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本分类与性态分析
学习要点:
1.了解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2.掌握成本按与业务量的关系分类;
3.掌握成本性态的含义;
4.掌握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含义;
5.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重点与难点:
1.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含义;
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是企业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对成本的研究,是管理会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本章将从不同角度对成本加以分类,并着重阐述如何按照成本习性,将企业的全部成本项目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以及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同时,还将系统阐述变动成本法下损益的计算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控制。
2.1 成本的分类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和经营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是衡量一个经济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为了满足经营管理工作的多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成本进行分类。
2.1.1 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在商业企业、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稍有不同。
1.商业企业中,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商业企业,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商品流通的进价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还可以分为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商品的进价成本。对于一般纳税企业而言,国内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包括购进商品的原进价和购入环节缴纳的税金。原进价,是指供货单位发货票上所列价格。税金,是指企业收购不含税农副产品时支付的税金。
国外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是指进口商品在到达目的地港口以前发生的各种支出,一般包括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到岸价格)、进口报关时应缴纳的关税、购进外汇价差等。
对于小规模纳税企业而言,还包括购进环节及进口时缴纳的增值税。
(2)经营费用。经营费用,是指企业在整个经营环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整理费、包装费、保险费、差旅费、展览费、保管费、检验费、中转费、劳务手续费、广告费、商品损耗、进出口商品累计佣金、经营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等。
经营费用,按费用发生的环节,又可分为进货费用、储存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①进货费用,是指商品、物资从采购到验收入库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整理费、包装费、保险费、差旅费等。
②储存费用,是指商品、物资入库后到出库前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保管费、检验费、中转费、商品损耗等。
③销售费用,是指商品、物资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包装费、差旅费、代销手续费等。
(3)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商品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统一负担的管理人员工资及职工福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业务招待费、技术开发费、董事会会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涉外费、租赁费、咨询费、诉讼费、商标注册费、技术转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不含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修理费、开办费摊销、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审计费、坏账准备金等。
(4)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与股利净支出、外汇调剂手续费、加息、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等。这里的利息净支出,包括银行借款的利息净支出,发行普通债券的利息净支出,以及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在转换为股本之前支付的利息。
2.制造业企业中,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图2-1 生产性企业中,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制造业企业,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又可以分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如图2-1所示。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内容,与商业企业上述两项费用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制造业企业中,上述经营费用中的进货费用和储存费用在会计期末是计入存货成本而不从当期利润中扣除的,这是商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概念内涵上的一个重要区别。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的具体内容如下。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又称制造成本,通常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以及制造费用。
①直接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②直接人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③其他直接支出,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④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包括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3.在服务性企业中,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服务性企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如下的人工成本和期间费用。
人工成本,主要是支付给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期间费用,主要有办公地点的房屋建筑物的租金和折旧费用,以及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的水、电和办公费用等一些正常开支。
成本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能够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便于对成本的事后分析和考核,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但这种分类不能从数量上反映成本和产销(业务)量的内在联系,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相关的成本资料,也不便于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所以,为了预测、决策和控制,在管理会计中必须按成本性态(即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对成本进行分类。
2.1.2 成本按其与业务量关系的分类
