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训课堂】

【实训课堂】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王制币说在先秦时代十分盛行,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大都继承了这一观点。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它是指任何货币,如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则称为实物货币。可兑换的银行券是其典型代表。由于这些金币是法定货币,金币减值并不影响它的流通。但是,由于金币的法定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学习要点】

·货币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形式与层次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自由可兑换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对于货币,人们似乎再熟悉不过了,在生活中几乎天天接触货币。但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呢?

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在。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在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后有了一些剩余,于是,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交换数量日益增多,范围也日益扩大。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因为被交换商品必须对双方都具有使用价值,且商品价值又必须等量。而物物交换不可能永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

对于货币的产生,人们的看法有所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货币起源说。

(一)中国古代与西方早期的货币起源说

中国古代货币起源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创造出来的。先王制币说在先秦时代十分盛行,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大都继承了这一观点。二是自然产生说,代表人物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平准书》中写到“维币之行,以通农商”,意思是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

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二是“便于交换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人们为了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共同选择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共同选择说”。三是“保存财富说”,该观点指出,货币是为了保存、计量和交换财富而产生的。

想一想:

中国古代与西方早期的货币起源说有什么不同?

(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

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内部存在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从而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必须有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而价值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的长期演变,最终演变产生了货币。

1.简单价值形式

最初,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刚刚有点剩余产品时,偶然会发生个别的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一种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就是简单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产生了货币的胚胎。

2.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换变得经常而丰富,参加交换的商品逐渐增多。一种商品不再是偶然的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和越来越多的商品相交换,由更多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称为扩大价值形式。此时,货币的胚胎虽开始发育、成长,但是还没有分离出一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

当商品交换在更广泛、更经常的条件下发展时,人们在商品世界的共同活动中,从众多商品里分离出一种市场上最常见、大家最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所有商品都由这一种商品表现价值的价值形式,即一般价值形式。这时,某一种商品被分离出来,成为一般等价物,作为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一般的材料,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的直接物物交换,变成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一般等价物已经具有货币的一般性质。但一般等价物在初期是非固定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由不同商品充当,妨碍了商品交换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进一步发展。

4.货币形式

经过长期的商品交换活动的演变,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身上,由贵金属来固定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就是货币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晶。由于金银的自然属性适合于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因此自然地被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就产生了。至此,商品内在矛盾对立完全转变为外部对立,价值在这里获得了独立的表现形式。

二、货币的发展

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的演变经过了: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

(一)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实物货币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它是指任何货币,如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则称为实物货币。实物货币可能由植物、动物、矿物等来充当。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商品如米、木材、贝壳、家畜等都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在我国古代,龟壳、海贝、蚌珠、齿角等均曾充当过交易媒介。但这些实物货币都有其缺点:(1)许多实物体积笨重,且不易分割,存在着量大值小的缺点,不便携带和运输;(2)非均质性,分割后会产生价值与体积不成比例,且有些实物货币质量不稳定,易腐烂磨损等。因此,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实物货币也就逐渐被金属货币所代替。一般来说,理想的充当货币的商品,应具备以下特征:(1)普遍可接受性;(2)价值稳定性;(3)值大量小;(4)耐久性;(5)均质性和可分性。随着交易的发展,人们逐步发现,金、银等贵金属,具备这些特征,从而贵金属就从商品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也就真正形成并固定下来了。

讨论一下:

货币的演变给经济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在商品流通中,金属货币最初采用条状或块状形式,每次交易都要重新鉴定其成色和重量,相当繁琐。为了适应交换的需要和维护交易程序,由政府出面按一定的成色和重量把金属块铸造成金币或银币,其结果就出现了铸币。在我国历史上西周的铜贝,春秋战国的布币、刀币、环钱,西汉的货泉,东汉的五铢,宋代的元宝,明代的永乐通宝等都是铸币。

