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体育学院 吴 敏
摘 要:随着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各高校构建并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模式。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创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和体育人才供应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转变体育专业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促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参与社会建设的意义,才能够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创业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先驱者和学者们的不懈探索和研究,创业教育模式在各大院校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鉴于我国历史传统及现行教育制度的原因,各高校于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上对于教育内容的设置、教育方法及教育重视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应当首先客观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和引发根源,而后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市场需求及我国国情等内容,研究出一套适合现阶段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案,为加快大学生自主创业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一、创业教育概述
创业教育理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旨在通过于现行教育中应用创业教育模式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提升其创业能力。自此,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于我国,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始于上世纪末,且为了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促就业的创业教育模式,以深化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以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从本质而言,创业教育就是要求各高校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其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促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并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0年之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均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有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5年学校分配就业制度被取消,自此,所有体育专业的学生开始独自面向人才市场,由于供大于求,就业率开始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各高等院校、中小学体育教职人员已经趋向于饱和状态,但是自愿前往农村乡镇等经济落后地域的体育专业毕业生仅占十分之一,而这极易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情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享受体育和关注健康已经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市场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经济。而这之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专业内创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高等院校开展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趋势。
(一)社会体育用工市场争需创业型体育大学生
现阶段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需求决定供应,专业健身教练数量已经难以满足现今市场需求。规范化的健身场所为了保证其服务质量,对于健身教练的要求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不仅需要健身教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职业资质认证。曾有研究资料显示,省会城市健身场所中具有职业资质认证的健身教练约占40%,其中大部分是体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其他城市仅占20%。至于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对于健身教练的专业素养有更高要求,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职业资质认证方可就职。该地区教练员的组成无非是我国其他地区具有资质的健身教练及北京地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可见目前社会体育用工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上述描述仅仅为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不过需求决定价格,优越的薪资待遇将会促使市场更为趋向于规范化的人才需求模式。以北京健身市场为例,健身操授课时间均为一小时,根据健身教练的职业资质认证等级给予薪酬,120元至200元不等。一般情况下,专职健身教练每天平均教授4节课程,这便意味着专职健身教练每月的薪酬高于14000元。由此可见,不论是社会体育用工市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还是报酬方面的优化,对于有创业热情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均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遇。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大众健身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健身市场的不断整合与优化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促进该市场不断进步和整合优化的人才主要来源于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
(二)体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高校扩招自上世纪末被付诸实践,我国高等教育自此步入新的发展历程。据统计,我国2008年的高校毕业生是2001年的3.8倍,而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毕业人数仍然在持续增长中。不论是几年前还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处于低谷状态。
以黑龙江省为例,最新的调研资料显示,该省体育教师缺口约为2500人,在农村和一些乡镇体育师资力量缺乏则更为明显,而一些大中型城市的中学却出现了人员编制已满的情况,一些学校因为经费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于体育教师编制不满的情况下开始停止招收体育教师。自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中学体育教师岗位编制存在一定的空缺。同时,一些大学生因为工作环境或薪资水平等因素而拒绝前往落后地区学校执教。传统的大学教育观念和未正常引导导致我国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于就业观念上还单一延续着传统的体育教师就业思想,但是因为对艰苦条件的规避,他们对教师执教地域的选择无疑被缩减,由此产生了体育教师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
针对于此,如何保障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符合市场需求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对于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而言,因体育专业学生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受文化水平限制更为明显,故而应当鼓励学生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实现自身的社会多功能化和复合型。对于学校而言,则应当以创业教育为根本,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从专业特色角度结合学生专业优势主动给体育专业大学生制造就业机会。
(三)新兴就业观念和传统就业观念之间存在难以短时调和的矛盾
体育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崛起空间,随着党和政府一些方针政策的施行,这种趋势于市场上所占有的优势更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促使体育专业所带动的产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经济学研究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将会改变既往的消费观,以精神消费和健康消费取代物质消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对于健康的追求和欲望也表现得更为明显,自上世纪90年代体育健身产业的蓬勃发展便恰好证实了这一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而最新资料调研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方面的消费以每年30%的增幅递增,上升趋势及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大多数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表明:每400人应当配以2名至5名体育指导者以满足用户需求。计算可知,我国目前仍然需60万人来满足市场需求。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已经单独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而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对于该项技能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
