能随意变更,这样才能比较某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二,横向可比。横向可比的含义就是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以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五、实质重于形式

新会计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比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再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这个资产就属于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资产;从法律形式而言,企业就拥有对这项固定资产的处置权和所有权。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形式和法律形式会出现不一致。比如,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租入某项资产,如果租期占这项固定资产可使用寿命的90%以上,那么企业对这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就是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虽然在法律形式上,企业不具备这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是经济形式上,企业享有了此固定资产可使用期限内绝大部分的收益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风险,承租企业实质上形成了对该项资产的控制权。因此,企业对于该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自有的固定资产处理而不拘泥于它的法律形式,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六、重要性

新会计准则第17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当区分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所谓重要性,就是指如果某些财务报告项目省略或者错报就会影响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那么这些财务报告项目就具有重要性。如同做事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执行的顺序和力度,对于非常重要的经济业务,要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并且在财务报告中重点说明,但是对于那些金额比较小、不是特别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简化会计核算或者合并反映。

重要性的意义体现在成本和收益权衡上。举例而言,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为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如果月报、季报都按照年报的标准披露,虽然能使会计信息更加详细但成本显然大大超过了收益,某些信息的重复披露浪费了资源,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此,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公司季度财务报告附注只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业务为基础编制,披露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即可。

在实务中,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主要依赖于职业判断。一般而言,可以从两方面判断,即性质和金额。从性质角度而言,某项会计事项发生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遗漏该项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误导管理层,那么该事项就属于重要性事项。从金额角度而言,某项会计事项发生额达到一定的比例,则该事项就属于重要性事项。比例一般是指占所有发生金额的比例,例如对于每月销售额1000万元的企业而言,20万元的交易不算重要性事项;但是对于每月销售额只有100万元的企业而言,20万元的交易就算重要性非常高的交易事项。

七、谨慎性

新会计准则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又称稳健性原则,指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要持谨慎的态度。当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以选择的时候,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要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尽可能选择不会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尽量“悲观”地估计财务事项,不要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在会计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实施谨慎性原则有助于企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存在的经营风险能够合理地估计,更有助于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例如,对所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是谨慎性原则的最好利用,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所有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现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要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计至可收回金额,并将减计的金额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谨慎的“度”,警惕有些公司滥用谨慎性原则,秘密设置各种准备,这种行为是《企业会计准则》不允许的,要按照对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处理。

八、及时性

新会计准则第19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和延后。

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虽然客观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所在,但是如果一个企业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是几年以前的会计信息,那么再准确客观的信息也无用武之地,因为它们无法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判断的依据。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内外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的延迟会降低信息的使用价值和有用性。

及时性具备以下三个含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第一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及时收集各种原始凭证,整理记账;第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第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是资金运动引起的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种类不一,若想分类核算,提供分门别类的会计信息,就需要对货币资金运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会计要素,也称为财务报表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解决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如何提供会计信息的问题。只有对会计要素作出科学严格的定义,才能为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坚实基础。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 一)资产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可以表现为货币资金、厂房、机械设备、办公用品、原材料等等。这些物质条件是企业要进行货币循环的基础,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企业就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因此这些物质条件就称为资产。当然资产也并非全是物质形态的,某些专利权、商标权等也一样属于企业的资产。

1.资产的定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条对于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

根据上面的定义,可以发现企业资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在定义中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企业的资产。换言之,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未发生的交易事项,即便企业有购买的意愿或者计划,只要没有发生,就不能称之为资产。

(2)资产是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拥有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是该项资源被企业所控制。这是因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会计主体的货币资金运动,并不是计量所有资源,而是仅计量某一会计主体控制下的资源。因此,会计中所计量的资产就应该,或者说必须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主体,企业能够排他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一般而言,企业获得了资产的所有权,就获得了从资产中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但是在有些交易或事项中,虽然企业没有取得所有权,但是具有控制权,同样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例如融资租赁获取的资产,企业也能控制该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就同样可以作为资产确认。

(3)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定义中所指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直接或者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就是经济利益。某项资产单独或与企业的其他要素结合起来,能够在未来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现金净流入,就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例如,货币资金用来购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产成品可以销售出去收回货款,此部分货款就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货币资金、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都属于资产。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在符合资产的定义之后,要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才能在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下列示。

