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企业产权安排

创业企业产权安排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当的产权安排有利于创业企业约束财产,有利于其自主经营,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增进其资源配置效益和规范市场交易,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创业企业必须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创业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创业企业的产权安排必须保证企业的财产权利是完整的;必须有利于创业者获取短缺资源,形成团队精神,提高创业效率;必须保证创业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第一节 创业企业产权安排

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三大制度(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之一,同时,企业产权制度也是企业经营和管理以及发展的基础。适当的产权安排有利于创业企业约束财产,有利于其自主经营,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增进其资源配置效益和规范市场交易,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企业产权制度含义

产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是指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对特定的物或对象的占有权。它主要有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和集体或法人产权三种形式。产权具有排他性,也就是某一事物的所有权只属于特定的人或者是特定的利益集团,其他的个人和集体对其没有所有权。产权不仅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系列权利的集合体。具体可以分为支配使用权,利得权即占有收益权,处置权。

企业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划结合而形成的且能对企业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保证资源最优配置的产权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产权安排。为使市场交易顺利进行,必须确定排他性的产权,即界定产权、确立规则、使有价值的权利得到激励。(2)企业产权结构安排。确定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有效地保护产权,促进产权关系的明晰,保障其中有价值的经济利益得以有效地实现。在企业各项制度安排中,产权制度是核心,企业产权制度是否有效率是其他制度效率的决定因素。

二、创业企业产权安排的要求

产权安排是企业的“基本建设”,创业企业应做好这一方面的基本建设。创业企业的产权安排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确保财产权利的完整

企业必须有完整的财产权利,这是市场经济制度对于企业财产权利结构的基本要求。当且仅当企业对于自己的财产拥有独立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不受非所有者支配时,这样的企业财产权利才能算是完整的;反之,企业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

例如,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业主制企业为了避免某些社会干扰,往往挂靠在某个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之下,戴上一个集体企业的帽子,但过了几年就遇到了麻烦:一是要辞退职工,劳动局会管,说不能随便辞退职工。二是集体企业的资产常常被认为是国有资产,要处置企业资产,如变卖、或在国外投资,有人就会告“侵吞国有资产或侵吞集体资产”。

(二)有利于获取创业活动的关键资源

一般而言,创业需要技术、资金、社会关系、营销网络等资源,创业企业的产权安排一定要有利于创业企业整体上获得这些资源,特别是有利于获得创业需要、但自己并不拥有的资源。业主制企业不利于创业企业获得全部资源,因为创业者是惟一的,多数个人不可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合伙制企业就进了一步,合伙人可以各显其能,广集资源。而公司制企业则可以凭借有限责任制度,筹集到最为短缺的资金。

合伙制企业或公司制企业模式将技术拥有者、资金所有者、社会关系较多者、营销网络所有者等连接、集合在一起,进而启动一项创业活动。产、学、研或官、产、学合作办企业,国内国外合作办企业,就具有这一特征。

(三)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

创业企业必须有团队精神。没有团队精神,任何创业活动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团队精神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存续期。特别是合伙制企业、股份制公司最忌讳的就是缺乏团队精神。因此,创业企业的产权安排,一定要有利于特定创业活动的参与者形成团队精神。否则,企业必将在发展中夭折。曾经名噪一时的珠海巨人集团就是例证。当年,巨人集团可谓是红红火火,年销售额数亿元,但企业的资产基本归某老总个人所有,整个产权安排没有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于是乎,尽管企业越做越大,但企业内部的产权矛盾越来越突出,高层及关键部门的团队精神日趋涣散,最终陆续导致了研发部门员工集体辞职,部分高层管理者集体出走。这不能不说是比巨人大厦工程失败导致巨人集团毁灭的更为重要和深层次的成因。

从不少企业成败兴衰的经历、经验来看,所谓形成团队精神,就是创业企业的产权安排一定要激励和制约创业者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激励就是要使大家主动地去做有利于团队集体行动的事情;制约就是要使大家不愿、不敢去做有损于团队集体行动的事情。

(四)有利于提高创业活动的效率

市场经济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经济形态。一旦有适当的商业机会,即要求创业者有四快:快速集聚资源;快速建立企业、形成财富生产能力;快速形成产品;快速使创业企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美国硅谷流传着一个俗语:快快快、快快快……晚了就没有机会了!由此可见“快”的重要性。

为了“快”,就要求创业企业有一个制度基础,这就是合理、有效的企业产权安排。要求创业者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三类企业制度的产权特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当的企业产权框架。为了“快”,对于拥有足够的创业资源的创业者来讲,选择业主制的产权框架可能是适当的;而对于需要联合多方资源的创业者来讲,采用合伙制或公司制的产权框架,则可能是适当的。

(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想使某个创业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首先应使创业者保持持久的动力。创业者的持久动力最终来自于他对利润的追求。创业企业必须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创业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所谓剩余控制权,即控制企业剩余的权利;相应地,剩余索取权即索取企业剩余的权利。

传统产权理论强调的是所有者对于资产的占有权、支配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现代产权理论则强调的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事实上,传统的单纯的占有权、处置权、支配权并不能真正给创业者以激励,只有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才能使创业者产生不断将企业做大的原始动力和冲动。创业者是否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决定着创业者是否会长期努力,也就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创业企业的产权安排必须保证企业的财产权利是完整的;必须有利于创业者获取短缺资源,形成团队精神,提高创业效率;必须保证创业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在客观现实中,要同时兼顾这几点,并使之协调,往往是困难的。

