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弘一法师
曾国藩临死前曾告诫孩子:“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曾国藩一生都用此二字来砥砺自己。
仔细想想,曾国藩所言极对。人在独处时,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时候而干坏事、做不得体的事。
慎独可以说是一种修养境界,一种自觉修为,一种自律精神,也是一种坦荡心怀。能慎独的人,不人格分裂,不做亏心事,自然吃得下,睡得香,身体健康寿命长。
历史上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当属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史杨震。他“暮夜”拒贿的故事千古流传。
《后汉书·杨震传》中这样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途径昌邑。昌邑的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报杨震当年提携之恩,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怀揣十斤银子送给恩师,杨震铮铮铁言,当场拒绝接受。并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听后十分羞愧,只好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这是“慎独”的典型。人遏制了自己的贪欲,连其中最隐蔽微小的地方也不放过,行事遵循自然之理,一刻也不间断,这样内心时时自省且无愧于心,心胸自然安泰。当然,这个典型故事离现代社会有点遥远。下面这则故事比较贴合现在的我们。
小牧一年冬天回老家,走在路上发现一叠百元钞票。因为近视,他低头又看了两眼,确定是钱后,马上走人。随后发生什么事,他就不知道了,只是当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佛陀说的“金钱是毒蛇”。
“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商品大潮中,能有这样的思想,真是难能可贵。
在现代社会,“慎独”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慎独更多的是指谨慎地独处,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现在社会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接触也日益频繁,我们不得不去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
我们一边喊累,抱怨压力大,但是当这一切都停止,我们独处的时候,我们反而会不知所措,只要和自己多待一会儿,就像是在遭受一种酷刑,内心会产生一种“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感觉,陷入虚无、怕面对自己的境地。于是,只要闲了下来,我们就必须呼朋引伴,找个地方去消遣。
我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但是我们的内心极其空虚。陷于这种情形下,就说明我们已经迷失自己的心性。一个哲人说过:大抵我们惧怕面对自己,是看到了自己的贫乏。与贫乏的自己相对,是最没有意思的事,远不如无聊的消遣有趣。只是这样做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不愿独处,越来越找不到自己。
曾国藩从20岁起就开始力行古人的“慎独”,他改号涤生,取涤其旧染之污之意。
他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他的这种价值取向,使他很自然地走上了自省、自责、自胜、自强的圣贤之路。
在江河日下的末世,曾国藩,一介文人,却投身官场和战场,他既要迎战强敌,又要应付清廷的猜忌,他时刻处于“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险境,但他都能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而不致招来杀身之祸。
他甚至有数度自杀未遂的经历,但最终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
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他的“慎独”修身处世之道上。他下的慎独功夫就是每天给自己独处的时间,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检查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所以我们或静坐斗室,或漫步湖边,或在列车上时,不妨写写日记或者打打腹稿。让自己浮躁的心出离外界的干扰,让自己进行思考,与自己真正面对面,来个真诚相拥。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时,他才有清晰的自我观念。他敢于与自己对话,敢于深层剖析自己,他才会觉得充实、富有创造性,也会慢慢肯定自己,接受自己,成为他自己,心情也会慢慢变得安宁祥和。
独处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独处时对人对己要保持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面对现实,也才能积极地肯定自己,理解他人,适应环境。
对现实的接受与肯定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走向成熟的开始。反之,一个人惧怕独处,就说明他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也就越不成熟。
所以,慎独是一种能力,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建立一个相对自足、充实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决定了他与外界世界能否和谐。
谨慎独处,安于寂寞,慢慢安下心来,不断地进行内在的整合,就能建立起生活的条理,就能给自己打足重新面对世界的勇气。慎独也是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所以,慎独是一种充实,让我们找到自己,重新做真正的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