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经营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经营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债务,是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一种经济业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负债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存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和经常性资金来源,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这类传统存款业务,以及像可转让支付命令、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等创新金融工具都需要由商业银行纳入负债业务精心管理。

第四章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

【学习目的】掌握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内容和分类,掌握商业银行的传统存款业务和非存款性业务要点,了解商业银行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负债的意义,了解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金融创新工具,掌握商业银行存款派生创造的原理及意义。

本章案例

招商银行可转债券风波

在2003年10月15日招商银行(600036)的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以截至2005年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将降到8%以下为由提出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可转债券的提案,并在非流通股股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通过。

此事件发生后引起金融市场的轩然大波,包括鹏达、易方达、长盛等50多家基金公司以小股东利益被非流通大股东侵害为由联名反对,控告招商银行此举是资本市场上的恶意圈钱。招商银行股票价格也因此一跌再跌。事后一个月国际公司权威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Poor’s)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评级,招商银行被评为BBpi级,即投机级。招商银行的信用大打折扣。[1]

尽管资本市场和中小投资者对招商银行此举并不满意,但是小股东的声音是微弱的,招商银行仍以大股东全票通过为由向证监会提出拟发100亿元可转换债券的方案。方案上报到证监会,被证监会发行审批机构暂时压了下来,监管机构给招商银行的批复是融资方案必须改变。

2004年年初,招商银行董事会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模进行了修改,并于2004年2月16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004年5月21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通过部分条款的修改,将100亿元可转换债券修改为发行65亿元可转换债券和35亿元次级债券,融资总规模100亿元。新的可转换债券的期限为5年,发行价格为100元/张;初始转股价格为9.34元/股;利息为1.0%、1.375%、1.75%、2.125%、2.5%,并对到期未转股的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给予6%的利息补偿。

2004年11月10日,随着招商银行新的65亿元可转换债券网下申购的结束,历时一年多的招商银行可转换债券风波也暂时告一段落。

资料来源:金伟.再谈招商银行可转换债券风波,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5203.html.

案例思考题:

结合本案例,分析商业银行选择不同筹资方式的利弊和制约因素。

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资金供需方的媒介,但是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是远不能满足其资产活动需要的,这个资金缺口的弥补依赖于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债务,是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一种经济业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简单地说,负债业务就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

银行的负债由存款性负债和非存款性负债组成,其中前者占了很大的比重。个人、企业、其他金融机构及政府是商业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在金融业发展的早期,仅存款性负债已能满足银行资产活动的需求,但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唯有从外部借入资金的非存款性负债,方能以较低成本为银行的扩张提供支持。

负债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首先表现为“借者的集中”,即通过负债业务广泛地筹集资金,然后实现“贷者的集中”,通过资产业务有效地运用出去,因此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经营

存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和经常性资金来源,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这类传统存款业务,以及像可转让支付命令、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等创新金融工具都需要由商业银行纳入负债业务精心管理。

一、存款负债的意义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第十一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从这段法律文句中,可知银行的根基在于存款负债。

存款作为商业银行的象征,还充分体现在存款是居民储蓄收入的基本工具,是居民稳步提高生活质量、防范各种外部冲击的基本手段。存款是社会储蓄的基本形式,而储蓄是投资的基础,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存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存款是支付体系的基础,而支付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二、传统存款业务

(一)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客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持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存款者可以用各种方式提取存款,如开出支票、本票、汇票,电话转账,使用自动出纳机或其他电传手段等。由于各种经济交易包括信用卡商业零售等都是通过活期存款账户进行的,所以在国外又把活期存款账户称之为交易账户。

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交易账户是客户出于交易目的而开立的账户。交易账户允许存款人随时提取现金,或者通过支票、可转让支付命令或通过电话指令等方式进行转账,用于各种交易,故称交易账户。交易账户包括传统的活期存款账户和各种新型付息支票账户。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单位活期存款类似于美国的交易存款,是一种存款人可以随时支用的存款。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将单位活期存款账户划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四种。同时规定,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预算单位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实行核准制度,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由开户银行核发开户登记证。

