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健康新概念

现代健康新概念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旨在研究和挖掘人类心理的最大潜力,他把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亦即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我们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第二节 现代健康新概念

一、健康内涵与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1948):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美(Well-being)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

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看法,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并无一个普遍模式。对于不同的人,心理健康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中,其反映心理健康的特点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模式,是对高水平心理健康的人进行研究的结论。

(一)世界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世界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为心理建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显然,这一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体验。

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 有幸福感;

4. 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这种标志的认定,要比上述定义更全面而具体。

(二)马斯洛(Maslow,1951)和米特尔曼(Mittelman,1951)曾提出十条标准

1.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6.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三)“成熟者”模式

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一直从事对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研究。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即是“成熟者”,为此他提出了七个指标。

1. 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2. 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 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4. 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 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6. 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7. 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四)“自我实现者”模式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旨在研究和挖掘人类心理的最大潜力,他把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亦即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认为这类人在人类中并不多见,但却是我们的楷模,其特点如下。

1. 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宜的关系。

2. 对于自我,他人以及人性的客观现实的高度接受。

3. 思想、感情以及行为具有更大的自发性。

4. 以问题为中心。

5. 高度的自主性。

6. 离群独处的需要。

7. 欣赏的时时常新。

8. 更多的神秘体验。

9. 宽厚的社会感情。

10. 深挚而精粹的私人关系。

11. 民主的性格。

12. 强烈的道德感。

13. 寓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 更富有创造性。

(五)“创发者”模式

弗洛姆认为,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变革的社会可以造成大量心理健康的人,他们可以充分使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潜能和能力,他称此种人为“创发者”。

“创发者”主要有四个特征。

1. 创发性的爱情。相爱的双方能保持独自的个性。在爱情之中不可为追求“和谐”而泯灭个性,而应使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要达到这种爱是很困难的,因为它要涉及关怀、负责、尊重和理解四个方面的难题。

2. 创发性的思维。对思维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并能以客观、尊重与关心的方式来考察思维对象。

3. 幸福。它是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况,而不只是一种愉快体验。

4. 良心。这是一种严格的道德准则的体现。支配心理健康者的良心是自我的,出自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力量(迫于压力的)。

(六)正常人的行为标准

上述心理健康的模式主要基于极端心理健康的人而言,也是一般人应奋进的目标。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数人来讲,若提出一个标准,也就是所谓正常人的行为标准。马斯洛曾在与米特曼合著的《变态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过如下十点。

1. 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有价值”之感。

2. 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 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适度幻想。

5. 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否认或压抑。

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及个人生活目的中包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

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 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 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作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赞许。

English(1958)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心理健康表现。

甚至有学者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定得十分复杂,多达十类七十五条标准。亦有许多作者,发表过关于心理健康的见解,均为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七)我国临床心理健康十标准

郭念峰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

1. 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势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戒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2. 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

3. 暗示性

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比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性影响。

4. 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世界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的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5. 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的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它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为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当做生活的乐趣,当做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6. 心理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成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7. 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他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一直难以察觉罢了。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关的。

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出某种印象,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健康指标。

8. 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信心过高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因自觉力不从心,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9. 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心理异常。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往来,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十分热情地交谈并表现得十分兴奋,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 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环境。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事件和认识去改造环境。但是,人尽管有积极主动性,但终究是不能脱离开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

在人的一生中,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生存环境。这些环境条件是在变化着,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自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主动适应,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生存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所谓“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够很快适应下来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八)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心理适应标准

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要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指的形式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等。一个人能正确地对待与处理这些关系,就具有正常的心理适应。如果经常不能正确对待与处理这些关系,则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失调。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适应在现代社会中,对人身心健康作用很大。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与满意感,使人情绪安定,有益于身心健康。而心理失调的人,往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感觉,心情抑郁,影响身心健康。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在和自然搏斗的原始人,人际关系是非常单纯的。他们的生存的条件主要是身体的适应。所以在原始人中发现精神病是很少见的事。等到人际关系复杂起来以后,人类的心理适应便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了。人类的心理病态也便从此成为引人注意的严重问题了”。

当一个人对人际关系心理反应与过去比较有明显变化,而且与一般人的心理反应又有很大的偏离,应该引起注意,考虑是否出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失调。当一个人渐渐离开了亲友,喜欢过着孤单的生活,可能意味着开始出现人际关系的心理失调。

(九)心理健康的情绪标准

1. 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

欢乐的情绪是由可喜的现象引起的;悲哀的情绪是由不愉快事件或不幸的事情引起的;愤怒是由于挫折所引起。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如一个人受到挫折反而高兴,受人尊敬反面愤怒,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情绪的作用时间以客观情况变化为转移:在一般情况下,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例如,孩子偶尔不慎摔碎了一个碗,当母亲的可能当时不高兴,事情过后,也就不生气了。如果几天都生气,甚至长期生气,这就是情绪不健全的表现。

2. 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一个人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3. 心情愉快

这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难免发生挫折或不幸,例如亲友的病故,情绪悲哀,这当然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十)行为反应适度标准

行为反应适度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有人反应敏捷,有人反应迟缓。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反应也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反应敏捷与迟缓是有一个限度的。反应敏捷并不等于反应过敏。反应敏捷是正常的,反应过敏则是异常的。反应迟缓并不等于不反应。前者在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后者则是异常的。

