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领导的构成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支持的。”列宁在这里清楚地阐明了领导的构成要素为:领导=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一)领导者
领导者就是社会系统的人群中,根据环境条件把握社会系统的最佳社会功能并影响被领导者形成统一思想和有效行动的人们。换言之就是为实现预期目标引导率领人们的人。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曾说过:“狮子统帅的绵羊部队,能够打败绵羊统帅的狮子部队。”尽管此处的“狮子”比喻的是帅才,但今天我们把它比喻成领导者、领导干部、领导班子。这里所说的领导者是领导集体,不是单个的一个人。对于领导者,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江泽民同志这段话,含义十分深刻,说明了优秀领导人才及领导班子的重要性。俗话说:“乌鸦领队,只能把人们带到死尸上去”,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一个部门,领导者是大脑,是协调统帅整个系统的中枢。正是领导者的运筹帷幄让领导成为一门艺术。谁的领导艺术水平高,谁就可以占据更多的优势。纵观古今中外,好的领导者发挥的作用从来不容忽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优秀的领导人才就是带领羊群的狮子,平庸的领导者则是带领狮群的羊。要想让一群由羊带领的狮子战胜一群由狮子带领的羊也是不可能的。
腓特烈大帝是普鲁士王国的第三位国王腓特烈二世,是德意志历史上最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对现代的德国人来说更是一个辉煌的神话。腓特烈二世生于1712年,早年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关于“公仆”概念,并指出所谓国王不应该以玩弄权术为目标,而是应该以“国家第一公仆”为准则,受到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好评。在他四十多年的经营下,普鲁士正式崛起成为欧洲强国。这不仅是在军事上,同样也在经济和文化上为普鲁士日后统一德意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开创了一个历史的新篇章。腓特烈共留下30卷著作,其中包括7卷历史,6卷诗歌和3卷军事专著。他擅长吹奏长笛,被后来的音乐家称为“长笛的复兴者”、“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1786年,74岁的腓特烈由于心律衰竭而死,终生无子。他的死讯在各国传开的时候,奥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很有感触地说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刚刚建立的美国,华盛顿要求所有美国军队降半旗志哀。腓特烈死后20年,拿破仑在耶拿战役中大败普鲁士军,然后来到腓特烈的墓前,用马鞭指着他的墓碑对属下的将领们说:“要是他还活着,我们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可见,能够让普鲁士军队享有欧洲无敌美誉的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普鲁士军队的素质,更多的还是因为腓特烈大帝自身优秀的领导才能。
同样的法兰西,同样是拿破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其内在原因则是因为带领这个国家、这个军队的是两个不同的拿破仑。拿破仑·波拿马带领着法兰西横扫欧洲大陆,而路易·拿破仑则让英勇的法兰西败在普鲁士人的手下。可以说路易所面对的敌人绝对没有他叔叔面对的反法联盟那么强大,问题只能出在路易自己身上。
优秀的领导者对于国家、军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优秀的领导者才能让优秀的共和国站立,才能让优秀的民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毛泽东、邓小平等就是具有代表意义的优秀领袖。在王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屡战屡败的工农红军却从遵义会议之后成为一支无往而不胜的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解放了全中国,让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丢掉了大陆,偏安于孤岛台湾,探索出了一条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经典领导者理论主要有:
1.领导特性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是一种着重从领导者个人素质特性来分析领导有效性的领导者理论。领导的有效与否、领导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性格特质。因此,他们对领导者的个人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揭示它与领导效能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寻找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特性,用以鉴别与挑选领导者。领导特性理论可分为传统特性理论与现代特性理论。
传统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天生不具备领导特性的人就不能当领导者。1920年,贝尔德开始了领导特性的研究,并列举了20份不同的特性表,认为是成功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特性。1949年,亨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才领导者的十二种特性:A.成就需要强烈,视工作成功为人生的最大乐趣,把它置于金钱和职位晋升之上;B.工作积极努力,乐于多做工作,并希望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C.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上级,承认上级水平高、经验足,并认为上级能够帮助自己上进和提高,因而尊重上级,与上级的关系较好;D.组织能力强,能迅速地把混乱的事务组织得井井有条,并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从有限的材料中预测到事情的发展方向;E.决断力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各种备选方案做出评判,并果断决策;F.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G.思维敏捷;H.富于进取精神;I.讲求实际,不尚空谈,注重现在而不幻想无法确定的未来;J.忠于职守,尽心尽力;K.独立性强,从不过分依赖别人,包括自己的家人;L.同上级较为亲近,而同下级保持一定的距离。
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特性理论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它把能否当领导完全归结于个人的天赋,忽视了人的能力与品性是可以改造的这一事实,因而是不科学的。现代特性理论把领导活动视为一种动态过程,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可以通过训练与培养加以造就。日本管理学家对领导者提出十项特征与十项能力的特性要求。十项特性是指:①使命感;②责任感;③信赖感;④积极感;⑤忠诚老实;⑥进取心;⑦忍耐性;⑧公平;⑨热情;⑩勇气。十项能力是指:①工作决定能力;②规划能力;③判断能力;④创造能力;⑤洞察能力;⑥劝说能力;⑦对人的理解能力;⑧解决问题的能力;⑨培养下级的能力;⑩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美国行为学家提出领导者应具备十大条件:①合作精神;②决策能力;③组织能力;④精于授权;⑤善于应变;⑥勇于负责;⑦敢于求新;⑧敢担风险;⑨尊重他人;⑩充满自信。
与传统特性理论相比,现代特性理论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它依然忽视了下属的需要与环境的作用,因而也有其片面性与局限性。