活期存款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当存户用支票提款时,它只是作为普通的信用凭证;当存户用支票向第三者履行支付义务时,它就成为了信用流通工具。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由于活期存款存取频繁,流动性风险较大,而且还需提供多种服务,如存取、转账、提现、支票和各类信用证服务等,因此活期存款的营业成本较高。

(二)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客户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并支付利息的存款。存款期限在美国最短为7天,在中国通常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不等,期限长的则可达5年或10年。客户存入款项时,银行一般签发载明存款金额、利率和期限的定期存单,作为客户存款所有权及获取利息的证书,到期时凭此支取存款本息。定期存款的期限比较长而且比较固定,这就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的长期放款和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定期存款对客户来说,是一种收入稳定而风险又很小的投资方式,并且可以存单作为动产质押取得银行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定期存款在灵活性、方便性、利息成本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方面都不如活期存款,但它对银行经营管理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定期存款主要包括定期存单和可转让定期存单两种。定期存单是定期存款的传统形式,存单面额不固定,存期也由储户自由选择,利率根据存入日的挂牌公告确定,在整个存期内一般保持不变。定期存单采用记名存款方式,不能转让,只能在签发银行兑现,但是可以将它作为质押品从银行取得贷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指银行发行的具有可转让性质的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载有发行的金额及利率,还有偿还日期和方法。

定期存款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是因为定期存款的期限长,按照规定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是以存入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息,使银行既可因放款期限长而得到较高的利率收益,又能有效规避市场利率变动的价格风险。定期存款的资金利率高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因为没有期限约束,客户不需提前通知就能随时支取,商业银行为避免发生支付危机和减少经营风险,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定期存款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其稳定性明显强于活期存款,因此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明显较低,可把所吸收的存款绝大部分都贷放出去,从而为银行带来可观的收益。

(三)储蓄存款

在美国储蓄存款账户是存款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不能签发支票,支取凭证是存折,存折不能流通、转让,存款人也不能透支。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储蓄的原意指的是储藏,而储蓄存款则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下,储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概念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居民个人储蓄三部分。广义的储蓄=货币收入-消费,即政府、企业、居民个人收入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狭义的储蓄则指储蓄存款。

在中国,储蓄存款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所有存款都不能称之为储蓄存款,公款私存则被视为违法现象。

三、存款创新业务

(一)NOW账户和超级NOW账户

NOW账户是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英文缩写。NOW账户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互助储蓄银行于1972年首创,经国会允许后,迅即波及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所有互助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1980年,《放宽对存款机构管理和货币管理法》颁布后,全美的商业银行均可设立NOW账户。通过这一账户,商业银行既可提供支付上的便利,又能支付利息;存款客户既得到了支付上的便利,也满足了收益上的要求。因此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的建立,有利于吸引客户、扩大银行存款规模。而且由于储蓄放款协会与互助储蓄银行都可以经营这种账户,进而打破了商业银行经营活期存款的垄断地位。

(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混合产品。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鉴于市场利率高对存款机构的不利影响,1978年中期批准开办6个月期的货币市场存单业务。货币市场存单期限为26个星期,是最低面额为1万美元的不可转让的定期存款。准许对这一存单支付的最高利率相当于该存单发出日或发出日前的6个月国库券的平均贴现率。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适用的利率比较灵活。对日常平均余额在2500美元以上的账户,银行可自选决定,不存在利率上限的限制,而且银行可以每周调整。这使得银行可以根据公开市场短期利率和银行竞争情况,如货币市场基金提供的收益水平依自身经营的需要灵活调整利率。存款余额不足2500美元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则适用NOW账户的利率上限。银行在利率支付上,还可选择统一利率或分级利率。在统一利率上,银行对账户支付的利率不因存款账户金额大小而变动;在分级利率下,利率因存款账户金额大小而变动。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采用统一利率制度。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定期存款中有一类是可转让定期存单,它在纽约货币市场上通常以面值为100万美元为定期存单的单位,因此针对这种存单我们又称它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一种流通性较高且具借款色彩的新型定期存款形式。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商业银行逃避最高利率管制《Q条例》和存款准备金规定《D条例》的手段,亦是银行对相对市场份额下降所做出的竞争性反应。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由美国花旗银行于1961年首创,随着这种存单二级市场的开辟和发展,存单本身也迅速扩张。1961年全美商业银行通过这类存单所吸收的存款尚不足30亿美元,到1983年已高达1350亿美元。