一个人行为反应经常表现为异常敏感与异常迟钝,属于心理变态的范围。例如,一个人经常被蚊子咬了一下,就大喊大叫;听见叩门的声音,就吓得心惊肉跳,这都是属于异常过敏的行为反应,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一个人经常对各种刺激都若无其事,对重大刺激都无动于衷,则属于异常迟钝的行为反应,也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

人的行为反应异常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它是逐步偏离正常的行为反应发展而成的。因此,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留心观察与体会自己的行为反应,如果发现行为反应有不适度的倾向时,要及早查明原因,及时予以纠正。

要注意鉴别经常性行为反应异常与一时性行为反应异常。人在情绪激动、注意力高度集中、疲劳与生病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异常行为反应。这种异常行为反应是暂时性的。而当情绪恢复平静、疲劳得到恢复、疾病消除后,异常行为反应也就自然消失。

(十一)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因此,人的意识与行为是统一的。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意识与行为的一致,言行的一致。另一方面是在相同或类似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是一致的。一个人经常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经常在相似的情境下表现出类同的行为,就符合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这样的人,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思维逻辑性强,说话有条有理,行动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

心理不健全的人,思维紊乱,思维时有矛盾,言行不一,经常说的与做的不一致,语言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行为是矛盾的,做事有头无尾或三心二意,处理事情毫无秩序。

应该指出,思维灵活、行为敏捷是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与行为不协调是两件事。行为敏捷是受思维灵活所支配的,思维灵活与行为敏捷是统一的、协调的。行为不协调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不一致,是思维与行为失调的表现。一个人行为不协调不能由一两件事的行为表现来判定,而是根据经常的行为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而判定。

(十二)心理健康的智力标准

通俗地说,智力就是人的脑筋灵不灵。智力、智能、智慧,虽然用词不同,但其含义都是指人的聪明才智。从心理学来看,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智力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所构成。

智力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是人们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般说来,智力超常与智力落后在人群中占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是一般。智力超常指的是智力超出一般人的水平。智力超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相对地比较全面超常,另一类是特殊才能的超常,例如在数学、技术、外语、体育、音乐、绘画等特殊领域表现出超群出众的才能。在智力超常中,前一类占的比例较小,后一类占的比例较多。智力超常与智力一般都属于智力正常的范围,都达到了心理健康智力标准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人群中的大多数人智力都符合心理健康的智力标准。智力落后属于智力不正常的范围,它达不到心理健康的智力标准。智力落后在人群中虽然是少数,但由于他们心理不健康,给家庭与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国外心理学家通常用智力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说来,智商低于60,属于智力落后。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智力是否正常最简便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与同年龄的大多数人智力发展水平相比较;二是能否基本适应生活、学习与工作。如果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比同年龄大多数人落后得多,就应进一步诊断智力是否正常。同样,一个人不能适应生活、学习与工作,也应进一步明确智力是否正常。

(十三)年龄标准

在人的一生中,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各个年龄阶段。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在不同年龄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人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乃至同时代同社会而具体生活条件不同的人,其年龄心理特点也有所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其年龄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的人,其一般心理特点与其年龄的心理特点基本符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例如,儿童天真活泼,青年人朝气蓬勃,老年沉着老练,是符合他们各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的。一个人的心理特点严重地偏离自己所属年龄,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果一个儿童表现为少年老成,一个青年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一个老年人天真活泼,是不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

一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其年龄心理特点,不能仅根据一件事的心理表现来判断。情绪激动、心情不佳、疾病等都能影响心理活动,影响人的心理特点。例如发高烧的儿童很难表现出天真活泼的特点,处于狂喜状态的老年人,也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为他们的心理不健康。

对任何事物下描述性定义,实际上也是一种逻辑运作,也是按照事物自身固有的特征,明确、严格地限定外延边界和内涵性质。遵循这一原则,专家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心理不健康的类型

(一)心理问题

1.刺激的性质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情绪反应持续时间

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反应的强度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反应是否泛化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综合描述“心理问题”的定义是:“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的心理问题

符合“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 引起原因强烈: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或道德性的)。

2. 刺激强度大: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如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 持续时间长久: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4. 内容充分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苦。

“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严重心理问题的定义: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三)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此类。

1. 神经症概念

1769年,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首先提出了神经症(Neuroses)这一名称。当时的定义:“神经症是神经系统的一般性的病”,“是没有发热和没有局部病变的感觉和运动的病。”——把神经症明确地区别于神经系统以外的病。

神经症传统概念:神经症是一组临床表现为情绪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强迫以及神经衰弱或疑病症状为主的轻性精神障碍。

2. 神经症的临床特征

(1)症状没有可查实的病理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没有幻觉、妄想及显著的意志行为紊乱,人格有缺陷但结构完整,现实检验能力和自知力存在,社会功能部分受损。

(2)有一定人格基础。

(3)起病常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4)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

3. 神经症的心理障碍特点

(1)意识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他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病人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恐惧、强迫观念等。)

(2)精神痛苦;神经症是一种痛苦的精神障碍,病人往往主动求助。喜欢诉苦是神经症病人的突出表现之一。

(3)心理障碍持久;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常常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

(4)功能部分缺损: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5)自知力完整,能够主动求医。

(6)没有任何躯体疾病或精神病性障碍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