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是针对资产类项目(如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提取的一种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是针对所有资产类减值的一个共用科目,不同的资产项目,在处理时会涉及不同的对应科目。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为避免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适用于资产减值准则的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属于永久性的减值;从会计信息的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或在债务重组抵偿债务时,才可以予以转出。
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使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更符合资产的定义,当该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扣除,计入当期损益,否则就会出现虚计资产的现象,有悖于真实性、稳健性原则。
一些比较短期的减值或者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主要有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等。
在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当某项无形资产市价发生大幅度下跌,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或者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或者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等情形,应计提减值准备。
实战演练1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和溢价发行股票的做账演练
案例:
某有限公司原注册资本300万元,股东三人(均为自然人),每人100万元。三年后,另一股东投入200万元参股,参股时增注册资本100万,资本公积100万。紧接着将资本公积100万转增注册资本,每人125万。这种情形,原来的三个股东增加的25万元注册资本要征个人所得税吗?
案例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06)规定,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属于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应计入资本公积。
实战演练2 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时的做账演练
案例:
2013年3月,甲公司准备自行建造一座厂房,为此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价款为256410.26元,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3589.74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3月至6月,工程先后领用工程物资226410.26元,剩余工程物资转为该公司的存货,领用建厂房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27350.43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649.57元;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41000元;应支付工程人员薪酬72000元;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假定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案例分析: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256410.2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3589.74
贷:银行存款 300000
(2)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226410.26
贷:工程物资 226410.26
(3)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32000
贷:原材料 27350.4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649.57
(4)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 41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41000
(5)计提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 7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2000
(6)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371410.26
贷:在建工程 371410.26
(7)剩余工程物资转作存货
借:原材料 30000
贷:工程物资 30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