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级会计实务所有者权益大题

初级会计实务所有者权益大题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上述九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会计等式。该笔业务由于尚未付款,所以不确认A企业的负债。( )7.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是,这些业务不论多么复杂,只能影响要素的数量,最终并不影响等式的恒等关系。

(一)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根据企业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其中,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二)经济业务对“资产=权益”的影响

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权益”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归纳以下四种类型:

(1)会计等式两边项目同时等额增加;

(2)会计等式两边项目同时等额减少;

(3)会计等式左边(资产)有关项目等额一增一减;

(4)会计等式右边(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等额一增一减。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如何确认与计量,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如何影响会计等式。

基本概念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会计等式。

思考题

1.会计有几大要素?

2.各要素如何确认与计量?

3.各要素的计量方式有哪些?

4.会计等式是什么?

5.经济业务如何影响会计等式?

实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 )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

A.《企业会计准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制度》

2.资产按照预计从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所采用的计量属性是(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可能相等

4.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企业资产。

A.股本 B.融资租入的设备

C.经营租出的厂房 D.非专利技术

5.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 )。

A.预付账款 B.固定资产

C.长期应付款 D.其他货币资金

6.以下各项中,能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A.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B.发放股票股利

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7.下列表述中,正确反映了“收入-费用=利润”等式的是( )。

A.企业现金的绝对运动形式

B.资金运动在两个动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

D.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个基本要素

8.下列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的是( )。

A.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商品 B.金融企业的存贷款业务

C.商业流通企业的商品购销活动 D.工业企业出售闲置固定资产

9.下列各项中,( )不应确认为费用。

A.广告宣传费 B.固定资产净损失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10.下列不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有( )。

A.出租固定资产获得的收益 B.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C.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D.企业对外捐赠支出

11.一般而言,企业对外销售商品(不考虑增值税)会引起( )。

A.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 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同时增加

C.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D.以上都不对

12.下列经济业务,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化的是( )。

A.接受投资者投资,款项存入银行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D.采购材料入库,暂未付款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的是( )。

A.提供劳务的收入 B.销售材料的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固定资产租金收入

14.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是企业资金运动的( )。

A.静态表现 B.动态表现

C.综合表现 D.A、B、C均正确

15.下列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B.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C.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D.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经济业务中,能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变动的有( )。

A.收回应收货款 B.归还到期借款

C.收到投资人投入资金 D.购买商品,支付货款

2.下列经济业务,会影响企业利润的项目有( )。

A.接受捐赠 B.销售商品取得收入

C.取得短期借款 D.出租固定资产取得收入

3.下列有关所有者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C.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资产确认条件时,就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D.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当该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可以确定

4.流动负债是指( )。

A.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

B.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C.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D.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偿还

5.关于营业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是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B.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C.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

D.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不可能长于一年

6.收入取得后可能表现为( )。

A.资产增加 B.所有者权益减少

C.负债减少 D.所有者权益增加

7.对融资性租入设备的价值进行计量,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有(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现值

8.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9.反映资产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的计量属性有( )。

A.重置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公允价值 D.现值

10.下列会计科目中,( )反映费用。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主营业务成本

11.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收入-费用=利润

12.下列关于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它是对会计基本等式的补充和发展

B.它表明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

C.它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

D.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绝对运动形式,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

三、判断题

1.当企业本期收入大于费用时,表示企业取得了盈利,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2.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实物,能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3.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

4.A企业赊购一批甲材料,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该笔业务由于尚未付款,所以不确认A企业的负债。( )

5.企业持有某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但是由于其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所以不符合资产可计量性的确认条件。( )

6.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 )

7.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

8.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价值3 000元,这3 000元材料费应确认为企业的费用。( )

9.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的一方或双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的等量的变化。( )

10.利润是收入与相关费用比较的差额。( )

11.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唯一指标,是投资者等财务报考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

12.公允价值强调独立于企业主体之外,站在市场的角度以交易双方达成的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是对资产和负债以当前市场情况为依据进行价值计量的结果。(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