(1)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很可能是一个概率词汇,发生的概率大于50%才能称之为很可能。由于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并不是每项资产都一定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购产销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企业以赊销的方式出售货物,由于商品销售和款项结转存在一个时间差,如果最后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收回款项,那这笔货款就全额确认为应收账款,在资产项下列示,但是若购货方最后无法偿还全部货款,就表明企业在通常情况下很可能部分收回或者无法收回货款,与企业有关的经济利益无法流入企业,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此部分货款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作为资产的备抵账户,减少资产的价值。因此,在符合资产的三项特征后,还要注意资产的确认条件,只有当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入企业,才能确认为资产。

(2)相关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会计信息主要是靠货币计量,只有当会计要素能够以货币形式体现,才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一项资源的经济利益如果无法用货币可靠地计量,确认就失去了意义,也无法真实客观地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因此,能否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当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可靠计量,并且符合其他资产的确认条件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列示;否则,就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但是可以对此部分资源进行估计。例如,企业的品牌价值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提高,此部分资产就属于企业的商誉,但是无法可靠地计量其形成过程中的相关的支出,也无法与企业其他资产剥离辨认,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

(二)负债

负债是和资产对应的一个概念,其中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有时和资产相反。

1.负债的定义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3条的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基本条件。现时义务中的“现时”体现了负债的时间概念,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和资产一样,未来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形成的义务,不能确认为会计要素,不属于企业的负债。

此外,现时义务还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受到法律的约束、强制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此部分货款受到合同的约束,必须按期支付给供应商,要依法偿还。推定义务是根据习惯推定得到的义务,没有强制的法律条文,但是推定义务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的解脱责任的预期。通常推定义务来自于公开的承诺、多年来的经营习惯、公开宣布等行为。例如,星巴克在销售的过程中,宣称自己购买的原料——咖啡豆是环保产品,星巴克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甄选原材料的来源,为环保尽一分力,那么星巴克为此承担的义务就属于推定义务。

(2)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预期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项本质特征,只有在企业履行义务的时候,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如果不会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就不是负债。负债是一项通过牺牲资产,偿还义务,并且受到法律保护的责任。在履行责任、偿还义务的过程中,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用实物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用负债转增资本,或者用另一项债务来偿还负债。用负债转增资本的形式看似没有实体的经济利益流出,但是这部分新增的资产属于所有者(原来的债权人),其实就是用资产去偿还了原先的负债,因此也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出,是负债偿还的一种表现形式。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和资产一样,企业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未发生的交易事项并不形成企业的负债,因为这些事项不属于现时义务。

3.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企业的负债,除了满足上述定义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与资产相对应,只有在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大于50%,并且符合其他相关负债确认条件时才能将此项交易事项确认为负债。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才能将负债予以确认。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企业很有可能会有经济利益流出,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能将负债予以确认。例如,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形成的应付货款,如果原材料送达验收合格后,企业会按照合同的规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履行其所有承担的债务,支付这笔款项。也就是说,公司因为购买形成的应付款项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满足负债的确认条件。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满足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的确认条件后,还必须满足相关经济利益能可靠计量才可确认为负债,在资产负债表负债下列示。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确定,如果经济利益的流出发生在合同签订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则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一年后的一元钱的购买力小于目前的一元钱的购买力),把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乘上折现系数换算成现值。

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需要对履行相关义务所需要支付的价款进行估计,得出最佳的估计数,综合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因素等影响。

如果与负债有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可靠地计量,就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负债予以列示。因此,在考虑负债确认条件时要求与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例如,某公司被起诉,根据律师的专业意见,该公司很有可能败诉,并且律师对相关的赔偿金额估算了范围。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公司因为未决诉讼承担的现时义务能够可靠计量。但是如果专业律师或者公司不能对相关的赔偿金额作出可靠的估计,即便公司因为此项未决诉讼承担的现时义务满足所有与负债有关的其他条件,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而只能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予以披露。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6条的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从会计恒等式,我们可以得到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等于所有的资产扣除所有的负债后的余额,它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这部分资产反映了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如果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大于所有者当初投入的金额,则投资者此项投资有收益;如果小于当初投入的金额,此项投资亏损。由于所有者权益是扣除负债后的资产余额,体现了债权人对于资产的请求权在所有者之前,这也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保护。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根据基本会计恒等式,我们看到,虽然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都是权益,都体现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但是两者之间却有本质的不同,以下通过将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相比较,来阐述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会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有偿还责任。但是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投资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偿还给投资者。