2.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的领导行为对部属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理论的目的在于提高对各种具体的领导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效果。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确定领导者应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以及哪一种领导行为的效果最好。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
一是四分图理论。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斯多基尔·沙特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领导行为归纳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抓组织”就是强调以工作为中心,是指领导者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为此只注意工作是否有效地完成,只重视组织设计、职权关系、工作效率,而忽视部属本身的问题,对部属严密监督控制。“关心人”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是指领导者强调建立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倾听下级意见和关心下级。调查结果证明,“抓组织”和“关心人”这两类领导行为在同一个领导者身上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因此,他们认为领导行为是两类行为的具体结合,分为四种情况,用两维空间的四分图来表示:“双低型”即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对组织对人都漠不关心,这种领导方式效果较差;“主动结构型”即低关心高组织的领导者,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体贴型”即高关心人而低组织的领导者大多数关心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合作,重视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的气氛;“双高型”,即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对工作对人都较为关心,一般来说,这种领导行为效果较好。
二是方格图理论。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美国的管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提出了方格图理论。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工作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在坐标图上由1到9划分为9个格,作为标尺。整个方格共81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表示“关心工作”和“关心人”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的一种领导类型,并分别在图的四角和正中确定五种典型类型。即:1·1型为贫乏型的领导者,他们对人对事都不够关心,这是最低能的领导方式,其结果必然导致失败;1·9型为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者,他们只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对部属一味迁就,做老好人,这种类型也称为逍遥型领导;9·1型为任务型的领导者,他们高度关心工作及其效率而不关心人,只准下级服从,不让其发挥才智和进取精神;5·5型为中间型的领导者,他们对人的关心度和对工作的关心度保持中间状态,甘居中游,只图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与士气,安于现状,不能促进部属发挥创造革新精神;9·9型为协调型的领导者,他们既关心工作,又关心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各种活动,促进工作的开展,他们会鼓舞士气,使大家和谐相处,发挥集体精神,这种领导行为效率最高,必然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
三是领导作风理论。勒温提出的领导作风理论是研究领导者工作作风类型,以及工作作风对员工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作风。该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作风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为是专制式的领导作风,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手中,领导者只从工作和技术方面来考虑管理,认为权力来自他们所处的位置,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生懒惰,不可信赖,必须加以鞭策。第二种类型称为民主式的领导作风,权力定位于群体,领导者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管理,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是由他领导的群体赋予的,被领导者受到激励后,会自我领导,并富有创造力。第三种类型称为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权力定位于员工手中,领导者只是从福利方面考虑管理,认为权力来自于被领导者的信赖。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极端的领导作风并不常见。勒温认为,大多数的领导者所采纳的作风往往是处于两种极端类型之间的混合型。
(二)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就是在社会系统的人群中,按统一目标、思想进行社会实践,形成社会功能的人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被领导者,领导者又怎么存在呢,况且对于任何人而言,自己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存在着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转化、相互监督的关系。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埃文斯和同事豪斯提出和扩充发展了“道路——目标模式”。该模式的基本要点是在领导过程中要阐明被领导工作任务的要求,帮助其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使之能顺利达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满足下属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机会。领导者在这两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大,越能提高下级对目标价值的认识,激发积极性。通过实验,豪斯认为,“高工作”和“高关系”的组合,不一定是有效的领导方式,还应考虑被领导者的因素。
美国学者里斯·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认为,被领导者由不成熟转变为成熟的过程,会发生七个方面的变化: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少量的行为到能做多种行为;从错误而浅薄的兴趣到较深而较强的兴趣;从时间知觉性短到时间知觉性较长(过去与未来);从附属的地位到同等或优越的地位;从不明白自我到明白自我、控制自觉。他认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是持续的、循序渐进的,一般正常人都是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也不断变化,心理也由不成熟日趋成熟。因此,领导者应针对下级不同的成熟程度分别指导,对那些心理不成熟或心智迟钝的人,应使用传统的领导方式,对比较成熟的人,应该扩大个人的责任,创造一个对其有利于发挥才能和有助于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
