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变的成功来自积累的量变
荀子的《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虽然这篇文章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时代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得不佩服荀子的眼光和学识。他所说的上面那段话,历来被人们传诵着,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
积累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成功是一种突破,是一种质变。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才会取得成功。
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满腹经纶,出口成诗,有人对他横溢的诗才感到惊讶,便留心观察他的“秘诀”何在。后来发现他无论走路、吃饭,还是游玩,身上常常带着一支笔,时而在一张纸条上写几下,尔后就把小纸条装进一个布口袋中。待有人打开他那布口袋细看时,上面写的全是一联、半联的诗句。原来梅尧臣的秘诀就在于积累。
无独有偶。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用这种方法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写出《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
上面两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成功离不开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大成功还是小成绩,都需要努力才能实现,需要积累才能得到。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步登天得来的,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经过日积月累、经过长期努力累积得来的。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一些人心浮气躁,平时不努力,小事看不起,只想坐等机会到来,一举成功。这些人只是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一时。朝廷为了抗御强敌,决心重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年。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没有谁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诏告,只要中选,就能够获重赏。经过严格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官家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应征者前来挥毫。只见应征者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狼毫巨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人好奇地问店小二如此成功的秘诀,这位店小二久久无以回答,后来勉强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只是在这里当了30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当店小二临摹到一定“量”时,技法必然达到相对熟练的水平,自然会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方法,并产生“质”的变化。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只有多接触,多模仿,多实践,你才能掌握它。
天道酬勤,水滴石穿。无数事实证明,成功需要积累,需要积累经验,需要积累能力,需要积累成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恒心和坚持。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最终必将有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