(二)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价值。在经济史上,代用货币通常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其代表的则为金属货币。换言之,纸币虽然在市面上流通,但都有十足的金银做准备,而且也可以自由地向发行机关兑换金币、银币,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的职能。可兑换的银行券是其典型代表。银行券首先出现于欧洲,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保证随时按面额兑付金属货币。代用货币的优点在于:(1)印刷成本低;(2)易携带和运输,克服了运送过程中的风险;(3)避免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的削割。如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有些商人将十足重量或成色的金币进行削割,使得金币减值,然后再将其推出,在市面上流通。由于这些金币是法定货币,金币减值并不影响它的流通。但是,由于金币的法定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当然代用货币也有缺陷,如易于伪造和损坏等。代用货币的可兑换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完全可兑换、部分可兑换、不可兑换的阶段。特别是在金本位崩溃后,纸币和黄金脱钩,纸币的发行彻底从制度上、名义上摆脱了黄金的束缚。纸币成为法偿货币(即在债务支付中,人们必须接受它)。

(三)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式。历史地考察,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而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换言之,信用货币本身价值不仅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也和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信用货币由一国(或地区)的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数量受政府的控制。从理论上来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是人们对此货币具有信心。信用货币,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形态。

1.辅币

辅币多以贱金属铸造,铸币权由政府独占。辅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小额或零售交易的支付手段,在货币量中占很小部分。

2.钞票或纸币

其发行权为政府或金融当局专有,发行机关因各国各异,多数由中央银行和货币管理局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消费品的购买手段。

3.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货币存在的一种形态,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是银行的债务。在信用发达的国家,交易总量的绝大多数采用银行账户间的相互转账或支票支付。银行存款是一种重要的信用工具。

(四)电子货币

1.电子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交易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形式服从于货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所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迄今为止,货币形式在货币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

金属货币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金属货币的出现,使实物货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发生分离,使货币从特殊等价物过渡到一般等价物,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W—W)也随之被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方式(W—G—W)所替代,它有效地解决了物物交换时期需要双方必须“双重巧合”的难题。同时,贵金属自身的稀缺性、价值含量高等特性足以维护金属货币的信誉性而被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因此,金属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纸制货币的流行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使具有天然稀缺性的金属货币日益成为商品生产和交换不断扩大的桎梏。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使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发生分离,货币的价值尺度由名符其实演变为名不符实,由真实的、足值的价值量演变成为观念的、形式的价值标准。同时,由国家的权威性和银行的信誉性有效地加以解决了纸币的公众普遍接受性和信誉性的问题。纸币的广泛流通和使用有效地突破了金属货币的稀缺性对不断扩大的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制约,从而解决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金荒”、“银荒”等问题,大大地促进了商品生产与交换,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信息革命的产物。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

首先,由于网络经济、电子货币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流、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不再是商品交换的障碍。同时网络和电子货币还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

其次,由于电子货币的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过程中,不仅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程序,而且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限制,人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无论所购买商品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再次,电子货币在网络上的流通,极大地拓展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总之,网络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市场全球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人们通过网络和电子货币可以更快、更省地处理经济事务,所有的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节余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提高了资源化配置的范围和效率。因此,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货币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货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2.电子货币的基本特点

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简言之,就是指依赖先进的电子化系统进行无纸化支付。电子商务中心常用的电子货币形式主要有信用卡、电子支票和数字化电子现金等。电子货币同传统货币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电子货币是虚拟货币。首先,电子货币是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观念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有史以来,人们习惯使用的货币,无论是用何种材料作其载体,即无论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还是信用货币,均是可用手触摸得到,可用肉眼确认其形态的实体。但是,电子货币是在银行电子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形货币,它是用数字脉冲代替金属、纸张等媒体进行传输和显示资金的,通过芯片进行处理和存储,因而没有传统货币的物理形状、大小、重量和印记,持有者得不到持有的实际感觉。其次,电子货币是在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虚拟空间中流通。今后,我们的生活空间将从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转移。原子是构成实体物质的最小单位,这里所说的原子世界,是指人手能找到、人眼能看到的实体物质存在的空间。比特(bit,度量信息的单位)是构成电子信息的最小单位,所谓比特世界,是指由电子信息构成的空间。电脑控制的空间即虚拟空间。由于货币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电子货币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正可用“从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转移”来描述,即电子货币有可能使人们目前从事的实物经济活动向虚拟电子信息的经济活动转移。