(2)企业清算时,只有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返还给所有者。

在企业清算的时候,按照法律规定,债权人具有优先求偿权,所有者权益必须等企业偿还所有负债之后,才能够返还给投资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与债权享有利息不同,所有者可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和企业经营的管理。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确认条件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条件。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该项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的确认条件,就符合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4.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通常由股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实收资本是投资者按照企业的章程或者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等等。它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

资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例如,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并不属于企业日常活动形成,但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也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

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的区别是,投入资本是由所有者从外部投入公司的,它构成了公司股东权益的基本部分;留存收益不是由投资者从外部投入的,而是依靠公司经营所得的盈利而积累形成的。留存收益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出的积累资本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企业出于实际需要或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条,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的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的使用权。经济利益包括商品的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2.收入的特征

(1)收入形成于日常活动中。

收入形成于企业日常活动而不是偶发的活动,日常生产活动是指企业为了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一般而言,商业企业从事销售、工业企业从事制造和销售、金融类机构发放贷款等都是各自领域的日常活动。如果企业从事的某项活动并非经常发生的,但是与日常活动相关,那么此次活动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也属于收入。例如,某企业调整生产计划,销售剩余的原材料存货,虽然这项经济业务并非经常发生,但是原材料也是为企业进行日常的生产活动而储备的,与日常活动有关,因此属于收入。

又例如,出售固定资产,虽然固定资产出售也能获得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固定资产并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所以流入的经济利益也不能确认为收入。收入和利得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是否属于日常活动,属于日常活动的经济利益流入是收入,不属于日常活动的经济利益流入是利得,而与发生的频率没有直接关系。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经济利益应当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是收入的第二个特征。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利益流入都属于收入。例如,某企业向银行借入资金,虽然有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增加的并不是所有者权益,而是企业的负债,此项事项并不能确认为收入。又例如,企业作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营业税等,虽然代收时有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增加的是企业的负债,不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导致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才可以定义为收入。因为经济利益的流入也有可能是投资者增加投资导致,这部分经济利益流入不应该确认为收入,而是作为所有者权益。

(4)收入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收入应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有。企业销售货物以后,会增加银行存款或应收款项,这既是资产的增加又是收入的增加。或者企业以该批货物抵偿了欠其他企业的债务,则表现为企业负债减小而收入增加。

3.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条件有两点。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由于收入增加也对应企业的资产增加,因此收入的确认条件和企业资产确认条件一致,即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经济利益不可能流入企业,或者流入企业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就不能确认为收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经济利益会流入企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则要将此经济事项确认为收入。

例如,某企业在销售商品的交易中,经济利益主要就是销售商品的价款。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有把握地收回是收入确认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因为购货方破产而估计款项无法收回,即便其他条件都满足,如属于日常经营活动,增加了资产或减少了负债、增加了所有者权益等,都不能确认为收入。

(2)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计量。

经济利益可靠计量是收入列示在利润表中的前提。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时,价格已经确认,但是如果在销售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收入出现变动,就要等到这些不确定因素排除后,才能确认收入。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3条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

根据费用的相关定义,总结出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由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引起。

费用与收入相对应,必须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就是收入中涉及的日常活动。属于日常活动的支出为费用,不属于日常活动的支出就是损失,日常活动是界定费用和损失的重要标志,而与发生的频率无关。

广义的费用指日常活动发生的费用包括成本和费用两方面。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支出,即是狭义的费用。狭义的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但是,狭义的费用和成本是有区别的,费用是一个期间概念,一般没有实体产品承担。但是成本是产品一个周期所耗费的支出,没有期间概念,只有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周期概念,由相应的实体产品承担。

(2)一定是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虽然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通常是通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流出或者消耗体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利益流出都要确定为费用,有时候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和股利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这样的经济利益流出显然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

(3)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收入增加所有者权益相对应,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不符合费用确认的定义。

3.费用的确认条件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时才能够确认。

(2)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够确认。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7条的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利润的特征

利润作为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具有收入的部分特征也具有费用的部分特征,总结如下:

