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它是企业所有者最终取得的财务成果,或者说是可供企业所有者分配和使用的财务成果。净利润率又称为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通过这一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整体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利润率也是反映和考核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净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纯利水平越高。净利润率指标受行业特点影响较大,应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以作出客观正确评价。
决定资本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营业(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这样分解之后,可以把资本净利率这样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具体化,比只用一项综合性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企业的净利润率与净利润成正比例关系,与营业收入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薄利多销”可能会扩大企业的销售收入,却不一定能提高净利润率。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可以增加企业的资产周转率,盘活企业资产,提高其营运能力,却不一定能改善其赢利能力。
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比率的影响。负债比例大,权益乘数就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则需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除了对资产的各构成部分从占用量上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对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有关各资产组成部分使用效率的分析,判明影响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
在对企业净利润率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关注如下内容:由于净利润中包含了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净收益,而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净收益在年度之间可能会变化较大,且无规律,所以如果企业两年间净利润率的变化幅度较营业利润率的变化幅度要大,甚至趋势相反的话,需要关注企业是否受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净收益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净利润率也减除了所得税费用,所以,如果不同年度内企业所得税税率有明显调整,则势必影响净利润率的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