(2)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线货币。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不同,实体货币,无论何人何时均可持有,可以保存在自己的钱包中,无须其他附属设备即可当面交换,进入流通。而电子货币的流通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电子货币通常在专用网络上传输,通过POS、ATM进行处理,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是在现有的银行、支票和纸币之外,通过网络在线大量流通的钱。电子货币保管需要有存储设备;交换需要有通信手段;保持其安全需要加密和解密用的计算机。如果以上基础设施不完备,电子货币将无法保管、无法流通,以至无法使用。

(3)电子货币是信息货币。电子货币说到底只不过是观念化的货币信息,它实际上是由一组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使用范围等内容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人们使用电子货币交易时,实际上交换的是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传输到开设这种业务的银行后,银行就可以为双方交易结算,从而使消费者和企业能够通过比现实银行系统更省钱、更方便和更快捷的方式相互收付资金。正因为电子货币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通过使用相应的技术,即可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例如,电子货币信息通过光纤电缆或电话线即可联网流通,无论多远的距离,即使跨越国境,只要是在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终端之间,均可直接传递,非常简单地完成支付。

(4)电子货币是结算货币和支付货币。电子货币是通过网络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来进行结算和支付的。随着Internet商业化的发展,网上金融服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网络金融服务包括了网上消费、家庭银行、个人理财、网上投资交易、网上保险等,这些金融服务的特点都是通过电子货币进行即时电子结算与支付。

(5)电子货币目前还只是准通货。电子货币能否称为通货,关键在于电子货币能否独立地执行通货职能。在货币理论上如何给电子货币定位,成为电子货币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之一。尽管目前全球范围对电子货币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但研究和讨论却异常热烈。其称谓除了电子货币之外,还有电子通货、数码货币、电子现金、数字现金等,并可分为不同的应用类型。但从其目前在全球的使用形式,以及以美国、欧洲为代表所开展的有关电子货币的各种实验项目来看,其中绝大多数反映了电子货币只是蕴涵着可能执行货币职能的准货币,目前还不能完全视之为通货。

尽管目前全球范围使用的仍处于实验阶段的电子货币就其职能而言与通货还有相当距离,但电子货币毕竟代表了人类货币未来发展的方向。正如美国学者瓦里·科茨和史蒂芬·博诺里斯对电子货币的前景进行了调查后所指出的:电子货币最终将取代现金和信用卡。当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均通过计算机联网构筑起了由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虚拟空间,电子货币的基础设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电子货币具有自身独立的价格标准并与既有通货之间,任何时候均能用1∶1的比率兑换,在这些前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电子货币将取得社会信誉和公众普遍接受性而成为独立的通货,真正执行价值尺度、支付和价值保存手段等职能。毋庸置疑,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导致一个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新经济,使人类加快进入虚拟的、数字化的新时代。电子货币对现有经济金融体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监管能力、对商业银行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风险,等等。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银行卡上,第一张银行卡是在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1996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电子化)推动组,专门负责制定这一领域的国家战略和计划、有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等。2002年初,各银行联网通用的“银联卡”出现,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银行卡发卡量已经达到9.6亿张,跨行交易笔数13.4亿笔,跨行交易金额达到7574亿元;全国联网POS接近70万台,联网ATM达到9万台。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性质

货币自从产生后,就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货币所具有的威力,激起了人们探讨货币性质的极大兴趣,在这一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马克思货币的起源说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讨论一下:

货币与通货、货币与财富的区别?

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同商品世界的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能在交换中为人们所接受,并能够在交换中,作为一般等价物演变为货币;其次,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它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对立,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等价物;再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实质是人类劳动的交换,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体现出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人与人之间劳动交换的相互关系。

(二)货币金属说

这是西方关于货币性质的一种古老的观点,提出这种学说的主要是威廉·斯塔福斯以及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者,并最终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形成并完善。该学说从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等职能的角度来认识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就是贵金属,货币的价值是由金属的价值决定的。古典学派也基本坚持这一观点。

(三)货币名目说

这是西方关于货币性质又一经典学说,盛行于17—18世纪,主要有巴本的货币国定论、贝克莱的货币计算比价论、斯图亚特的劳动价值论,等等。该学说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货币本质,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一种价值符号,否认了货币的商品性和货币的实质价值,货币只是名目上的存在,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国家创造的,由国家权威所规定。