例如,创业者所新办的企业、从事的项目确实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有时为了获得短缺的创业资源,创业者可能也得损失自己财产权利的完整性。又如,为了尽快获得政府机构的某些许可,创业者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现实中,企业产权安排的前五项要求往往是难以同时满足或难以协调的。这样,创业者就只能审时度势,尽力而为。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创业团队中有些人甚至是利益短视者,这就很难避免创业团队中个别人在产权安排上的机会主义。现实中,创业者往往只重视保证企业财产权利的完整性,而忽视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结果导致部分创业者失去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这都是创业企业产权安排中必须格外注意的问题。

三、对创业者和创业关键人员的产权安排

在创业企业中,对创业者、创业关键人员的产权安排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创业者、创业关键人员都是创业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本,对他们产权上的安排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激励和制约机制。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性的资本,其资本能力潜伏在人体当中。因此,对于他们的产权的安排,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找到人力资本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的平衡点,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一)对创业者的产权安排

创业者在企业投入了资源,自然应在企业占有股份。在业主制下,创业者将占有100%的资产。在合伙制和公司制下,创业者将按照自己的投资比例在企业中占有部分股份。无论是占有100%的资产,还是占有部分股份,创业者都应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创业者对创业企业投入的要素不仅仅是资本,还有创业者的才能。他们具有杰出的经营管理协调能力,是创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经理人。为了激励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创业企业股东的利益与这些高层管理者的利益联系起来,一般会对创业者做出一些特殊的产权安排。

在创业者不是创业企业所有者的情况下,创业者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企业剩余索取权。例如,股票期权被公认为是可行的产权安排。股票期权是与企业内部激励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而论,股票期权制度可以使创业者在企业存续期内与企业所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且会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制度化、长期化。

(二)对科技人员的产权安排

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中,科技人员是关键人员之一,对他们的产权安排十分重要。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技人员的稳定和努力。如果对科技人员的产权安排失当,势必对企业产生颠覆性的打击;反之,如果对科技人员的产权安排适当,则必然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例如,珠海巨人集团曾发生过一件事情,几乎在珠海市政府给集团负责人发放巨奖的授奖大会隆重举行的同时,其汉卡换代产品开发人员却集体辞职。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人员不满于在巨人集团没有自己的股份。又如,国内另一知名信息技术企业集团为了稳定有可能被外资公司挖去的某关键技术研究人员,在企业改制时给了其相应的股份。其结果是在为民族科技工业崛起而努力的意识和股权利益的双重驱动下,这位科技人员成了该集团最为忠诚的高级科技人员。由这些例子不难看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必须给科技人员以适当的产权安排。

四、对员工的产权安排

在创业企业中,对员工的产权安排也非常重要。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成功的产权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激励方式。员工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始于1974年,现在已经在美国的企业中广泛地得到了运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500强企业中有90%的企业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在美国的上市企业中有90%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已有超过10 000个员工持股计划;参加人数超过了1 000万人。所谓员工持股计划,即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委托“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按股份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员工持股计划具有以下特点:(1)持股人或认购者:必须是本企业员工。(2)股权持有:员工所认购的本企业的股份不能转让,不能交易,不能继承。(3)设置方式:一是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设置;二是通过产权转让方式设置。(4)股份分配:员工持股资格由各公司自行民主决定,非本公司员工不得以任何方式参加内部员工持股。(5)利润分配: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集体以社团法人名义享受公司利润分配,再由专职机构(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按员工个人持股数额进行二次利润分配。(6)员工认股应遵循的原则: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坚持自愿出资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7)员工持股规模:一般是根据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员工购买能力,自行确定企业员工股总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是,如公司总股本在5 000万美元至2亿美元之间,则员工持股占总股本的35%;如公司总股本在1 000万美元至5 000万美元之间,则员工持股占总股本的35%~50%;如公司总股本在1 000万美元以下,则员工持股占总股本的50%以上。(8)员工股份形成方式:员工现金认购;企业设立员工持股专项贷款,员工贷款认购;企业为员工担保,员工贷款认购;企业将历年积累的公益金转为员工股份划转给员工;奖励红股形成员工持股。(9)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在一些企业,员工直接的现金投入不得低于应认购额的6%;贷款的认购不应高于应认购额的40%。

【案例15-1】员工持股制(1)

1995年1月,某广告文化书店诞生在宣武门一个19平方米的小房子里;1997年10月,上海店开业;1999年5月,广州店问世;次年3月,长沙、南京、成都店相继诞生。目前,共有七家直营店及网上书店。它专门从事广告及相关专业书籍的零售、广告专业书籍的选题策划。

1997年该企业开始实行员工持股制,目前2/3的员工持股,持股数量共30%。公司实行股东会、董事会决策制,将作坊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只要加入公司1年以上,期望继续合作3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持有公司股份,股份数量为1万股起。取得股份方式主要为购买(部分实行2年期权),股份来源于退出股东和增股。股东具有《公司法》规定所有权力。退出时,其他股东按照比例收购(成为股东7年以后可自由选择;创业老员工保留)。每年收益按3∶3∶4分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