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具备实物形态,但可进行辨认的一种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专利权和商标权等,这些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一般通过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得到具体体现。但是,在会计管理方面,往往对于无形资产理解得比较狭义,因此,通常情况下,只将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由于无形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相对于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来讲比较难于管理,很多时候并没有引起企业老板足够的重视。不过,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企业老板必须要重视无形资产的存在。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企业可以从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五个方面进行。
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通常情况下,社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则主要是没有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1)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对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的发明创造依法授予发明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
非专利技术也可称为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没有受到法律保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用的一些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和诀窍。
(3)特许权
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或者专营权,它指的是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者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也包括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技术秘密、商标和商号等的权利。
(4)著作权
一些文艺工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文学、科学以及艺术作品等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商标权
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者图案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限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①与这一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内部。
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进行可靠计量。企业自创的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的成本是无法进行可靠计量的,因此不应当被视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应该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相关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之前已经形成实际费用的支出不再做出实际调整。
(1)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判断和确定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一定时限,企业有必要对该使用寿命的时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进行预估。对于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如果企业无法准确预测,则应归属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2)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对于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企业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相关资产所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相关资产在法律规定或类似限制方面的控制期限,包括特许使用期、租赁期等;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
(3)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是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需要将已经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积金额扣除。对于那些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将其残值视为零。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转让收入和产生的系列费用,分别包括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对于无形资产的出售,企业应将所获取的款项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共同算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无法为企业赚取经济利益,企业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转销,进而将其账面价值转为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目前,社会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企业纷纷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因此,企业尤其是企业老板理所当然地应当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