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变动的有关成本费用,如商品的购进原价、营业税等。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相对稳定的成本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广告样品费等。
混合成本,是指部分固定和部分变动的成本费用。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混合成本也会发生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动,如运输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等。
2.2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亦译为成本习性、成本特性,它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成本如何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产生不同的变动。因为这种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称为“性态”或“习性”、“特性”。成本性态是管理会计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成本分类标志之一。
这里的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营业收入而付出的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即它不仅包括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还包括企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所构成的期间成本。
这里的业务量,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通称,可用多种计量单位来表示,包括绝对量和相对量两大类。其中绝对量又可细分为实物量、价值量和时间量三种形式;相对量可以用百分比和比率等形式来反映。具体使用什么计量单位,应视管理要求和现实可能而定。它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业务基础。业务量,可以是产品产量、人工小时、机器工作小时、销售量等。在研究成本性态时,应选择与所考察的成本存在着最直接联系的业务量。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考察不同类别的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的变动对于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可见,成本性态分析也就是将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分类,这个问题在上一节中已经提到,在本节将详细说明。
2.2.1 变动成本
凡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的增减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称之为变动成本。外国企业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都划属于变动成本,我国工业企业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加工费用等也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呈正比例增减,从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以下例说明变动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数量特点。
【例2.1】某服装厂加工毛料西服,每套服装需用毛料200元,根据其生产情况,设每套服装毛料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为b,产量为x套,那么该厂生产该种服装的毛料总成本为bx,它们的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西服产量和所需毛料成本资料
将表2-1中西服产量和所需毛料成本之间的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如图2-2所示。
图2-2 变动成本的性态示意图
由图2-2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不变的(变动成本总额线斜率为常数,单位变动成本线为水平线)。所以,要想降低变动成本,主要应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内的材料消耗和工资含量着手。
2.2.2 固定成本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均叫做固定成本。如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厂房设备租金、管理人员工资、车间管理费等。固定成本是相对于产品总量而言的,就单位产品中固定成本来看,却是随产量变化而朝反方向变化的,即业务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减少。仍以上述服装厂为例,说明该厂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固定成本之间的数量特点。
假定该厂每月生产西服最大产量为500套,固定成本总额为a=10000元,则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为a/x,其中x为西服的月产量(套)。其数量关系如表2-2所示。
表2-2 西服产量和所需固定成本资料
将表2-2中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固定成本的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其性态如图2-3所示。
图2-3 固定成本的性态示意图
由图2-3可以看出,当产量在500套以内时,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而单位产品成本中所包含的固定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在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产品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这也正是规模产量带来的好处。
固定成本,通常还进一步区分为如下的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属于“经营能力成本”,它是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的成本,管理者一般不能改变其数额大小。如厂房与机器设备的折旧、保险费、财产税、租金、管理人员薪金等。这些费用是企业经营能力已经形成,企业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具有很大的约束性。因此,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有从合理利用生产能力,尽量提高产品产量入手,从而减少单位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者通过其决策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一般通过高层领导的预算额确定,主要包括产品研究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项目。这些成本的数额一般在每个会计年度开始前,斟酌计划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需要而确定。因此,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从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减少其开支总额入手。
从对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析来看,我们所说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就其成本总额而言的;而从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而言,恰恰单位变动成本是固定的,而单位固定成本是变动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另外,还要注意到,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就其总额来看,它与业务量发生正比例变化,还是不随业务量发生变化,都应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所谓相关范围,指的是一定时间、一定业务量双重含义。
由此可见,按成本性态,把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前提下的:一是变动成本反映的是线性关系;二是固定成本总额只能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如前例,从固定成本看,该服装厂目前的最大生产能力是500套服装,如果生产700套服装,就需要增加设备,势必要增加固定成本。再如,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产量仍为500套,由于时间发生变化,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动。像最大生产量500套、物价不上涨等,都是我们所说的相关范围。