在现代货币名目说的发展过程中,以费雪和马歇尔为代表的货币数量说,在坚持货币名目说的基础上对货币定义及职能实现了认识上的突破。而到了1936年底,随着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货币金属说风光不再,而当代货币名目说则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在名著《货币论》中提出“计算货币”这一概念,认为货币只是一种计算单位,是一种可以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的观念上的货币。从那以后,以“管理通货论”为代表的现代货币名目说基本上支配了西方货币本质理论的论坛。

结合马克思的观点,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它的使用价值是与其他的商品相交换,它的价值则是通过一切普通商品来综合表现,即所谓的“货币购买力”。货币是联系商品与生产者的纽带。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讨论一下:

人民币是否能成为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可以作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双皮鞋价格为200元,一件衬衣价格为100元,等等。不过,有一点这里应该说清楚,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货币的价值尺度必须借助于价格标准来衡量。所谓价格标准,是指每一货币单位含有的贵金属的重量。货币在利用价格标准来衡量商品时就形成了商品的价格。一个国家总是以法定的价格标准来实现价格尺度职能,把经济生活中千差万别的各种商品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额。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这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商品生产者先用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成其他商品,形成了商品—货币—商品(即W—G—W)的商品流通过程,由此产生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流通手段具有现实性特点,即不能以观念上的货币来流通,必须是以现时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进行商品的交换活动。同时,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是瞬间即逝的要素,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所以,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的,也可以使用货币符号。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以社会财富的直接化身被贮藏起来的职能。马克思称之为货币的“暂歇”,弗里德曼则称之为“购买力的暂栖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到任何商品,因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和直接化身,这引起人们贮藏它的欲望。而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以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这也是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当今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发挥除了作为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外,其作用进一步加深。一方面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贮藏职能成了商品生产本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它是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具有伸缩性的蓄水池。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货币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条件下,用于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作为独立的形式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的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与流通手段比较得来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时间上与商品运动是紧密相连的,是即期的现实的购买手段。而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则是一种远期的购买,只有在约定支付日期到来时,货币才真正进入流通。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使得商品流通过程发生了变化,商品的转让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空间上相分离,买卖双方由平等交易关系转化为债权债务关系,信用也就由此产生。

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条件下,由于赊销商品部分不需要支付货币,再加上债权债务关系相互抵消等因素,相对减少了货币数量,节约了流通费用。但与此同时,随着货币赊销的发展,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一个越来越立体交融的支付链条,一旦某个商品生产者不能按期还债,支付链条出现断裂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发生经济金融危机。因此,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顺利建立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职能。典型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必须是原始的金银条块,必须脱去一国价格标准、铸币名称、价值符号等“民族服装”。黄金也曾发挥过世界货币作用,但当前世界货币主要是指信用货币,以美元为代表。美元在国际上的大部分交易中被用作计价结算的手段,具有普遍接受性。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是:(1)作为国家间的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2)作为国家间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 (3)作为国家间财富一般转移手段,用于战争赔款、跨国投资、国际信贷、资金外逃等。

第三节 货币的形式与层次

一、货币的类型和发展

货币的类型是指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具体的不同形式。考察使用什么类型的货币,对于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供应的动向、货币购买力以及控制货币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的类型,随着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进而有所不同。在人类历史上,货币类型大体上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几种形式。

二、货币量的范围及层次

通过对价值形式和商品交换二重性及其矛盾的考察,分析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分析“货币是什么”的本质规定性;而货币量的范围及层次是分析“什么是货币”的量的规定性。因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流动性资产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性”,那么究竟何种资产被视为货币,这是货币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讨论一下: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时间越短,成本越低,货币流动性越强,则货币量层次越强。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逐渐取代利率而成为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对货币供应量内容的约定则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货币当局要明确到底货币量包括哪些层次,需要控制哪一层次货币以及这一层货币与其他层次货币的界限所在,如果没有明确层次划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

(一)货币的理论定义和实证定义

定义货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理论定义;另一种是实证定义。

1.货币的理论定义

货币的理论定义就是运用经济理论来确定货币指标应包括哪些资产。这种方法侧重于货币的特性。它寻求能使货币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单一特征,然后依据这个特征来定义货币。那么,什么是货币的显著特征呢?简单的答案是,货币具有交换中介的职能。这个职能对于货币是唯一的,其他事物都不能作为一般交换中介。相反,贮藏财富的职能并非货币所独有,许多其他事物都有这个职能,因此,货币的理论方法是把货币定义为普遍接受的交换中介,即M1。但是,货币理论定义也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明确。除了通货、支票账户和旅行支票发挥着交易媒介功能外,其他一些资产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类似的功能。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和管制的放松,从而使传统上排除在外的资产界限变得非常模糊。这就使许多经济学家建议,货币应根据比较实证的方法来定义。

