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缺陷的深入研究,导致了后来的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自由主义被经济干预主义所取代,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入了正统。凯恩斯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的缺陷,市场的不稳定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扶正和干预。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凯恩斯革命”包括3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革命。理论革命的核心观点是“就业不足均衡”。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无论是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一直断言自由竞争的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则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充分就业均衡”是一个特例,而“就业不足均衡”却是通例。
凯恩斯对于资本主义市场不具有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调节能力的论证,集中于他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社会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凯恩斯借助于三大心理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第一个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就是消费的增量在收入的增量中所占的比例。他认为,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社会收入与消费的差额很大,即社会越富裕,消费越不足,从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有效需求的大部分必须由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来填补。凯恩斯的第二和第三个心理规律是“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流动偏好”。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了“资本边际效率”(即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流动偏好”(人们愿在手中保持货币的心理动机)和“货币数量决定利息率”,而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共同决定了投资需求。由于3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同时,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受到限制,从而吸引资本家投资的诱惑力减弱,造成投资不足,使社会经济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生产,导致大量失业。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则主要是由于资本家对投资前景失去信心,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而造成的。这样,凯恩斯就否定了新古典学派信奉的“萨伊定律”和市场机制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自动趋向均衡的理论。
凯恩斯提出的经济政策是:放弃自由放任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政府应当担负起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责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这是凯恩斯革命的第二个方面,即政策上的革命。
凯恩斯革命的第三个方面是方法上的革命,即把经济分析的着眼点从微观、个量分析发展到宏观、总量的分析。
凯恩斯革命破除了对萨伊定律的盲从,从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转向经济干预主义主张,并建立起一个结构庞大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成了西方国家的正统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管理资本主义”模式的国家干预也达到全盛时期,凯恩斯由此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革命的成果在于:
(1)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萨伊定律,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的说法,明确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及其严重破坏性。
(2)摒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理,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均衡,坚决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紧急抢救。
(3)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病因探索方面的“外因论”,转而寻找不稳定的内在结构,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从考察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创立了有效需求原理及三大心理定律。
(4)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变动的原因,以区别于单个商品、单个厂商、单个消费家庭之经济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
(5)摒弃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扩大政府开支、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
不可否认,凯恩斯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减少了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世界经历了长达25年之久的“繁荣”。但是,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膨胀性经济政策的后果带来了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不得不退出“官方经济学”宝座,让位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