有些行业中,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变动比例也存在一定“相关范围”,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发生正比例变化;在相关范围外,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则不一定成正比例变动关系。这种现象在化工行业的产品中比较突出。
2.2.3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其总额虽然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但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正比例关系。混合成本同时包含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它通常有一个初始量,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业务量增加了,成本总额也相应增加,类似于变动成本。如保管费、运输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等,都是带有混合成本性质的费用。
【例2.2】某商店租用送货卡车一辆,租约规定租金同时按两种标准计算。每季支付租金1200元,卡车行驶每公里支付租金1.20元。设该商店当年送货卡车共行驶3800公里,共支付租金9360元。各季送货行驶里程及租金支付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3 某商店各季送货行驶里程及租金支付情况
根据表2-4有关数据,可将混合成本与季度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用图2-4表示。
图2-4 混合成本的性态示意图
从图2-4可以看出,无论卡车送货还是不送货,也无论行驶里程多少,季度成本都以1200元为起点,即必须交纳1200元,这一部分是固定的,即固定成本部分。当卡车送货里程增加时,成本额也随之增加,即图中所画斜线,这一部分是变动的,即变动成本部分。
2.2.4 知识型企业和传统型企业成本构成对比
在传统型企业,约束性成本较高,酌量性成本较低,企业的固定成本构成主要是生产设备和厂房,而在研究与开发和销售与服务方面都不会有太高的成本开支。
与此相反,在知识型企业,约束性成本较低,酌量性成本较高,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都很高,同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提供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因此设备和厂房都不是最主要的成本开支。
综上所述,如表2-4所示。
表2-4 知识型企业和传统型企业成本构成对比
2.3 混合成本的分类与分解
2.3.1 混合成本的分类
前面已经讲过,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成本项目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是复杂的,同时兼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性质,虽然成本总额也随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成正比例,不能简单归入变动成本或归入固定成本,因而称之为混合成本。
在混合成本中,又根据其业务量的联系,分为如下的半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等三种主要类型。
1.半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的特点是: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其发生额是固定的;当业务量超过相关范围时,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业务量超过这个限度,又突然跳到一个高度,继而保持不变;…。
例如,服装厂生产产量在500套以内时,需要检验员2人,每人工资200元,工资成本为400元;当产品增加到500~1000套之间时,就需要再增加2人,工资成本为800元;在生产1000~1500套之间时,就需要再增加2人,工资成本为1 200元;…。一般认为,检验员工资、化验员工资、机器设备修理费用的开支,即属于此类半固定成本,其习性模型为阶梯状,如图2-5所示,半固定成本C(x)的数学表达式是
C(x)=ai(xi≤x<xi+1;i=0,1,…,n),
其中x为业务量,x0=0。它也可以写成
2.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的特点是:通常有一基数,一般保持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但基数上面部分则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增加,这部分性质相当于变动成本。因此从它的全部成本来看,则与业务量不能保持等比例变化。例如我国的电话费,就是在收取基本费(相当于固定成本)后,再收取每一次使用电话的费用(相当于变动成本)。在工业企业中,热处理电炉中的预热部分费用为固定成本,热处理的数量所消耗的电费为变动成本。还有正常期的机器设备维修费也属此类。这类半变动成本习性模型如图2-6所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半变动成本 y=a+bx。
图2-5 半固定成本习性模型
图2-6 半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3.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的特点是:在正常业务量内,其成本支出是一定的,但业务量超过正常限度后,其费用支出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一般可以认为,在正常时间内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是固定不变的,但当加班后就要根据加班时间的长短按比例支付津贴(薪金)。其成本习性模型如图2-7所示,而数学表达式为
图2-7 延期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2.3.2 混合成本的分解
混合成本包含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为了适应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把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最精确的做法,就是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逐项逐次地进行分析。但这样做,工作量太大。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解。
1.合同确认法
合同确认法,是指以供应单位签订的合同所规定的计价办法,来确认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为变动成本。例如,电话费中所规定的基本费就确认为固定成本。超出基本费的部分则为变动成本。
2.技术指标法
技术指标法,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技术成分(比例)加以测定,确认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例如热处理的电炉设备,当热处理时都要预热一段时间,它与热处理的数量没有关系,预热耗电成本部分视为固定成本,预热后进行热处理的耗电成本为变动成本。
3.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是指根据混合成本(y=a+bx)的数学表达式,采用一些时期的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有关数据,求出参数a(固定成本部分)和b(单位变动部分),达到分解的目的。为此,最好采用下述线性回归法。
根据数理统计方法原理,利用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电子表格Excel,可以迅速求出参数a与b,从而对混合成本加以分解。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解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时,还要计算它们的p值(或显著性水平)。p值越小越好。一般说来:当p值小于0.05时,该分解有效;当p值小于0.01时,该分解非常有效。
利用电脑Excel电子表格中的一元线性回归工具,计算上述a、b与p值的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电脑Excel电子表格。
(2)分别在A列与B列输入“业务量x”数据与“成本y”数据。
(3)点击最上面一行工具栏中的“工具”,在出现的下拉框中,点击“数据分析”,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回归”,然后回车(或点击“确定”按钮),将出现的新对话框移至边上,选中(涂黑)B列数据(“成本y”数据),然后将对话框中“Y值输入区域”右边的光标,移至下一个格子(“X值输入区域”右边的格子),选中(涂黑)A列数据(“业务量x”数据),然后回车(或点击“确定”按钮)。
这时,a,b与p值就全部计算出来了。
