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要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载体,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讲话,把网络文化看做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无疑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指出要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育人环境。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实际,如何利用网络传媒的优势,有效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对网络思想教育的性质、特点、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一些高校还在建立主题教育网站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一)利用网络传媒的新优势,拓宽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新空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要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与网络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任务观和质量观。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载体,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这一切都表明,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新优势,在继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整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开拓大学生思想工作新局面,已经成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文化的健康发展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在大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个性发挥、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其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最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陶冶情操提供了条件。

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地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首先,网络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一定冲击;其次,网络使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再次,网络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性异化;再次,网络有弱化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倾向。

总之,网络是一个宝库,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垃圾。大学生若沉湎于这些信息垃圾中,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轻者耽误学习,重者网络成瘾,影响个性发展、价值取向形成等深层次的问题,甚至会改变大学生的人生之路。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极易使一些大学生在心态上出现偏差。因此,网络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新领域,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