美国国内的可转让存单由美国的银行机构发行;美国境外银行发行的美元存单叫做欧洲美元定期存单;外国银行在美国分行发行的称为扬基存单定期存单;储蓄定期存单主要由储蓄贷款社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和认购方式有两种:批发式是由发行机构拟定发行总额、利率、面额等,预先公布,供投资者认购;零售式则是按投资者的需要,随时发行、随时认购,利率也可商议。可转让存单面额较大,10万~100万美元不等,利率一般高于同期储蓄存款,且随时在二级市场出售转让,因此对存户颇具吸引力。银行发行这种存单,除可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外,还可以取得降低存款准备金带来的好处。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推出后,经历了多次创新,其中卓著的创新有两次:一是1975年发售浮动利率定期存单。这种产品每隔1~6个月调整一次利率,采用息票到期转期的方式。银行以该存单筹资,可以调整利率期限结构,并从中得到好处,降低筹资成本;而投资者持有这类存单,可以享受利率趋升的利益。目前,这类存单已占到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摩根保证信托公司于1977年首创的固定利率到期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又称滚动存单。存户购买此种存单先要确定到期日,到期日多为2~5年。这种存单由一组半年定期存单组成。如存户与银行订立5年存单协议,协议开始后,存户就必须按商定利率连续10次对半年存期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到期日办理转期手续。存户若急需现金,可出售该组中的子存单,但在到期日前必须再存入等额资金。滚动存单结合了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高收益性与高流动性,令存户一举两得。但是存户目前还不能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这种存单的全套子存单,而且由于发行银行承担了存户可能不履行展期半年期的子存单协议所引致的信用风险,滚动存单的业务费用高于传统存单。滚动存单的利率稍高于同类国库券的利率,但低于2~5年传统定期存单的利率。

(四)定活两便存款账户

定活两便存款账户是一种预先规定基本期限但又含有活期存款某些性质的定期存款用户。定活两便体现在该存单可在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间自由转换,存户没有义务按期提款,但在基本期限之前提取的依活期存款计息,超过基本期限提款的则按基本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定活两便存款账户不能完全代替活期支票账户,因为它只可作提款凭证,而不像支票那样具有转账和流通功能。

(五)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美国商业银行在1978年推出的存款创新工具主要是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它由电话转账服务发展而来。在电话转账时,存户可通过电话,将其存在有息储蓄户上的存款随时转到无息的活期存款账户——支票账户。存户一般都先把款项存入储蓄账户,由此可以取得利息收入,而当需要签收支票时,就用电话通知开户行,将所需款项转到活期账户。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则是指存户可以同时在开户银行开立两个账户:储蓄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要始终保持1美元,但存户可以开出超过1美元的支票。银行收到存户开出的支票需要付款时,可随时将支付款项从储蓄账户转到活期存款账户,及时支付支票上的款项。开立自动转账服务的要求交纳存款准备金。

“协定账户”是自动转账账户的进一步创新,该账户是银行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协议,存户授权银行将款项存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或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中的任何一个账户上。对活期存款账户或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一般都规定一个最低金额,超过最低余额的款项由银行自动转入同一存户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上,以便取得较高的利息。如果不足于最低余额,也可由银行自动将货币市场基金账户的款项转入活期存款账户或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以补足最低余额。

四、银行存款的经营

(一)存款成本的控制

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的构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利息成本。指银行按约定的存款利率与存款金额的乘积,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存款者的报酬。存款利率有固定利率和可变利率之分。目前中国的存款一般都按固定利率计息。可变利率则是按一定期限而浮动的利率,通常以市场不断变化的某种利率为基准,如美国国库券利率。

(2)营业成本。也称其他成本或服务成本,包括柜台和外勤人员的工资、广告宣传费、折旧摊提费、办公费以及为存户提供其他服务的费用等。营业成本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等。目前在中国,由于利息成本基本由国家统一规定,营业成本就成为银行成本控制的重点。

