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

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该理论首次在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增加了动态分析或时间因素,解释了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该理论从国际分工不通过世界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来进行这点出发,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并由此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其中市场不完全性及企业的性质是内部化理论的核心。

第三节 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

一、主流跨国公司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定,提出了许多观点各异的跨国公司理论。

(一)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Hymer)以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完全竞争的基本假定和产业组织理论,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美国企业拥有的技术与规模等垄断性优势,是美国企业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垄断优势的产生在于美国企业控制了技术的使用以及实行水平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经营。美国跨国公司拥有三类垄断优势: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判别、商标、销售技术与价格控制等;二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专有技术、融资、管理技能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该理论解释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与决定性因素,以及产生这些条件的原因所在。

(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农(Raymond Vernon)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产品生命周期和工业区位理论,提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美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与产品周期有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而作出的决策:1.在产品创新阶段,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2.在成熟阶段,美国企业考虑并进行对西欧等发达国家直接投资;3.在标准化阶段,美国企业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该理论首次在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增加了动态分析或时间因素,解释了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

(三)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以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详细分析与比较了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提出了解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小岛清模型。

该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命题:1.赫克歇尔——奥林模型中的劳动与资本要素可以用劳动与经营资源来代替;2.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有关;3.与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把经营资源人为地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

该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他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资源导向型;2.劳动力导向型;3.市场导向型;4.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

该理论详尽地研究了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特点: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以对自然资源开发与进口、生产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行业的直接投资为中心。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因而其规模也远比欧美国家小得多,转让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符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与水平,投资也多采用合资形式。3.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可称为顺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还分析了发达国家间的交叉直接投资。

(四)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

70年代初,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寡占行为理论,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寡占反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战后美国企业大举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由寡占反应行为所致,投资主体是寡占行业少数几家寡头公司,它们的投资又大都在同一时期成批地发生。

该理论把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进攻性投资”与“防御性投资”,决定这类投资的因素是各不相同的,防御性投资是由寡占反应行为所决定的。他还研究了与对外直接投资成批性有相关关系的各种因素。

(五)阿利伯的通货区域理论

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Z·阿利伯(Robert Z.Aliber)在1970年和1971年分别发表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多元通货世界中的跨国企业》两篇论文中,把对外直接投资视为资产在各个通货区域之间流动的一种货币现象,提出了“通货区域优势理论”。

阿利伯认为,由于并不存在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货币市场,因而货币市场是不完善的,而是存在若干通货区域。各种货币的地位强弱不同,币值的稳定性也各异。如果一个公司所在国的货币“坚挺”,这个公司的资产就会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价格,因此该公司具有货币区域的优势。以不同国家的货币定值的资产,其收益率各异。收益率的差别,既反映了汇率的可预期变化,也反映了对汇率变化不确定的补偿。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瓦解了,但美元仍是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元通货区的跨国公司拥有强币的优势。

(六)巴克莱和卡森等的内部化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以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P.J.Buckley)、卡森(M.Casson)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建立了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从国际分工不通过世界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来进行这点出发,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并由此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其中市场不完全性及企业的性质是内部化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有助于说明各种类型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其后有些学者将技术优势及内部化概念进一步引申,以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该理论还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安排这三种方式之间选择的根据。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以前的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研究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正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

(七)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英国里丁大学教授J.H·邓宁( John H.Dunning)一方面采用国际经济活动实证分析方法,对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导致的国际生产格局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采用逻辑综合方法,对国际生产理论的发展进行逻辑分析,并以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日益合流为起点,提出了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定是: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企业将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一)企业优势:企业拥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采取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这类资产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二)内部化优势:企业使这些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三)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由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组变量决定。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跨国公司在出口贸易、直接投资与许可证安排之间的选择。同时这三组变量的结合决定了各国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类型、行业及地理分布。

该理论从各国经济活动的结构、经济环境与政府政策的特点说明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的起源与特点,并把它们与各国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特征与类型联系起来。还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结构联系起来,研究了各国国际生产或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性质。

二、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存在的基本缺陷

到目前为止,主流的、也是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存在以下缺陷:

这些理论始终以欧美各国的跨国公司先行者们为研究对象,例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寡占反应理论的研究对象仅是美国企业;内部化理论与生产折衷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欧美国家企业。其主要内容是解释海外直接投资行为,揭示其中的规律性。而对于二战后大批涌现出来的跨国公司后来者们(例如华人跨国公司),却极少研究。先行者与后来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先行者为基础的主流理论无法准确解释后来者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缺陷。

这些理论所依据的环境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状况。这种状况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跨国公司而言可以说是质的巨变。但迄今为止,主流的跨国公司理论还停留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中,因而难以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又形成了一个目前尚未被大多数人认识到的缺陷。对此,我们暂且将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称为“非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理论”,并把新环境背景下的探索称为“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理论”。

三、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兴起

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学者韦尔斯和拉奥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特征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特征。一是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以适应需求量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市场。二是接近市场的优势,尤其是与母国联系密切的民族产品在海外生产上更具优势。三是低价营销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采用低价营销策略。小规模技术理论同时认为:由于世界市场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即使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的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很强的经济动力。

拉奥( Sanjaya Lall,1983)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强调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即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技术的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改进和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应着重于利用当地廉价的生产要素及本地创新所形成的特有技术来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并通过积极吸引外资来增强本国企业的技术、组织创新能力。

在拉奥技术地方化理论的基础上,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坎特维尔(J.A.Cantwell)和他的学生托兰惕诺( PazE.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在强调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推动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要具备这种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应先具备学习和组织能力。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产业和地域分布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从地理扩张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对外投资遵循以下发展顺序: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然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开始涉足高科技领域的生产与研发活动,并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更先进的技术。

(二)从战略管理角度研究跨国公司是跨国公司理论的主要突破

1980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忽略了对企业内部的挖掘。因此,以巴莱(Barney)、鲁梅尔特(Rumelt)为代表的资源理论学派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回应。资源理论学派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即以“资源—战略—效益”的逻辑关系制定企业的战略。该框架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资源差异来解释的,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而且巴莱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而言,只有战略性资源是有用的。而战略性资源必备的特征是:有价值、稀缺、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即从性质上讲战略性资源只能是异质的、不完全流动的。

1997年,提斯(Teece)为弥补资源基础理论的不足,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即动力能力理论。这套战略管理理论把企业的资源分为四个层次:(1)公共资源。它是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和获得的知识。(2)专有资源。如商业秘密、专利技术这些无形资产,它们属于战略性资源。(3)组织与管理能力。它是指能让企业的生产要素与专有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这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无形资源。提斯认为,正是企业的这种能力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费用,而科斯交易成本理论中企业代替市场降低的交易费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这种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4)创新能力。动力能力理论认为,针对当今高新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能力。

为了全面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实质,我们从企业的性质、利润的来源和企业成长的动因三个方面对这三种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1.企业的性质

这三种理论对企业性质的看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竞争位势认为企业是同质的,而后两种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竞争位势理论将企业视为一部资源和产品的投入产出机器,只研究企业是怎样选择自己的投入,怎样决定自己的产出,即将企业看作“黑箱”,并是同质的。至于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它的内部运行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有什么不同,则不加以研究。而资源基础理论引入了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思想强调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因此,这一学派的解释更多地是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入手。它否定了竞争位势理论中企业同质的观点,认为在具有行政管理框架结构的企业中,外部购入的同质资源进入企业参与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由于附上了企业的专有资源,而使其变得异质了。因此,生产过程的投入品从来不可能仅仅是外部资源本身,投入品只可能是外部购入资源和专有资源的结合体——生产性活动。动力能力理论更加注重整合企业专有资源的组织惯例与管理过程。除此之外,动力能力学派还认为经济是不断进化的,所以企业能力的创新更加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创新来自不断地学习。因此在动力能力理论中,企业被定义为多边形式下的产物,是有且只有一个指挥动作中心的具有广泛分权组织模式的并充满了各种各样行为和学习模式的集合体。