2.货币的实证定义

实证定义强调的是货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因为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变动对于名义收入有主要影响;另一方面货币当局也可以控制货币。这两方面对于货币政策的发挥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货币的实证意义不是按货币的任何内在特征,而是把它定义为流动资产或流动资产的集合,这些流动资产具有下列特点:(1)对名义收入具有最大的可预测影响。如可以看一看哪一个货币计量指标能最好地预测通货膨胀或商业周期;(2)可以由货币当局加以控制。但不幸的是,判断哪个货币计量指标最好所依据的经验现实是混杂的。在某一时期内能很好地预测经济活动的计量指标,在另一时期则不尽如人意,预测通货膨胀的计量指标可能并不是预测商业周期的最好指标。由此可见,用上述两种方法来定义货币,都不能尽如人意。因此,货币当局在贯彻货币政策时,一要知道货币供应的构成;二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确定货币控制的重点,即M1和M2的选择。

(二)货币的狭义定义和广义定义

1.货币的狭义定义

传统上,经济学家更偏好货币的狭义定义(M1),因为他们认为货币的主要功能是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因而货币仅包括两个内容,即通货(C)和活期存款(Dd),用符号表示为

通货是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如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和辅币。活期存款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票账户存款。有些学者如克劳尔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信用工具,如银行透支额、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等,经常担任交易媒介,因此也应包括在M1的定义中。如以T来表示这些信用工具,则M1=C+Dd+T,这一观点遭到约翰逊和夏洛克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些信用工具所进行的交易中购买者欠下的债务,迟早要以现钞或活期存款偿还,没有另计的必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认为,20世纪80年代,货币的狭义定义只包括现金、不计息活期存款和旅行支票,但是随着创新和管制的放松已使得这一定义过时了。在20世纪70年代,利息由于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而提高,新英格兰的储蓄机构开发了一种名为可转让提款单账户(NOW账户)的新工具,这种账户是一种可以签发限额支票的计息存款账户。1981年,英国国会法律认定可在全国范围内发行NOW和ATS账户(ATS账户是一种储蓄账户,可以通过银行计算机将其转入支票账户来防止透支)。目前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支票存款中的每一项都大约占M1的1/3,旅行支票占总额不到1%。因而货币的狭义定义为

2.货币的广义定义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它的主要职能是价值贮藏,而不是交易媒介。如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能使购买行为从售买行为中分离出来的购买力的暂栖所”。从这个角度说,商业银行体系的其他存款,如储蓄存款(Ds)和定期存款(Dt)也是货币,则广义货币M2

对于此定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质疑。如托宾、格雷和肖认为,如果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属货币,那么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储蓄银行、投资银行、发展银行、土地银行、信用社、房屋贷款公司等),也可以吸收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就应包括在货币之内。因而,将货币定义为更广义的货币M3,把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Dn)包括在货币之内。则

以英国《拉德克里夫报告》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货币除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外,现代经济中还存在不少信用工具,它们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或货币性,如政府或大企业发行的短期债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养老基金及退休基金的股份等。这些短期流动性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贴现或变现的机会极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与狭义货币只是在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差别,所以也可将其视为货币。货币当局所应注意和控制的是整个经济的流动量而非狭义的货币量。以L表示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则最广义的货币定义为

对此,又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由此可见,货币的范围仍处在争论过程中,目前仍无定论。不过多数经济学家倾向接受M1为基本的货币定义。这是因为:

(1)货币的主要功能是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价值贮藏只是次要功能。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的贮藏功能被其他实物所代替,而交易媒介功能却不受影响;

(2)作为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M1的交易成本最低;

(3)不论货币层次如何扩大,M1始终是基本的组成部分。

(三)实践中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1.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依据