(3)资金成本。指为服务客户存款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之和。

(4)可用资金成本。可用资金成本也成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它是确定银行盈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因而也是银行经营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因为银行所吸收的存款资金不能全部用做盈利性资产,必须在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超额准备金后,才能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

对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的控制,主要集中于调整存款结构和成本的选择问题、存款总量和成本控制的问题、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分析问题。

在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对存款结构的成本选择,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①尽量扩大低息存款的吸收、降低利息成本的相对数;②正确处理不同存款的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的关系,力求不断降低营业成本的支出;③活期存款的发展战略必须以不减弱银行的信贷能力为条件;④定期存款的发展不以提高自身的比重为目标,而应与银行存款的派生能力相适应。

针对存款总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在银行的经营实践中,要求银行努力实现逆向组合模式和总量单项变化模式的原则。所谓逆向组合模式,即指存款总量增长,成本反而下降;所谓总量单向变化模式,即指存款总量增加,成本不变。这些都要求银行经营在不增加货币投入的情况下,尽量组合更多的存款,也就是说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例如,不能用领先提高存款利率、增设营业网点,增加内勤、外勤人员等办法去扩大存款市场;而应在改变存款结构、创新存款品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工夫。

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是指银行对已吸收存款的全部利息成本加上营业成本除以全部可用资金。它实际上也就是银行资金的转移价格,并由此决定盈利性资产的最低收益率,而利润则成为资金转移价格的溢价。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对评价银行迄今为止的经营状况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其主要缺陷是不考虑未来利息成本的变动。因为银行经营主要是面向未来而不是回顾过去。未来利率上升时,历史平均成本就低于新吸收的存款的实际成本,这样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收益率必然会相应下降,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利润目标。当未来利率下降时,情况则相反,历史平均成本将高于新吸收存款的实际利息成本,这样使盈利性资产的价格可能因高估而不利于竞争。

对银行经营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将产生和将要产生的资金运用,因此确定边际存款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只要已知存款边际成本,银行就可相应确定资金收益率的目标,通过资产收益率略高于边际成本率之差额,以弥补信用风险损失、保持适当的盈利。而且除存款外,可用资金的边际成本,也可反映其他各种资金来源的相对成本,以确定新增资金来源的最低费用目标。但银行实践中,边际成本难以精准计算。因此,银行需要对利率预测的结果进行经常性调整,以尽量使存款边际成本的预测趋于精准。

(二)银行存款的营销市场开拓

银行要开拓存款市场,首先要了解影响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的各个因素;然后针对那些可控因素作相应的提高或改善。影响存款水平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因素,另一类是微观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和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与修订。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存款是正相关的。经济越发达,货币信用关系也就越成熟,经济处于周期性的波峰阶段,全社会资金就充裕,存款水平也跟着趋升。金融当局推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再贴现率来减少货币供应量时,银行存款水平自然回落;反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提高存款水平。金融法制法规建设对存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监管方面。监管越严,银行存款水平越难提高;反之,监管松弛,银行存款水平提高就较容易,这是因为此时银行开发新的存款产品、灵活调整利率等受金融当局的约束较少。美国银行监管较为严格,单一银行制度、利率管制等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银行存款水平的增长。

影响存款水平的微观因素主要是银行内的因素,如存款利率(即存款价格)、金融服务的项目和质量、服务收费、银行网点设置和营业设施、银行资信、银行形象和雇员形象等。这些微观因素基本上属可控因素或带可控性质的因素,如银行资信。微观因素能大大改变银行同业竞争格局和存款市场份额的分配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银行与其他机构的竞争格局,吸引资金流入银行系统。

1.存款利率

由于存款水平是利率的函数,而直接利率又有多种不利,西方商业银行多采用三种隐蔽方式间接地利用利率因素。其一是在服务收费上做文章。在NOW账户合法化前,银行对活期存款账户收取少量手续费或免收手续费,这笔收费并不能抵补银行办理这种账户的全部费用,两者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活期存款账户存户的暗收益,相当于银行向存户支付的利息。服务收费越少,暗收益越高。银行为争取存款,常对余额较多的账户免收或仅象征性地收取少量手续费。其二是调整存款结构。由于法律禁止对活期存款付息,美国的商业银行为多吸收存款,就通过账户创新,发明新的存款工具来减少活期存款比重,同时增加付息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比重,例如NOW账户系列、协定账户等的出笼。其三是推出高息存款工具。这类存款既有略高于国库券的收益,又有较好的流动性,故能吸引外国资金进入商业银行的存款池,这类存款的代表是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2.金融服务的项目和质量

