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培养,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创业人才,必须从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营造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确立创业航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国内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团体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模式。该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商业化运作为特征,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等来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其创业提供资助和咨询服务。
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即一方面以创新教育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还有一些高校虽然没有明确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但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
四是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市场历练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世界小商品贸易中心——义乌市为依托,以当地情况来引导学生创业,该校具有地方特色的是批量培养创业人才,成立了创业人才的批量培养机构“创业学院”。有独自的教学计划,有独自的创业基地,有独自的商业链条。
综观以上几种模式,我们认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市场历练模式”代表着创业教育的方向,即高校必须依靠地方经济,根据地方状况,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模式和重点由自身的情况来确定。例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很好地利用了市场的机会,把学生融入市场,在国际小商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该校鼓励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以电子商务优势来弥补实体小商品贸易的不足,创业教育成绩斐然。
二、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课程改革
一是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落实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内容,要寓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创新、创造、创业的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有必要在传统的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相关课程有机集成、整体优化的课程群,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原有课程结构和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加强相关调研,获取国内外有关信息,总结成功的创业教育工作经验,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规律,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创业教育有关教材。
二是改革课程设置,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弹性课程设置。实施创业教育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地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份额,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
(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立体式教学模式。确立强调专业教育并以“创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即教育的空间观扩展至课堂外、书本外和学校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外教学与社会实践、实训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既强调培养就业竞争能力,也强调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合作精神、创新品质、自学能力等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双向交互改革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已经演变成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递过程,使学生学习动机完全依赖于外部推动。实施创业教育,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要动态地进行学籍管理。学籍管理要实现管理型、封闭型转变为服务型、开放型。国内专业教育虽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但实际上多数学生因为创业而推迟学习,几乎没有学生能因为创业在修满学分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为方便学生创业,应真正建立“学分替代制”,甚至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因创业而休学或转学。
把创业教育融合到教学管理中。要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仅靠多开几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要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提高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并通过教师将创业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结合专业的特点把创业教育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科学态度、敬业精神、人际合作、守职尽责、动手能力、组织管理、创造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改变考试考核方式
考试制度的改革应侧重于知识的运用、衔接与创新。考试可采用笔试与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研报告等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项目应占50%。在教学水平评估中,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技探索和实践项目的指导。在评价学生时,不仅看重学生的笔试成绩,更注重科研能力、专业技能、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打造创业创新型师资队伍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的“试点”从面上顺利推广,把高校打造成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战略高地,真正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创业人才培养中,还必须造就一支创业创新型师资队伍。分批选派教师攻读MBA硕士学位;鼓励教师攻读双学位;鼓励教师与企业密切联系,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创业案例;鼓励教师担任企业董事,参与企业的管理;鼓励一部分教师拥有自己的企业,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同时,带动更多的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在创业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体现为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还应当积极引进人才,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真正行使名副其实的主导作用,教师除具备一般的专业素质,还应有特定的、适应创新的创业性素质,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
(五)建立科研和实践机构
一是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所。研究所有固定工作地点、教学设备和办公设施,工作经费或启动经费充足。创业教育研究所除科研功能外,还负责高校创业教育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等工作,兼有教学功能和其他功能。
二是成立创业教育实践办公室,开展创业活动,重视大学生创业体验,使学生尽快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好效果的一种方式,在实验教学方面,高校可将实验室、实训室与创新基地向各专业学生定期开放,以给学生实践动手的空间。还要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学,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创业计划大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商业计划大赛”,设立“学生创业基金”,资助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还可对教师、学生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鼓励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的开展,以此推动学生高质量创业。
(六)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在小企业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必然经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过程,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各方面都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着资金有限、经验不足等实际困难,将创业的目标定位在大中型企业,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管理灵活、货物积压少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优点,让学生在小企业中锻炼,或者持有一定的股份,或者教师参与小企业的实际管理,都将对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的影响。还要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做法不仅是知识创新的需要,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产”体现于高校知识创新的基础上,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学”和“研”则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通过创业计划、科研训练计划和科技孵化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