2.利润的来源

对于企业利润的来源,三种理论也是各持己见。竞争位势理论认为只能通过战略性投资,如投入新产品开发(产品差异化战略)、扩大生产规模(低成本战略),以此提高行业壁垒和打击竞争者,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而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专有资源具有特定的租金性质,是专有资源为企业带来价值。由于资源“异质化”的不同,使得各企业的获利程度不同,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取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因此产生这种租金的表现结果是效益差异。动力能力理论则更上升了一步,认为实质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创新的竞争,特别是能力创新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源泉。

3.成长的动因

企业如何成长问题也是三种理论争论的焦点。竞争位势理论认为对租金的不断追求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它强调企业必须不断地增加战略性投资来维护其垄断地位,同时在垄断利润逐渐趋向零的现实下,企业又不得不选择新的发展领域,实行多元经营。在资源基础理论中,企业成长的动因被认为是企业本能的一种反映。在企业行政管理框架下,生成性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与企业专有资源结合,产生生产性活动,而生产性活动发挥作用的过程则推动企业经营知识的积累,为企业造就更多的专有资源打下基础,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有了内在成长动力。动力能力理论摆脱了“资源”分析的定势,认为企业的成长动因是企业类似于“人”的主观能动反映。动力能力理论同样赞成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内生动力观,但因为经济不断进化,本能的反映是远远不够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能力创新。因此,环境的压力和企业的能动学习,使企业不断获得创新租金,这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三)随着跨国经营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关键点包括国际战略联盟、区位和集群及全球学习等

国际战略联盟又称跨国战略联盟或战略经营同盟,关于国际战略联盟,存在几种不同的定义:1.国际战略联盟是企业为推动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2.有共同目标、合作要求和长期协定,共担风险;3.对于那些需要跨国经营而又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的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而签订的企业之间的协议;4.国际战略联盟是合作伙伴之间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而进行的具体转换;5.企业之间由你死我活的竞争变为团结合作、合力创造。通过合作经营使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与竞争能力,这种企业新关系称为“伙伴关系”,或称为“战略联盟”。上述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国际战略联盟的定义,无疑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将国际战略联盟的定义概括如下: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及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目标而制定的双边或多边的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协议。战略伙伴必须坚持平等互惠、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原则。

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知识取代资本和一般性自然资源成为企业获取区位优势的关键要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对母国所有权垄断优势的转移运用或适度调整以适应当地化的需求或特殊的消费者偏好,而更倾向于获取可应用于全球的区域性知识资源和战略性资产。这些区位优势不仅仅提供了当地化的市场机会和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可应用于全球性战略的地方优势。尽管从地理上看,区位优势对任何跨国公司都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不同的跨国公司组织在知识存量和能力上的异质性,从而导致了它们在知识资源和战略性资产上吸收、获取、利用和整合能力上的差异,因而新型区位优势的开发与跨国公司所有权的特定优势彼此相互联系,共同成为跨国公司竞争力的优势源。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所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具备了哪些优势才能开展跨国经营,而理论发展表明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具备优势的结果,也是产生优势的手段。科格特(Kogut)曾将跨国企业的优势分为“初始优势”和“后续优势”:初始优势是企业在母国建立的优势,后续优势是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优势。作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后续优势之一,区位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学习是跨国公司应对动态、复杂、不确定性国际竞争环境所做出的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直接通过其遍布全球的海外单位角色的转变得以显现。从全球各个区位获取知识并努力实现在整个公司中交流、转移与分享,是跨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所特有的优势,这可以大大促进并加速跨国公司的知识创新,有利于维持并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广泛建立起来的跨国网络结构不仅为跨国公司全球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支持,而且,这种结构本身也成了一种难以模仿的战略资源。它甚至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在当今环境下知识发展与扩散的一种结构上的跨国解决方案(Bartlett&Ghoshal,1991)。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理论有助于解释其某些行为的变化(比如国外市场的进入与扩展方式、跨国战略联盟等),它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不同于以往的一种理论解释,诸如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内部化论及国际生产折衷论,甚至有关的知识转移理论。关于跨国公司全球学习行为的研究,更大的意义可能还在于其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企业所带来的启示,从跨国学习的角度来推动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