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析经济业务·知识
分析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因此学习会计课程应从分析经济业务开始,即分析每笔经济业务涉及到的会计要素及其增减变化情况。在一个现实的会计主体中,经济业务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地发生着。经济业务的发生,又影响着会计要素的变化。由此可见,要正确地分析经济业务,必须掌握相关知识。
会计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
会计要素 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进行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
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机器设备、库存商品等。
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如购买材料应付的账款、向银行借入的款项等。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净资产。
收入 是指企业正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如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等。
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如销售商品支付的广告宣传费等。
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会计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不断发生,纷繁复杂。虽然每项经济业务均有其特定的内容,但从数量上分析,可概括为四种类型:资金进入企业;资金退出企业;资产内部转化;权益内部转化。每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企业会计要素的变化。现将其变化情况分类分析如下:
1.资金进入企业: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例如,企业接受投资人投入价值500 000.00元的新设备一套。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资产(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了500 000.00元,另一方面权益(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了500 000.00元;资产和权益总额均增加500 000.00元。
2.资金退出企业: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例如,企业以银行存款200 0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资产(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200 000.00元,另一方面权益(债权人权益中的短期借款)减少200 000.00元;资产和权益总额均减少200 000.00元。
3.资产内部转化: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例如,企业将库存现金5 000.00元存入银行。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资产(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5 000.00元,另一方面资产(资产中的库存现金)减少5 000.00元;资产内部一增一减,增减相等,总额不变。
4.权益内部转化: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例如,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直接归还应付账款60 000.00元。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权益(债权人权益中的短期借款)增加了60 000.00元,另一方面权益(债权人权益中的应付账款)减少了60 000.00元。权益内部一增一减,增减相等,总额不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