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owitz(1952)的均值方差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从风险的角度对资产进行定价,以及后来Sharpe(1964)等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都是从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角度展开研究。但随着金融市场上一些异象的出现,对以市场有效性假说为基石的CAPM模型理论带来极大的挑战。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其他角度挖掘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其中流动性作为影响资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后被广泛引入到定价模型中并得以应用。
那么如何认识流动性呢? 从广义角度分析,流动性是金融资产与现金资产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既包括金融资产转换成现金资产的能力(即变现),又包括现金资产转换成金融资产的能力(即变券)。资产的流动性是决定影响资产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根据现代金融理论,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由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所决定,并未涉及资产的流动性。但是,当金融资产进入交易过程,其流动性价值得到体现,对于投资者而言,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利性,使投资者在任何时刻都可以按较优的价格变现或变券,这种便利性在资产价格中得到反映,即体现为流动性价值。因此,对于金融资产而言,一旦进入流通领域,流动性价值便内化为金融资产投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状态看,流动性是随机的,流动性的随机性本质表明流动性是有风险的。在实践中,不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比如主板市场股票的流动性显著地高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显著地优于股票的流动性,这表明流动性与资产价值之间相关,但同时实践也表明,在市场不同的牛熊市阶段,牛市中资产的流动性要优于熊市阶段,股票价格的下跌往往与流动性风险的增加相伴,这表明在金融资产投资考虑流动性因素时,不仅要考虑流动性水平(即流动性价值),还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即风险溢价)。因此,流动性价值成为金融资产投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测算并衡量流动性价值的大小以及如何提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价值,并结合对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来对资产进行定价及监测金融安全,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