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善于引导自己
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在心理学领域,“马太效应”被学者广泛关注。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的。1968年,通过研究,他发现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获得更高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者完成的。随后,这一现象就作为“马太效应”,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研究。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根据资料记载,“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枟新约·马太福音枠中的一则寓言。
枟圣经枠中“马太福音”的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因此,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他研究的社会心理现象。
从表面上看,“马太效应”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概括来说,它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心理学家分析说,“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人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因此它是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马太效应”在社会中是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内: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也影响着社会的分层。
有这样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故事,是对“马太效应”在当今社会中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在美国一个村庄里,有这样一个老头,他决心让儿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找到了美国当时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情。”老头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然后,老头又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还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世界银行总裁听后便爽快地答应了。
“马太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所体现。如在学校教育中,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会由于考试成绩的优异,受到学校领导的称赞,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同学们会羡慕他,回到家中也备受宠爱。如果能善加引导,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他的学习成绩在某一段时间内仍然会稳步攀升,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称赞。
但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积极作用是:“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那些落后的学生、平庸的员工,也就是那些无名者是巨大的吸引,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全力奋斗,以此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其消极作用是:一个学生如果没能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一个员工因自己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奖励就过分沾沾自喜,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肯定会因为自己的不规矩言行而受到别人的嫉妒或排挤,也会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