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卡曼1966年提出,后由赫西和布兰查德发展为生命周期理论则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所谓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是指被领导者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该理论将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即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的高低分别结合,形成了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一是指示,也就是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对于不成熟的被领导者告诉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强调指导性行为;二是推销,也就是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对于比较不成熟的下属,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三是参与,也就是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对于比较成熟的部下,采取共同决策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四是授权,也就是低任务、低关系,领导者对于成熟的下属,仅提供极少的指导或支持。这一理论提出,要针对下属的成熟程度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
(三)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行为时所处的特定背景。这里主要是指在进行领导行为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的因素。
关于环境因素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这是管理学者,尤其是后期管理学者特别重视研究的问题。他们依据现代社会多变的特点,认为一切按照往常的惯例和经验来领导,常常会不适应新的情况。有效的领导依赖于情况和领导者行为的相互作用。因此,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情况的计划、工作方法,也没有适合任何情况的组织和控制的工作方法,同样,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情况的最好的领导方法。
此时此地此对象是好的领导行为,彼时彼地彼对象就不见得是好的领导行为,一切都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环境。《庄子》讲了一则“不皲手之药”的故事:宋国有个人善于炼制一种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因为手涂上这种药膏能防冻裂,所以他家祖祖辈辈就靠在水上帮人洗丝绵为生。有个外地人听说了,便寻上门来,情愿出百金买下他的药方。他召集全家商议说:“我家漂洗了几辈子丝绵,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只要卖掉药方,一下子就可以拿到百金。怎么样,卖了吧?”那个外地人弄到了药方,便去劝说吴王制造药膏。不久,越国大举侵犯吴国。吴王命令他统率军队迎战。当时正值朔冬寒月,两军在水上大战。吴国军士抹上药膏,手脚皮肤没有冻裂,一个个生龙活虎,杀得越国人望风而逃,吴王大喜,划出一块土地封赏给他。同样是这种防皮肤冻裂的药膏,有的以此封地得赏,有的则只能靠漂洗丝绵为生,这原来是用法不同的结果!这则寓言取自《逍遥游》中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惠施是名家代表人物,对自己的主张不能见用而不满,发牢骚说他有一只可容五石粮的大葫芦,实在太大,“为其无用”只好砸烂了,庄子笑他“拙于用大”,就讲了这个故事,一件东西有没有用处,用处之大小,不单在于它本身价值大小,还在于将它使用在什么地。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领导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过程。一个人,一件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将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领导权变理论就是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环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况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权者,权宜;变者,变通。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主要有:
1.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这个模式是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坦南鲍姆和沃伦·斯密特于1958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独裁和民主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领导行为方式,构成一个连续带。领导方式不要固定不变,而要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领导方式不是机械地只从独裁和民主两个方面进行选择,而要按照客观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连续带模式表示一系列民主程度不同的领导方式。有效的领导方式就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选择所需要的领导行为。领导者在选择其领导方式时,应考虑自身的能力和部属的能力。如果领导者以为部属有才干,则选择较为民主的领导方式,反之,则选择强制性的领导方式。
2.菲德勒的权变模式。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菲德勒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他将与领导有关的环境因素分为三种:领导——成员、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每一种因素分别有好坏、有无、强弱两个不同方面。根据这三种因素六个方面的不同组合,菲德勒把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分成八种类型。他认为,三个条件齐备,即领导——成员关系良好,有任务结构(也就是工作任务明确),职位能力强,这是领导最有利的环境;三者有一项或两项具备是领导所处的一般环境;三者都缺的是最不利的环境。这一模式指出,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或者改变领导方式、或者改变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在环境因素最好或最坏的条件下,应该选择以关心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领导者,否则,则应该选择以关心人为中心的领导者。
总之,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是领导的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领导者在整个领导行为中是事物的主要方面,他规定或影响被领导者和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而被领导者和环境则处于服从地位的次要方面。在构成要素中首先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领导者的素质、作风、方法,这样就“纲举目张”了;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被领导者及环境对整个领导活动的影响,还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观”,方能认识领导学的全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