【注2.1】高级一些的计算器,也能进行一元线性回归计算。计算器从低级至高级的类型如下。
(1)只能加减乘除的(计算机里面的标准型计算器)。
(2)能够计算初等函数的(计算机里面的科学型计算器)。
(3)能计算单列数据的方差等统计数据的(计算机里面的科学型计算器)。
(4)可以进行成对数据的相关系数与一元线性回归计算的。
【例2.3】某厂6个月直接人工(业务量)和维修费(混合成本)资料见表2-5。
运用电子表格Excel,立即计算得到
a=2000,b=2与p=0.001116。
因此,这样的分解非常有效。
而且,电子表格Excel还能输出“线性拟合图”,如图2-8所示。
表2-5 某厂6个月直接人工和维修费资料
图2-8 表2-5数据的线性拟合图
2.4 成本性态分析原理的应用
从以上关于成本性态分析原理的说明中可以看出,通过考察业务量的变动对成本变动的影响,将成本按其性态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后,实际上同时达到了两个相互关联的目的:
一是确定了企业一定期间内总成本的基本构成,即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二是确定了成本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并将此关系以
y=a+bx
这一直线方程式进行定量化的描述。
成本性态分析的有关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成本分类观念的束缚,提出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成本结构模式。其基本内容渗透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各个方面,可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所有领域,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2.4.1 应用于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企业内部事前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同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和经营决策的制定关系极大。
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建立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关系式y=a+bx,其中,a为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固定成本,b为随业务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增减的成本变动率,即单位业务量平均变动成本。
因此,一方面,只要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基本组织结构没有发生变异,就可根据上述成本模式,大体上掌握未来时期成本变动的基本趋势,并可直接确定某一特定业务量条件下的成本预测值。另一方面,还可根据成本性态分析所确定的固定成本总额和成本变动率及相关资料,确定未来一定期间内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销售量预测值。不仅如此,就是在确定利润目标乃至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时,经成本性态分析所确立的成本结构模式也是不可缺少的。
2.4.2 应用于经营决定
经营决定,是企业内部事前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分析、评价,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
在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中,既需要大量的决策信息,又需要多种的决策分析方法。由于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科学地区分了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变动成本,因此,在正确评价,鉴别有关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时,就有了两个最重要的客观依据: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尤其是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它实际上既是差别成本,又是边际成本,它们分别同各自对应的差别收入和边际收入相配合,即组成决策分析中两个极为重要的决策分析方法:差量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其中,差量分析法的应用范围最广,实用价值最大。无论是短期经营决策还是长期投资决策,都可以通过对有关备选方案收入、成本(或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差量的计算与分析,从中选择差量收入最多或差量成本最低(差量利润最高)的最佳决策行动方案。至于边际分析方法,在制定有关商品最佳进货批量或最优销售价格等类决策时,也可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2.4.3 应用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顺利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和计划的重要保证,它主要包括购进、销售、财务成本等方面。其中,成本控制是涉及经营目标,特别是利润目标能否圆满实现的关键。
首先,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科学地描述了成本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将企业的总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因此,可据此预测有关商品在未来期间(一定销售量条件下)的成本变动趋势及其结果,为成本规划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可以据此确定符合企业经营总目标要求的成本目标,为成本控制工作指明方向。
最后,可据以建立成本中心,分解成本指标,落实成本责任,为最终完成成本控制的具体任务奠定基础。
2.5 复习思考题
2.5.1 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生产成本
2.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3.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4.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
A.合同确定法 B.技术指标法
C.数学模型法 D.直接分析法
5.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6.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产品成本 D.期间成本
2.5.2 多项选择题
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E.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性
2.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单位变动成本总额的变动性 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E.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3.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
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 B.保险费 C.广告费
D.生产工人工资 E.材料费
4.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具体包括的方法有( )。
A.合同确定法 B.技术指标法 C.数学模型法
D.直接分析法 E.定量法
5.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
A.直接材料 B.职工的工资 C.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
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E.临时发生的职工培训费
2.5.3 名词解释
1.成本性态 2.固定成本 3.酌量性固定成本 4.变动成本 5.混合成本
2.5.4 简答题
1.比较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异同。
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哪些?
3.知识型企业和传统型企业在成本构成上有何差别?
2.5.5 分析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利用电子表格(EXCEL),将上述总成本进行分解。
2.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利用电子表格(EXCEL),将上述总成本进行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