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1.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它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它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成本与费用的主要区别:企业生产费用通常与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生产费用是形成产品成本的基础,产品成本则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4.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主要运用于生产企业的一种专业会计。成本会计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成本会计是指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的成本会计;广义的成本会计则指进行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的成本会计,即成本管理。
二、成本的作用
1.成本是弥补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3.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4.成本是综合考核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成本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管理水平要求的提高而逐步形成与不断完善起来的。成本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最后与复式记账法相结合,形成了成本会计。总的来说,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早期成本会计(20世纪20年代以前):英国产业革命后,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成本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会计界将成本记录与计算和不同的会计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成本会计体系。这时的成本会计成为记录型成本会计,传统的成本会计形成了。
2.近代成本会计(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企业有了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阶段,人们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引入标准成本制度,进行差异分析并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这一阶段也是管理会计初步形成的阶段。
3.现代成本会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近年来,新的管理技术不断涌现,相继出现了如全面质量管理(TQM)、敏捷制造(AM)、适时制生产系统(JIT)、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方法。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成本会计理论和计量模式暴露了各方面的问题。因此,成本会计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协助管理者在新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成本计量方法。
一、成本会计对象的概念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不同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基本相同,所以,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因此,成本会计实际上是成本、费用会计。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可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具体内容如下(图1-1):
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等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部分地形成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部分地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的概念和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也相应地发展、变化。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期间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图1-1
一、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
二、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
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
除此以外,成本会计具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职能。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它是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形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成本信息的功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将无法进行。
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同时还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有:
1.进行预测和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正确、及时地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3.进行成本分析,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
4.反映产品的增减变动情况,使产品成本和损益计算更准确。
5.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促进企业努力节约消耗,降低成本。
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业务特点、生产规模大小、企业机构设置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一、成本会计的机构设置
成本会计机构是指在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会计机构的分工包括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和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亦可以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二、成本会计的人员配备
在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中,配备足够数量、能够胜任工作的成本会计人员,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关键。成本会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
三、成本会计的制度规定
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每一个企业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制定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和办法。为了统一企业会计核算口径,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我国制定了“一法、二则、三制度”。“一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二则”即《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三制度”即《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从而形成了全国性会计法规制度的三个层次。成本会计作为一种以企业成本费用为对象的企业会计,必须在“一法、二则、三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工作。
【实训内容】
了解我国有关成本核算的制度规范。
【实训目的】
通过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检索有关网站,收集并了解我国各行业的成本核算制度规范,分析各行业成本核算制度的差异,了解成本核算规范的重要性。
【实训要求】
要求学生自主上网搜索成本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并整理出有关成本核算条目,提交整理小结。
【实训项目】
上网查找以下与成本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企业会计准则》
3.《企业会计制度》
4.《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5.《小企业会计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