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典型事实
1.日本
1971年,布雷顿体系瓦解,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大幅度升值。1985年9月份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985年的239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986年的169兑1美元,1年内升值幅度达29%。从日元升值历程不难发现,其升值的主要方式为间歇性、小波段性快速升值,例如1970年至1974年,升值幅度为20%,1976-1978年,短短3年间升值幅度达29%,而1985-1988年,升值幅度高达46%。值得注意的是,日元汇率波动性贬值幅度其实非常小,因而可以将日元升值过程看作是一次性升值。
日元汇率升值过程中的定价机制另一个特点是过度升值,使得外汇市场上形成的名义汇率与长期均衡水平脱离太远,而这一过程是在日本经济由顶峰滑向低谷的过程中发生的写到:“由于日元过度升值,日本神话暂时破灭了,但人们还期待着潜在的成长力。由于通过放松管制,进行结构调整,经济复苏还是有可能的。然而后来所暴露出拉的金融体制的缺陷,造成了日元升值后的‘抛售日本’,使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力笼罩在阴影中,失去了‘被践踏的、能成长的麦苗活力’”,出现了战后最大的危机。与此相反,美国经济不断显现出它的强大。……”。1988年和1995年相对于1970年,日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分别高达64%和73%。广场协议后,伴随着日元的快速升值,日本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出现泡沫经济。随后是泡沫经济破灭,实体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出现所谓的“失去的十年”。Mckinnon和Ohno(2001)强调日元升值是导致日本出现通货紧缩和流动性陷阱的主要原因。诸多研究已表明,日元的过度升值抑制了日本经济增长。
2.德国
与日本的间歇性、波段性快速升值相比,德国马克的升值和贬值路径表现为持续性、大波段性且贬值速度要快于升值速度。1968年至1980年,德国马克升值幅度为55%,而1985年相对于1980年贬值了62%。最快的升值速度在1985-1988年期间,幅度为40%,低于日元的46%。1970-1995年,德国马克升值幅度为61%,低于日元的73%。
另外,与日本不同的是,德国马克升值借助了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197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达成协议,区域内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保维持在2.25%以内。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以后,该区域内的汇率联动机制被延续下来。在货币联动机制下,德国马克汇率较少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而欧洲其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马克升值的压力。
7.1.2理论解释
假设市场机制为外汇市场交易自由,存在三种类型的外汇交易者:投资者、套期保值和投机者。再假设通过管理机制(例如,外汇市场干预)使得名义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定价机制方式是使名义汇率et快速到达均衡汇率水平t(即图中的eT),然后保持名义汇率稳定。另一种定价机制为渐进式、波动式升值,汇率升值路径中包含着贬值。令R为汇率升值空间,并设R=∫T0ev(t)dt,其中ev为时间0,T之间的汇率升值速度。至于政府的管理机制,如果政府能够干预或者管理升值速度,则假设f(t)=dev(t)dt+ev(t)λ,其中λ为固定常数,但f(t)不能超过最大值F,即政府的干预能力有限制。假设经济变化或波动(y)受升值速度和政府管理或干预升值的影响,且方程为dydt=f(t)·ev(t)。
命题:在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作用下,一次升值的定价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要大于分段升值定价机制的影响。证明:首先分析分段升值情形,假设政府使用最大的干预能力影响汇率升值路径,则分段函数为:
f(t)=θ1F,0≤t
θ2F,t1≤t
θ3F,t2≤t≤T,其中0θ1,θ2,θ31
因为在0、t1、t2时点上,速度保持不变,因此在这个时点上ev(0)=0,ev(t1)=0,ev(t2)=0。又因为dev(t)dt=f(t)-ev(t)λ,所以当0
对于一次性升值的定价方式,假设f(t)=F,0≤t≤T,ev(0)=0。同理,则能够得到ev(t)=Fλ(1-e-tλ),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