配套服务的健全和多样化能大大提高银行竞争存款,特别是活期支票存款的能力。一些商业银行为争夺存款,已提出和实践了“全面服务”这一概念。银行提供高质量的全面服务对在几家银行和存款机构间徘徊的企业客户尤具吸引力,是银行极具分量的砝码。全面服务包括向存户提供代收代付、自动转账、投资咨询、代理、信托、外汇交易、档案保管、个人财务计划项目的规划设计、旅行支票、公证人服务、工资发放、机票代购、每月电脑报表显示、保险箱、夜间寄存单、银行邮寄等诸多服务项目。

3.银行网点设置和营业设施

无论是企业存户还是居民存户,总是就近选择银行作为其开户银行。这就要求银行广设营业网点,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中心、郊区的居民小区设置分支机构。为了方便存户,银行还应在市区建立起自动柜员机网络。存取便利能有效地建立存户的忠诚感,吸引老存户及周围的企业和居民加入,从而提高银行的存款水平。营业设施主要是银行营业大楼的外观和宽敞的停车场。一座具有舒适、高效、愉悦气氛的银行大楼能有效吸引企业等存户的加入,这是银行提高存款水平的关键。

4.银行资信和贷款便利

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信誉评级是测度银行实力的两个可信度最高的指标。在利率和其他条件相同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存户总愿选择大银行。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只对1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提供充足保险,而不对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账户和大额可转让存单提供充足的保险。为了确保存款的安全,存款账户平均余额较大的企业存户特别偏好于选择资信颇佳的大银行作为开户行,或购买持有它们发行的大额存单,原因是这些大银行破产倒闭的风险较小。银行欲提高其存款水平,在短时期内迅速抬高资信评级是不可能的,但在较长的时期里,银行也可通过向企业存户提供贷款便利来吸引存款。

5.银行形象和雇员形象

处于某个社区的银行若要在社区中扩展其存款业务,首先要在社区中树立良好的银行形象,其关键是使银行与社区结为一体。为此,银行要显示出社区精神,如使贷款政策适应当地的需要,在银行董事会中安插在社区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等。在社区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形成银行与其他竞争银行的差别,有助于银行开拓存款资源,保持负债潜力。银行在提高存款计划的规划中不能忽略雇员形象,高效、礼貌、热忱的雇员体现着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经营素质。市场营销方面的支持对存款市场的开拓也是必不可少的。市场营销要求银行在开拓市场时应用差异化战略,通过广告宣传等促销手段开展存款销售活动。

(三)商业银行存款派生创造

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准备率-1)

另外,派生存款又可以看做是以现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影响存款派生创造的两大因素是:

第一,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第二,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组织转账结算的过程中进行的。而且,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条件1:在发达的银行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广泛采取非现金的转账结算方式。

条件2:银行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

条件3:客户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过程如下: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存款,A客户用存款进行转账支付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几倍的存款货币。存款派生过程如表4-1所示。

表4-1 存款派生过程示意

尽管商业银行可以创造货币——派生存款,但其能力受制于中央银行,原因是:准备金率中的很大一部分属于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就可以对商业银行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施加重要影响。当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来改变超额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存款派生创造中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1.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的关系

基础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总和。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所以基础货币大于原始存款。

2.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

将存款划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是从理论上说明两种存款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事实上,在银行的存款总额中无法区分谁是原始存款谁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并不是虚假存款,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也不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而是创造价值符号的过程。

3.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因为中央银行掌握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基础货币的创造与提供;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从而能提供的货币数量,均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之上。

(四)存款规模的控制

存款的多与少,是一家银行规模和实力的标志,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资金紧缺状态,银行存款越多越好似乎已成为一般共识。但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存款越多越好”的观念是值得推敲的。

