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奖章正面
诺贝尔经济学奖奖章背面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正式签署了自己的遗嘱,决定将其全部遗产做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与世长辞。
19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开始颁发诺贝尔奖。截至2002年,有168人获物理学奖、141人获化学奖、178人获生理学和医学奖、99人获文学奖、90人和17个国际组织获和平奖。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成立300周年,出资设立“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从1969年起,瑞典中央银行每年提供与诺贝尔奖金相同的金额,交给诺贝尔基金会,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颁发。虽然此项奖不是按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但是在获奖侯选人的推荐、评选、颁奖规则等方面与诺贝尔奖一致,因此其地位与其他诺贝尔奖基本是相同的。人们习惯上把该奖称作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至2002年,共有51人获奖。[1]
1969年
弗里希(Frisch,Ragnar Kittil),挪威,创立经济计量学并运用动态模型分析经济活动。
廷伯根(Tinbergen,Jan),荷兰,创立经济计量学,发展与应用动态模型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使实证分析数量化及经济假说的统计检验成为可能。
1970年
萨缪尔逊(Samuelson,Paul Antony),美国,以科学方法研究静态与动态经济理论,并对提高经济科学的分析水平有显著贡献。
1971年
库茨涅兹(Kuznets,Simon Smith),美国,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统计研究。
1972年
希克斯(Hicks,Sir John Richard),英国,开创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阿罗(Arrow,Kenneth Joseph),美国,开创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年
列昂惕夫(Leontief,Wassily W.),美国,创立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重要的经济问题。
1974年
米达尔(Myrdal,Karl Gunnar),瑞典,对货币均衡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经济、社会和制度方面相互依存关系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哈耶克(Hayek,Friedrich August von),奥地利,有关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领先成就,以及有关经济、社会和制度方面相互依存关系的卓越分析。
1975年
康托罗维奇(Kantorovich,Leonid Vitaliyevich),苏联,对资源最优化理论以及建立线性规划方法的研究。
库普曼斯(Koopmans,Tjalling Charles),美国,对资源最优化理论以及建立线性规划方法的研究。
1976年
弗里德曼(Friedman,Milton),美国,对消费分析和货币历史与理论方面的成就及论证稳定经济的政策的复杂性方面有贡献。
1977年
俄林(Ohlin,Bertil Gotthard),瑞典,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有奠基性贡献。
米德(Meade,James Edward),英国,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1978年
西蒙(Simon,Herbert Alexander),美国,对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的开拓性研究。
1979年
刘易斯(Lewis,William Arthur),圣卢西亚,对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舒尔茨(Schultz,TheodoreWilliam),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分析。
1980年
克莱因(Klein,Lawrence Robert),美国,在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预测和经济政策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
1981年
托宾(Tobin,James),美国,在金融市场及其与各项支出的决策、生产、就业和物价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1982年
斯蒂格勒(Stigler,George Joseph),美国,研究产业结构、消费者行为、市场信息作用以及政府管制性政策等方面的贡献。
1983年
德布鲁(Debreu,Gerard),美国,在价格和自由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和生产、供应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等方面创造性的研究和对一般经济均衡理论严格的再阐述。
1984年
斯通(Stone,Sir John Richard Nicholas),英国,对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完善经验经济分析的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
莫迪利阿尼(Modigliani,Franco),美国,在家庭储蓄和公司资金筹集活动方面的创造性研究。
1986年
布坎南(Buchanan,James McGill),美国,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7年
索罗(Solow,RobertMerton),美国,对经济增长理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88年
阿莱(Allais,Maurice),法国,在市场理论和最大效率理论方面对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
1989年
哈维尔莫(Haavelmo,Trygve),挪威,对经济计量学的方法所作的奠基性的贡献。
1990年
马科威兹(Markowitz,Harry Max),美国,对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开拓性研究,为投资者、股东及金融专家们提供了衡量不同的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工具,以估计和预测股票、债券等证券的价格。
夏普(Sharpe,William F.),美国,在有价证券理论方面对不确定条件下金融决策的规范分析,以及在资本市场理论方面关于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金融市场的实证性均衡理论。
米勒(Miller,Merton Howard),美国,对公司财务理论与经济分析方面的卓越贡献。
1991年
科斯(Coase,Ronald Harry),美国,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1992年
贝克尔(Becker,Gary Stanley),美国,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
1993年
诺斯(North,Cecil Douglass),美国,使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和结构的变迁,从而更新了对经济历史的研究。
福格尔(Fogel,RobertWilliam),美国,使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和结构的变迁,从而更新了对经济历史的研究。
1994年
豪尔绍尼(Harsanyi,John Charles),美国,对博弈论运用于经济分析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纳什(Nash,John F.),英国,对博弈论运用于经济分析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泽尔腾(Selten,Reinhard),德国,对博弈论运用于经济分析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1995年
卢卡斯(Lucas,Jr.Robert E.),美国,发展和应用了合理预期假设,从而改变了宏观经济分析并加深了我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
1996年
米尔利斯(Mirrlees,James),英国,对不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理论的贡献卓越。
维克里(Vickrey,William),加拿大,在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1997年
默顿(Merton,Robert C.),美国,在期权和衍生证券方面所做的开创性贡献。
斯科尔斯(Scholes,Myron S.),美国,推导并发展期权定价模型所作出的贡献。
1998年
森(Sen,Amartya Kumar),印度,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突破性创见。
1999年
芒德尔(Mundell,Robert Alexandier),美国,对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分析和对最佳货币区域的分析。
2000年
赫克曼(Heckman,James J.),美国,提出分析样本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麦克法登(Mcfadden,Daniel L.),美国,提出分析个人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2001年
阿克尔洛夫(Akerlof,George A.),美国,对有关市场运作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斯宾塞(Spence,A.Michael),美国,对有关市场运作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斯蒂格利茨(Stiglitz,Joseph E),美国,对有关市场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2002年
卡尼曼(Kahneman,Daniel),美国,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史密斯(Smith,Vernon),美国,发展了实验研究方法,设立了经济学研究试验的可靠标准,从而奠定了实验经济学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