关于货币量层次划分,各国划分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主张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资产以流动性为基础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变现难易和快慢、变现成本、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如果出售价格与购买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则即使能够以很低的交易成本很快变现的资产也不会认为流动性很强。因此,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应是以上三个方面的统一体。按流动性划分,一是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的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二是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三是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2.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1)美国现行货币量层次。

①流通于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横跨州内机构以外的硬币和纸币。

②在银行的无息支票账户。

③如下形式的计息支票账户:可转让提款单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super-NOW);自动转账账户(ATS账户);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creditsharedrafts)。

①MMDA(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存款机构的计息账户,每月开出的支票数额有限制。

②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下。

③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上。

(2)日本现行货币层次。

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

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M3+CD”加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把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

3.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讨论,大家在划分原则、具体划分方法上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

想一想:

大家手里持有的现金属于哪一层次?

(1)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

大家认为,划分货币层次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要使我国货币层次划分具有实际意义,应按照以下原则:划分货币层次应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基本标准;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要求,应把列入中央银行账户的存款同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区别开来;货币层次要能反映出经济情况的变化,要考虑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的对应关系,并在操作和运用上有可行性;宜粗不宜细。

(2)划分方法。

我国中央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目前划定的货币层次为

我国目前只测算和公布M0、M1和M2的货币供应量,M3只测算不公布。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从货币发展的历史阶段看,金属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制度形成的基础,国家的建立使货币制度成为现实。货币制度由四个主要要素构成,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和信用本位四个阶段。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货币金属

货币金属就是规定用何种金属作为充当本位币材料,这是货币制度的基础和首要步骤。选择哪一种金属作为本位币材料,这完全由当时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规定了货币金属也就确定了货币本位。如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把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规定为本位币材料,于是确定了金银复本位制度。

(二)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就是指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以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名称“Pound Sterling”(英镑),1870年的英镑铸币重123.27447格令。我国货币名称为“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

(三)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法定通货。本位币实行“自由铸造”的原则,即国家允许公民自由地将金银送往国家造币厂铸造,允许公民自由将铸币熔化退出流通。本位币在流通中实现“无限法偿”的原则,即法律赋予它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必须保持一致。辅币是本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于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一般由贱金属铸造,往往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辅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只有国家有权铸造辅币,实行“有限法偿”原则。所谓“有限法偿”原则是指辅币在每一次支付使用中法律保护的最高金额,超过规定限额的辅币收款人可以拒绝接收。

(四)准备制度

准备制度又称金准备,是指国家所拥有的金块和金币总额,是国家的金银储备。这是一个国家货币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它的主要用途有:其一,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其二,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其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当前纸制货币流通条件下,不必进行金属兑换,因而后两种作用均已不存在了,金准备仅用于第一种用途。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纸币虽然不能再兑现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金。各国准备金制度不一致,但归根到底,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债、商业票据、外汇等,以便应付金融投机所引起的金融风险。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概括地讲,从16世纪至今,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各个历史阶段商品经济相适应,先后出现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三种金融货币制度,最后过渡到当今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一)金属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产生于商品生产还不很发达的时期。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到了19世纪末,各国先后放弃银本位制而采取金银同时流通的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度是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又称复本位制,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这种制度下,金币和银币都能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度按照金银两种贵金属的不同关系分为如下三种:

(1)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是国家不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金银按照各自的实际价值进行交换的本位制,例如,英国在1663年就铸造金币“基尼”与原来银币“先令”按市场比价同时流通。

(2)双本位制。双本位制则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金银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的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盛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如美国在1792年就规定金银法定比价为1∶15。在双本位制下会出现一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又称格雷欣法则),具体是说,当黄金与白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减少,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货币流通不稳定。

除以上两种本位制度外,金银复本位制度下还有一种跛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是由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时期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金铸币和银铸币都规定为本位币,并有固定兑换比率。但国家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这就决定了银币在现实流通中无法起到本币的作用而仅仅充当辅币角色。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材料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1)金币本位制。这是指以金币作为本位币流通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中最典型的形式。金币自由铸造,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是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后来,由于战争、经济危机等多方面因素,削弱了黄金流通的基础,金币本位逐渐转向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