从宏观上看,一国存款的供给总量主要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存款总量的增减也取决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变化。例如,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动,主要取决于居民货币收入的变化和消费支出结构,取决于商品供给状况和物价水平;同时也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状况和金融资产种类的多寡,受制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而且还要受制于文化水平和历史传统的影响等。而一国企业存款的增减变动,则主要取决于社会再生产的规模、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金融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的发展程度及银行结算的质量和速度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无论是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在总量上都客观地存在一个正常状态下的适度问题。如因企业资金占用过多、原材料不能及时购进而导致企业存款的异常增长,则潜伏着再生产难以为继的危机;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消费品供应不足,或因金融资产种类少,个人投资渠道缺乏而导致的储蓄存款急剧增长,就有可能使存款成为“笼中虎”,埋下冲击市场、冲击物价的隐患。

因此,银行对存款规模的控制,要以存款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实际运用于贷款和投资为评判标准。若存款的期限结构既能满足银行资产业务的需要,又能适当降低成本;存款的品种结构既能满足资产结构的要求,又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其规模就是合理的规模。如果一家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过高,在正常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要背上存贷差的净利息包袱,这实际上就是存款过多的表现。国际上一些银行通过存款成本变化来控制存款量,努力寻找边际成本曲线和实际收益曲线的相交点,是较科学的存款规模控制模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非存款负债业务经营

一、非存款性负债概述

非存款负债指的是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虽然存款负债始终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是银行全部经营中起支配作用的基础部分,但存款是银行的被动负债,存款市场属于银行经营的买方市场。而借入负债则是银行的主动负债,属于银行经营的卖方市场。银行是否借入资金主要取决于银行经营的需要和银行经营者的主观决策,对银行经营者来说,借入负债比存款负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许多商业银行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负债方面。由于借入资金既能增加盈利性资产,又能满足流动性的需要,因此,借入负债在负债总额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各国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借入负债在期限上有短期借款和中长期借款之分,在国际上,短期借款主要是指期限在1年以内的借入负债,期限在1~5年的为中期借款,5年以上的则为长期借款。

(一)短期负债

1.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资金周转,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相互融通资金的重要方式。同业拆借产生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由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及余额每日都发生变化,有时法定储蓄多余,形成超额储备,为减少不必要的储蓄利息损失,商业银行力求将超额储蓄拆放出去;相反,如果有时法定准备不足,就需要通过拆进资金来及时补足。这样,就形成了同业拆借的客观条件。在实际中,同业拆借是与银行间资金清算紧密结合的。商业银行之间每天进行资金结算轧差时,有些银行会出现头寸不足,而另一些银行会出现头寸多余。为了实现资金平衡,支持资金的正常周转,头寸不足的银行就需要从头寸盈余的银行拆入资金;而头寸盈余的银行也愿意将暂时多余的资金拆借出去,以获得利息收入。由于同业拆借一般是通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的,实质上是超额准备金的调剂,因此又称中央银行基金,在美国则称之为联邦基金。

2.向中央银行借款

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是向商业银行提供货币的最后贷款者。其借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借款,也称再贷款;另一种为间接借款,即所谓的再贴现。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商业票据和贴现业务广泛流行,再贴现就成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主要渠道;而在商业票据信用不普及的国家,则主要采取再贷款的形式。

在中国,中央银行对再贷款的管理实行“合理供给、确定期限、有借有还、周转使用”的原则。以再贷款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国家和中央银行强化宏观金融调控,但是,再贷款并不像再贴现那样完全建立在实际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对再贷款规模的决策也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因此,随着中国票据和贴现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贴现业务将逐渐扩大,以再贴现取代再贷款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长期负债

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一般采用金融债券的形式。当今世界的金融债券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多样化和金融业务证券化的产物,体现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许多新特点。

1.资本性债券

资本性债券是为弥补银行资本不足而发行的,介于存款负债和股票资本之间的一种债务,《巴塞尔协议》称之为附属资本或次级长期债务。它对银行收益的资产分配要求权优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次于银行存款和其他负债。这种资本性的长期债券与优先股有着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它一般要付出比优先股更高的利息,还有到期归还的限制。商业银行过多持有这种债券对银行信誉是不利的,故《巴塞尔协议》对附属债务资本有着严格的数量限制。

