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若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称为资本化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若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称为费用化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一)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当判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果该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来的估计,支出必须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比如:
①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②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提高;
③产品的成本实质性降低;
④产品的质量实质性提高。
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价值=原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由于更新改造发生的支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
【例5-8】 桂南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产品的需要将一栋厂房交付扩建,以增加实用面积。该厂房原价235000元,累计折旧850000元,在扩建过程中共发生扩建支出430000元,均通过银行支付,厂房拆除部分的残料作价20000元。其账务处理如下:
①厂房转入扩建,注销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借: 在建工程 1500000
累计折旧 850000
贷: 固定资产 2350000
②支付扩建支出增加,扩建成本
借: 在建工程 430000
贷: 银行存款 430000
③材料作价入库冲减成本
借: 原材料 20000
贷: 在建工程 20000
④工程完工达到使用状态
扩建后固定资产价值=2350000-850000+430000-20000=1910000(元)
借: 固定资产 1910000
贷: 在建工程 1910000
企业在发生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可能涉及替换固定资产的某个组成部分,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当将用于替换部分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同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4)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的会计分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