(2)金块本位制。这是一种没有金币流通,但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制货币符号等可以按照规定限额与金块汇兑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国家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国内不流通金币。流通中的货币符号可以兑换黄金,但规定了限额,必须要具有一定数额才能与金块兑换。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富有的人拥有大量的货币符号,也才可以兑换黄金,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富人本位”。该制度的条件是国际收支平衡,一旦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大量黄金外流时,这种制度就难以为继,为此,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英法等国被迫停止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这是一种没有金币流通,也不允许银行券等货币符号汇兑金块,而是用银行券等货币符号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虽然也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铸造也不流通,也不能兑换金块,只能同另一个实行金币本位的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存放外汇黄金,无限制地供应外汇,以维持本国币值稳定。这就必然存在很大的依附性,是一种带有殖民性质的货币制度。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最终使金本位制崩溃,过渡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这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为管理纸币本位。这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在现实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这些货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金准备,所以它们本身并没有实际价值,而是作为一种价值的符号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发挥货币的基本职能。(2)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流通的。无论是现金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存款的存取、黄金和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买卖、银行贷款的发放等金融业务进入流通,这就完全有别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的情况了。(3)货币流通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货币投放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过少则会带来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因此货币的发行和回流,就必须由国家授权银行来进行,同时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调控宏观手段的职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代替黄金成为本位币,黄金完全退出货币流通,这种现象叫做黄金的非货币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如果发行不适度,往往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不稳等现象发生。因此,政府不再只是经济运行的守夜人、旁观者,而成为了利用纸币发行、流量来调节干预经济的参与者、操纵者。世界各国都对信用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都极为重视,并且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五节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1948年12月1日,由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组成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的人民币,标志着新中国货币制度建立的开端。人民币发行以后,一方面迅速收兑了法币、金圆券、银圆券;另一方面,在合理制定人民币与解放区地方性货币比价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对解放区地方性货币的收兑工作。为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和人民币的发行为统一货币、稳定币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讨论一下: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演变趋势?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制度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人民币是集中统一的信用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授权统一掌管人民币,负责集中统一制造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人民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调控国民经济。

二、人民币采取主辅币流通结构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元是本位币(即主币)。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人民币的票券、铸币种类由国务院决定以“¥”为符号。其中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无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任何单位、个人都不能拒绝。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供日常零星使用。在流通中,两者的比例应根据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以满足金额大小不同的购买支付需要。

三、人民币是相对稳定的货币

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人民币发行计划批准权属于国务院,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批准额度内,在经济发行原则的指导下,组织年度的货币发行和货币回笼。人民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购买力,是因为人民币的发行有三个层次的发行保证: (1)以商品物资为基础即根据商品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对货币的实际需要而发行,可以稳定币值;(2)信用保证,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等;(3)黄金、外汇储备。因此,人民币不仅有充分的物资保证,而且有不断增加的金融储备,这是币值稳定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当然人民币也受纸币流通规律所制约,在一定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危险,所以,人民币的稳定是相对的,这就要求将稳定币值突出地放在货币政策目标的首位。

四、人民币是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我国货币制度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货币制度。中央银行可根据国民经济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客观需要,通过调控货币发行、货币流通以及利率等手段对货币供应量进行伸缩调整,以达到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同时对汇率进行管理,设立外汇储备基金,实行以市场供应为导向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保证汇率的稳定,促使国际收支的平衡。

五、人民币逐步成为完全自由可兑换货币

可兑换性,是指一国货币可以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可能性。货币按能否兑换的程度可分为:

(1)不可兑换货币。在实行严格的汇兑限制下,不允许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对外支付和转移。

(2)经常项目可兑换。对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包括进出口贸易收支和运输、旅游等非贸易收支以及与国际组织往来、无偿援助、捐赠及无偿转让等不实行汇兑限制。简言之,就是对经常项目下的用汇,只要有真实的交易凭证,就可以到银行购汇支付。

(3)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的流入、流出取消汇兑限制。完全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均可兑换。

