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绝对不仅仅是文艺方面的。“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伟大主题。它颠覆了人类的世界观和自我认知,发现了另一半的世界,重新定义了“人”的含义。我们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
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喜欢问我们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其实那个时候的我们对爱恨亲疏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我们的选择依据也许仅仅是与谁更“熟悉”而已。做一个未必恰当的比喻,青春期就好比一个人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们开始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塑造,重新认识自己,为今后的人生打下独特的烙印。
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生活在独一无二的家庭,有独一无二的父母,受着独一无二的教育,走着独一无二的成长之路,所以我们会成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喜欢把自己跟别人做比较,如果略微超出就沾沾自喜、喜不自胜。如果感觉略微差一些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其实,这种比较真是毫无意义啊!我们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路上,正确地认识自己才是最最重要的。这种认识,需要的是一种冷眼旁观般的超脱,慧眼识珠般的精确,把自己的性格、秉性、处事方式完全摸透,既能自信于自己的长处,又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听《新闻联播》的时候,我们总是对一句“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耳熟能详,中国人最了解中国的情况,同样的,自己最能摸清楚自己的情况,掌握了这些,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你的朋友圈子,你很难想象一个喜欢足球的人和一群篮球迷坐在一起侃大山的情景。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虽然我个儿很高,可从小我只会踢足球,篮球的基本规则我都懵懵懂懂,一群篮球迷在一起侃NBA、CBA的时候,我只好杵在那里,好尴尬。人都喜欢找到能够接纳自己、自己也能融入其中的“组织”,这能叫人感到温暖。再比如,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志。就算仅仅是相约一起远游的驴友,我也喜欢找一个志趣相投的人。更别说是合伙创业、合伙科研、一起奋斗、终身为友了。
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路上布满荆棘,很少有人能够一往无前,没有磕绊。我有两个小小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第一就是选择道路和生活要符合社会和亲友对自己的期待,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连上大学选专业,我也是转了好几次方向。起先学金融,后来学传播,再后来当了记者,再再后来开始做人力,顺带讲讲课、写写作。说起来,身边人起先最希望我能做一个衣着光鲜、收入稳定的金融从业者,次之才是靠笔吃饭。我试图照顾大家的感受,后来才发现这不可行,于是一次次转向。阴差阳错,和我一起长大的某小伙伴却在我爹妈的帮助下进了银行,搞起了信贷。如今的我,兜兜里没有钞票却有女儿的巧克力。有时候我面朝大海,看着太阳在海面的余晖能静坐好几个小时,我感觉我灵魂很自由。穷就穷点吧,图个乐呵。
还有一点就是要把利己和利他结合起来。实话实说,我很钦佩却不甚喜欢那种完全奉献、完全无我的人。中国社会的传统就是喜欢“追授”,喜欢“怀念”,喜欢“失去了才知道宝贵”。但是,一个人如果心里都没有妻子孩子,都没有爸爸妈妈,却完全把爱给陌生人,难道我不可以理解成他有所图吗?他一定是自私的。我不喜欢,更不会那么去做。我们首先要不带给社会负担,不对家人负疚,不为自己遗憾才能再去谈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关爱。我更羡慕那些事业未必特别圆满但家庭美满的人。
当初找女朋友的时候,哥哥嫂嫂嘱咐我,婚姻就像穿鞋,外人在乎的是好不好看,可是穿上之后是不是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这句话我记忆深刻,想来把它套用到选择人生之路上也一样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