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获取与利用信息时必须树立时效观念。客观上信息是无限的,但相对于认知主体来说,人们实际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由于不同认知主体有着不同的感知能力,对同一事物获得的信息是因人而异的。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信道对信息传递有干扰和阻碍作用。如果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信息量的增加或损失,并且信息内容保持不变,那么意味着这个信息加工过程是可逆的,反之则是不可逆的。
二、信息的特性
(一)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只要有事物存在,就会有其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就存在着信息。
(二)时效性
客观事物本身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在获取与利用信息时必须树立时效观念。
(三)相对性
客观上信息是无限的,但相对于认知主体来说,人们实际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由于不同认知主体有着不同的感知能力,对同一事物获得的信息是因人而异的。
(四)与物质不可分割性
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式(载体)得以表达,没有物质载体便不能存储和传播,但其内容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五)可传递和干扰性
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宿、信道和信息四个基本要素。信道对信息传递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六)可加工性
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所谓信息加工,是把信息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如果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信息量的增加或损失,并且信息内容保持不变,那么意味着这个信息加工过程是可逆的,反之则是不可逆的。
(七)可共享性
信息区别于物质、能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可以被共同占有、共同享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