我国人民币的完全兑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汇率并轨、银行结售汇、取消外汇计划审批等。1996年11月28日我国政府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自12月1日起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但仍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实行一定的管制,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这是因为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目前还不完全具有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条件。在时机不成熟时,实行完全自由兑换,将加大外部冲击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可慢慢来,相反,不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民经济发展能够留给这项工作的时间都不多。因此,我们应当在继续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的同时,通过深化改革,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各方面条件,努力推进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从而将本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这有利于扩大改革开放,在国际范围内更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我国的货币制度较为特殊,可以说是一种“一国四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大陆以人民币为本位币,而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在1997年及1999年回归后仍然维持原有的货币金融体制,分别使用港币和中国澳门元作为法定货币,而中国台湾则使用的是台币。四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人民币与港元、澳门元、台币之间按市场供求为基础决定的汇率进行兑换,澳门元与港元直接挂钩。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香港所实行的货币制度,这是一种港元兑美元的比较特殊的制度,人们一般称之为“联系汇率制”,该制度始于1983年,要求香港所有发钞银行按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并通过严谨及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来实施。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对港币联系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将美元兑港元的汇率区间扩大至7.75—7.85港元,承诺在1美元兑7.85港元时买进港元,以防港币过度走软,并在1美元兑7.75港元时买进美元,以防止港元的过度走强。联系汇率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对于香港这样一个小型的经济开放地区的经济、贸易以及金融的稳定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

【本章小结】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类型是指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具体的不同形式。货币的类型,随着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进而有所不同。在人类历史上,货币类型大体上分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等几种形式。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由四个主要要素构成,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个阶段。

人民币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货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思考题】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货币发展有哪几种不同形式?

3.什么是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4.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实训课堂】

货币发行权与美国独立战争

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分析的历史课本,比较多地采取了全面地和抽象地论述大的原则和意义的方式。在这里我们将从另一个视角,去阐述这场革命的金融背景及其所起到的核心作用。

最早到美洲大陆谋生的人大多是非常穷困的贫民,他们除了随身的简单行李,几乎没有什么财产和金钱。当时的北美还没有发现大型的金矿和银矿,所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极为短缺。加之与母国英国的严重贸易逆差使得大量金银货币流向英国,更加剧了流通货币的稀缺。

北美的新移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和服务,由于流通货币短缺而无法进行充分和有效的交换,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应对这个难题,人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替代货币进行商品交易。诸如动物的皮毛、贝壳、烟草、大米、小麦、玉米等接受程度较高的物品被各地当钱使用。仅在北卡罗来纳州,1715年时就有多达17种不同的物品被当做法定货币,政府和民间可用这些物品进行税务缴纳、公私债务偿还和商品服务买卖。当时所有这一切替代货币都以英镑、先令作为会计结算标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物品由于成色、规格、接受度和可保存性都相差很大,难以进行标准计量,所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没有货币的燃眉之急,但仍然构成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长期的金属货币奇缺和替代实物货币应用的不便,促使当地政府跳出传统思维,开始了一种崭新的尝试,那就是由政府印刷和发行纸币来作为统一和标准的法币。这种纸币和欧洲流行的银行券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没有任何金银实物做抵押,是一种完全的政府信用货币。社会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向政府缴税,而只要政府接受这种纸币作为缴税的凭证,它便具备了在市场上流通的基本要素。

新的货币果然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贸易日趋繁荣。

与此同时,英国的亚当·斯密也注意到了北美殖民地政府这一新的货币尝试,他相当清楚这种纸币所带来的对商业的巨大刺激作用,特别是对于缺少金属货币的北美地区,“基于信用的买和卖,使得商家可以每月或每年定期结算相互之间的信用余额,这将减少(交易的)不便。一个管理良好的纸币系统,不仅不会产生任何不便,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更多的优势”。

但是,一种没有抵押的货币是银行家的天敌,因为没有政府债务做抵押,政府就不需要向银行借当时最为稀缺的金属货币,银行家手上最大的砝码一下子就失去了威力。

当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63年访问英国时,英格兰银行的主管问他新大陆的殖民地如此兴旺发达的原因,富兰克林回答:“这很简单。在殖民地,我们发行自己的货币,名叫‘殖民券’。我们按照商业和工业的需要来发行等比例的货币,这样,产品就很容易地从生产者那里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用这种方式创造我们自己的纸货币,并保证它的购买力,我们(的政府)不需要向任何人支付利息。”

这种新的纸货币必然会导致美洲殖民地脱离英格兰银行的控制。

案例讨论:

1.什么是货币?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2.为什么货币会大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商品贸易日趋繁荣?

3.为什么说美国新的纸货币必然会导致美洲殖民地脱离英格兰银行的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