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计算是指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按照一定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的过程。在进行成本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1.按规定核算
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确认标准、计量方法进行核算,不得多列、虚列、不列或少列费用成本。
2.分清费用与成本的界限
(1)费用与成本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效益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与成本的界限。
费用是按照一定会计期间汇集的资金耗费,成本则是以产品为对象进行归集,两者计算基础不同,费用按产品对象归集后才能形成产品成本。
3.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计算
权责发生制是按实际发生的和影响的期限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成本就是应由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支付,都应全部计入当期成本;而不应由当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便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当期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内容和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对象。例如,如果要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那么各种产品就是成本计算对象。
2.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是指每隔多长时间计算一次产品成本。它可以与生产周期一致,也可以与会计期间一致,主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组织特点来确定。
3.确定成本项目
材料成本项目一般为: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产品制造成本项目一般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4.归集和分配费用
归集和分配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一定成本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直接费用是直接与该成本计算对象有关的费用,可直接计入该对象的成本;间接费用是同几个成本计算对象有关,应按一定分配标准在几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后才能计入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5.健全成本计算原始记录
设立费用、成本明细账及材料费用、工时消耗、费用分配、产品完工入库原始记录,并据以计算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