(1)利润是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具体是指取得的利润或者发生的亏损。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应取决于该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发生情况,如果收入大于费用,那么企业盈利;如果收入小于费用,则企业亏损。

(2)利润还包括了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事项。收入和费用都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流出。但是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经济利益流入(利得)和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经济利益流出(损失)都直接计入利润而不计入收入或者成本。

3.利润的确认条件

按照利润的定义可以将利润的确认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收入减去费用,其中可以细化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成本,再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净收益,形成营业利润,即企业一定期间的日常活动取得的利润。

第二阶段就是将第一阶段的营业利润加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利得),减去营业外支出(损失)后的余额,即利润总额,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营业利润)和非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

第三阶段就是将第二阶段的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得到的余额,即净利润,也是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和给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源泉。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会计要素的划分对于会计核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合理地划分会计要素,就无法科学系统地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没有这种分类就无法登记账簿,就起不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职能了。

将会计要素分类有助于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这些我们在第四章会详细介绍,会计要素的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共六个要素,这些要素下会设立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设立二级科目,层层展开才形成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

划分会计要素便于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分析财务报告。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而言,不对每个一级科目进行甄选核查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信息使用者只需要了解资产和负债的比重(资产负债比),或者所有者权益和资产的比重(产权比),利润占收入的比重(毛利率)等,划分会计要素有利于方便快捷地计算得到财务比率,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一、简答题

1.为什么在进行会计核算前,要事先制定会计假设?

2.会计假设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会计假设的意义何在?如何理解这些假设的关系?

3.如何理解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的关系?

4.会计原则分为哪几类?有哪些具体原则?

5.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分别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企业按照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定收入、费用,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认收入、费用。这种会计核算的基础是( )。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3.某企业对于存货进行跌价准备的提取,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4.在会计年度内,企业如果把资本性支出当作收益性支出处理,则会导致( )。

A.本年度虚增资产和收益

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本年度虚减资产和收益

5.在会计年度内,如果企业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则会导致( )。

A.本年度虚增资产和收益

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本年度虚减资产和收益

6.凡为形成经营能力、为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现在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客观性支出

7.会计基本职能是( )。

A.记录和核算

B.确认和计量

C.核算和监督

D.分析和考核

8.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

A.实物计量单位

B.货币计量单位

C.工时计量单位

D.劳动计量单位

9.除了国家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符合( )。

A.重要性原则

B.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三、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记账本位币

E.货币计量

2.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优点有( )。

A.交易确定的金额比较客观

B.存货成本接近时价

C.原始凭证可供查证

D.防止企业随意变动

E.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3.以下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A.研究费用

B.购置无形资产的支出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

D.改良固定资产的改良建设费用

E.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支出

4.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收入和费用应当归属本期的是( )。

A.明年的保险费,今年已付

B.本月收回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

C.尚未支付的本月借款利息

D.摊销以前期间已付的财务费用

E.明年的销售收入,今年预收

5.可比性强调的是( )。

A.会计时期上纵向一致

B.会计时期上横向一致

C.会计指标计算口径一致

D.收入和费用一致

E.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6.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属于持续经营( )。

A.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B.停业

C.破产清算

D.整顿

E.按照当前规模继续经营

7.在选择记账本位币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

A.企业一般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结算,该货币能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B.企业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劳务所需的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的结算

C.企业用该货币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

D.企业管理层的喜好

E.货币在世界货币市场的流通程度

8.会计信息采用及时性的含义是( )。

A.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B.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C.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D.及时反馈会计信息

E.及时记录会计信息

9.经济利益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

A.销售收入

B.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C.利息收入

D.使用费收入等

E.劳务收入

10.支出的确认条件表现在( )。

A.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B.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

C.由过去的交易事项产生

D.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E.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四、判断题

1.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

2.会计货币计量单位只有一种。( )

3.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中不夸大企业的资产。( )

4.实务中,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主要依赖于职业判断。( )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是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

6.重要性原则就是指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非常重要。( )

7.资产并非全是物质形态的,某些专利权、商标权等也一样属于企业的资产。( )

8.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留存收益两方面。( )

9.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本期收到的现金,不论是否因本期销售商品而获得都要确认为本期收入。( )

10.无论是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额还是流入额,企业都需要对履行相关权利和义务所需要支付的价款进行估计,得出最佳的估计数,综合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因素等影响。(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