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琳
据国家统计局河池调查队调查,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涨幅低于广西0.7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物价运行基本情况
(一)分月度看,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
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其中1—6月份各月同比分别上涨0.2%、0.8%、1.2%、0.7%、0.2%、0.5%,总体呈现小幅上涨态势。
(二)从分类看,呈“四升四降”格局
2015年上半年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四升四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1%、1.2%、3.4%、0.2%;烟酒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3%、3.0%、1.1%、0.2%。
(三)翘尾因素转正为负
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CPI翘尾与新涨价因素分别为-0.2和0.8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分别为2.5和1.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转正为负成为上半年CPI涨幅回落的原因之一。
二、价格主要变动情况
(一)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1%,涨幅为5年来最低,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74个百分点,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首要因素。所调查的16个类别的食品中,有10类呈现上涨趋势,占总数的62.5%,其中涨幅较大的有:蛋类、茶及饮料、肉禽及其制品、干豆类及豆制品、在外用膳食品等。主要食品运行特点:
1.粮油价格两极分化。受国家多次上调粮食收购价格及农业生产、流通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连续上涨。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小米、玉米面等其他粮食价格上涨27.7%,大米、面粉和粮食制品价格分别上涨3.5%、1.5%和1.1%。与粮食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食用油价格在市场供给充足、需求疲软的影响下,价格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上半年河池市油脂类价格同比下降8.4%。
2.在外用膳食品价格继续上涨。随着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和社保制度不断完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致使上半年在外用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推动食品类上涨0.57个百分点,其中主食价格上涨7.8%、炒菜价格上涨0.2%、地方小吃价格上涨9.4%。
3.肉、禽、蛋价格回升明显。由于猪肉价格下跌时间已持续半年多,不少养殖户亏损严重,许多养殖户被迫压缩养殖规模,导致生猪存栏量降低,猪肉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从2015年5月份开始由降转升。受此影响,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1%。禽、蛋价格在禽流感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和出栏数量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大幅上涨,其中禽类价格同比上涨11.2%,蛋类价格同比上涨7.8%。
4.菜、干鲜瓜果和水产品价格有所回落。这三类食品均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由于今年上半年河池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总体较好,雨水、日照都较为充足,因此上述三类农产品近期市场供应量较大,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菜类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由升转降,上半年同比下降0.8%。此外干鲜瓜果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1%,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7个百分点。
(二)工业品价格总体略降,品种涨跌互现
2015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总体较上年同期下降0.8%。受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价格上涨以及需求拉动影响,中药材及中成药较上年同期上涨0.5%,书报杂志价格上涨3.1%,服装价格上涨1.2%。在技术进步及市场供过于求的双重因素推动下,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其中,通信工具价格下降8.3%、文娱用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家庭设备价格下降1.2%。受国际油价走弱影响,国家多次调低成品油价,导致上半年汽油、柴油、零配件、城市间交通费价格分别下降19.3%、20.0%、18.9%、3.9%。
(三)服务项目价格普遍上涨
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0.6%,拉动总指数上涨0.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人工成本提高以及需求增加的影响,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费、个人服务费、文娱费、健身活动费等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31.2%、0.6%、3.5%和9.4%。
(四)居住类价格涨跌互现
2015年上半年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0.2%。一是受年后租房房源较为紧张和部分小区内车位紧张的影响,住房估算租金和车位费价格分别上涨3.2%和1.7%;二是受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上半年液化石油气价格同比下降10.1%。
三、2015年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预测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上游价格下降、部分农产品价格回升的背景下,影响CPI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既存在抑制因素,也存在推动因素,综合来看,下半年CPI将继续保持小幅上涨的运行态势。
(一)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
1.农产品供应趋于平稳、食品类价格涨幅收窄。国内粮食供给形势较好,农产品供求总体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丰收并保持了必要的储备。2014年国内外粮食价差进一步扩大,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小麦、玉米和大米批发价均高于配额内的进口完税价,且价差较2013年有所扩大,2015年国内粮价上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受国内榨油企业原料库存积压影响,油脂类价格同比连续负增长,上半年价格同比下降8.4%。当前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收敛,未来食品新涨价因素较弱,食品价格显著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2.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从国内环境看,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仍然存在;从国际环境看,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仍处低位震荡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将继续抑制工业消费品价格的走势。
3.翘尾因素对价格形成向下的拉动。由于2014年河池市CPI呈明显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对2015年的价格走势产生负翘尾影响。据初步测算,2015年7—12月份的翘尾影响分别为-0.4、-0.4、-0.4、-0.3、-0.3、0.0,仍将对CPI形成向下的拉力。
(二)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
1.劳动工资成本上升压力长期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长期存在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推高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项目价格。2015年广西各地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成本的提高一方面由企业内部消化,另一方面将向零售和服务终端转嫁,进而推动CPI上行。
2.猪肉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受消费不振影响,2014年生猪养殖亏损严重,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养殖户大量淘汰能繁育母猪。据调查,2015年上半年河池市能繁母猪数量和生猪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生猪存栏的下降,尤其是能繁育母猪数量的减少,预示后期市场供应能力的降低,预计下半年阶段性供应偏紧的风险将加大,下半年猪肉价格涨幅将高于2014年,从而拉高CPI涨幅。
3.政策性调价拉动部分项目价格上涨。一是城镇居民用水价格改革将陆续推进,其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二是随着放松首套房认定、银行降低按揭利率以及放开开发商融资渠道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一定程度上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受此影响住房租金和自有住房价格将有可能上涨。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保障市场供应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掌握市场信息,防范风险,保证市场运行安全平稳,特别是要做好粮、油、肉、禽、蛋、菜等重要农副产品的供应,确保市场农副产品不断档、不脱销,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价格。
(二)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进一步增加财政对“三农”领域的投入,推动农业水利重要工程建设,出台扶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建立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预警机制和农业防灾稳产补贴机制,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种植。
(三)完善补贴制度
适时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情况,结合低收入群体家庭的承受能力,健全价格补贴机制,实行必要的价格补贴措施,尽可能减轻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