2.国际金融债券

国际金融债券指的是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的面额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券。

(1)外国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组织发行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券。

(2)欧洲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的债券。

(3)平行金融债券。指发行银行为筹措资金,在几个国家同时发行债券,债券分别以各投资国的货币标价,各债券的借款条件和利率基本相同。实际上这是一家银行同时在不同国家发行的几笔外国金融债券。

二、非存款性负债业务经营

(一)短期非存款性负债业务管理

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利用短期借款,有一个时机选择问题。首先,银行应根据自身在一定时期的资产结构及变动趋势,来确定是否利用和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短期借款。如某一时期银行资产的平均期限较短,有相当能力应付流动性风险,且当时市场利率较高,就没有必要利用和扩大短期借款;如情况相反,则必须注重短期借款的运用。其次,根据一定时期金融市场的状况来选择借款时机:在市场利率较低时适当多借入一些资金;反之,则少借或不借。

短期借款是商业银行实现流动性、盈利性目标所必需的,然而并非短期借款越多对银行经营就越有利,因为借入资金有时比吸收存款付出的代价高。如果利用短期借款付出的代价超过因扩大资产规模而获取的利润,则不应该继续增加借款规模,而应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的办法来保持流动性,或者通过进一步挖掘存款潜力的办法扩大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必须全面权衡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者间的利弊得失,测算出一个适度的短期借款规模。

(二)长期非存款性负债业务管理

在此以金融债券的经营管理为例。首先要使债券发行和用款项目在资金数量上基本相等,不发生款项闲置的现象;其次要搞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收益成本比较,力求使项目效益高于债券成本,不能“高进低出”。中国国内金融债券发行实行“高进高出”,即债券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而与之相对应的特种贷款利率也高于一般贷款利率。如预期利率有上升趋势,应采取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反之,则采取浮动利率计息方式。在利率有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应考虑缩短固定利率债券的偿还年限,或在发行合同中列入提前偿还条款,这样可以较高的利率偿还旧债,以较低利率发行新债。

金融债券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能否顺利推销取决于投资者的购买心理。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研究和了解买方对购买金融债券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方便性的心理要求,并针对这些要求设计和创新债券品种,使金融债券能具有广泛的市场购买力。

重要概念:

存款性负债 非存款性负债 活期存款 可转让定期存单 NOW账户 定活两便账户派生存款创造

思考题:

1.访问一家你喜欢的商业银行的网站,找到其最新年报,根据该年报中所披露的数据,分析其负债的结构。

2.访问一家你喜欢的商业银行的网站,查看其关于存款种类的相关介绍,尤其注意其最新推出的存款类新产品和新服务,并结合本章所介绍的三个基本创新思路进行分析。

3.结合你自己银行存款的经历和感受,说明存款的特殊性。

4.根据你自己的经历,以及你从网站、报纸、杂志搜集到的资料,列举并评价银行“拉存款”的主要方法。

5.搜集中国拟建立存款保险体系的相关资料和评论,说明你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6.你同意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应该从遵循“负债决定资产”转向遵循“资产决定负债”吗?说明你的理由。

7.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http://www.pbc.gov.cn)上会每个月公布上月“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每年公布上年度“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访问该网站,找到最新报告,了解中国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

8.访问中国债券网(http://www.chinabond.com.cn),浏览一家商业银行债券发行的相关文件(包括发行公告、募集说明书、发行章程、信用评级分析报告、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等),了解商业银行债券发行的主要条款。

9.银行有哪些主要的资金来源?讨论不同资金来源的主要特征。

10.银行的负债管理面临哪些金融风险?

11.A银行向B银行转手面值175万元的大额定期存单,年利率为8%,期限是180天,期满后B银行应向A银行支付多少金额?存单的年成本是多少?

12.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管理中成本控制的要点。

参考文献:

1.[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中文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曾康霖.银行经营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戴相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注释】

[1]评级符号后标有“pi”表示该等评级是使用已公开的财务资料或其他公开信息作为分析的依据,即标准普尔并未与该机构的管理层进行深入的讨论或全面考虑其重要的非公开资料,所以这类评级所依据的资料不及全面的评级全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