随着健康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健身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新兴市场需求与传统的就业观念明显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应当首先转变学生传统的体育就业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背景下经济变革的趋势和必要性;第二,于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应用创业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其创新精神,从根源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四)大学施行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业型体育人才
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是考取大学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这导致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道德和毅力的培养。这种教育观念只能够帮助学生前往更好的高校学习,并不能为其后续的社会工作给予更多帮助。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教育的功用,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一些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于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施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了一批适合国家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进步的专业型人才。
三、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近15载,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主要为:①认识方面的问题。因创业教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而极受教育部重视,但是一些高校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却未明确认识,影响教学效果。而最为常见的无非是学校领导未将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当成教育目标,认为只要将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好即可,分析其原因,可能由其保守的体育教育观念和对体育市场缺乏了解所致。大学体育教师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与因循守旧,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就学生自己而言,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出现偏差,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依据词语猜测其意义,认为创业教育便是教授自己如何创办公司因而忽视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在于学校教学时间过于宽裕,并未将创业教育的利弊与自身利益结合起来。一些调研报告便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体育专业学生对于创业信息的关注度仅为22%,而没有创业信心的则占据了学生群体的40%。②师资方面的问题。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的创业教育,教师群体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这样方可立足于理论分析案例,以切身经验为学生提供相关建议。但是,目前高校师资力量中这部分人才较为匮乏。而现阶段,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中,教育重心更为偏向于指导学生学习应聘技巧,宣讲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等内容,对于系统的创业指导工作鲜有涉及。③课程方面的问题。体育市场经济是近些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种经营模式,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于每个大学中均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各大院校之间并无统一且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之间存在的逻辑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且对于很多学校而言,这门创业教育课程归属于选修课程,教学内容传统且课程设置方式单一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④运行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培养创业能力最为重要的方式便是社会实践和经验积累。显然,大部分高校难以满足学生需求,虽然大部分高校均拥有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却应用较少,或者言,实训仅为一种形式,难以落到实处。而一些学校虽于校内设置实训基地,却因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发挥。⑤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于问卷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教师和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目前创业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缺陷。同一专业的学生应用同一种培养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专长。而大多数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模式也为学生们所诟病。
四、深入开展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师生思想认识以强化其社会使命感
创业教育在我们目前的体育教育中属于新兴领域,对其存在误解是一种正常现象。社会报道表明,体育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在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是适应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案。对此,笔者认为,为保障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和应用,必须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首先通过引导和深入的教育学习,促使其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认识以达成教学目标上的共识。同时,开展或参与多种教育活动,让师生们明白创业与学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创业教育和大学一般课堂教育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自己而言所存在的意义。其次应当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励机制提升师生们开展或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一些表现优异,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佳的学生应当及时给予支持和表扬。最后应当提升师生们的创业意识,激起学生们的创业激情。教师缺乏创业经验而导致授课内容形如“纸上谈兵”,而学生的创业能力缺乏则易导致学生难以自觉学习创业教育知识,深入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去。故而教师最为基本的应当具有一定的创业教育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主动依托自身的理论知识去研究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分析当前的体育市场风向和学生就业指向,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建议。
(二)深化体育教育改革以发挥体育专业创业特色
创业教育的开展源于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而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业教育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一环,体育专业与其他文化课程存在根本性区别,故而,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实质上是注重体育专业特点而将相关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渗透和穿插到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中的一种措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教学方法应当进行适当改革,不仅应当结合当前主流教育方式,还应当大胆创新,根据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教学内容,灵活自由地选择新颖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原则。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和改进实践环节的教学。
主要内容如下:①合理调节课程内容。对于一些应用性较强且颇具技术性的课程内容应当保证其课时量,以切合体育生的专业特点。②精心设计实践课的授课内容和步骤。应当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课程,不可随意。③加强指导。教师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加以引导和指导,以免学生的创业企划脱离实际。就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而言,归根结底是一种依靠实践活动来积累经验的课程,故而,不论是教师抑或学生,都不应局限于走出课堂抑或校门这种形式上的变化,而应当将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根本目的作为追求目标。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更为集中于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效益性。由此,笔者认为可适当拓宽实践教学的领域和途径,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闭门造车”之现状。言而总之,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当结合体育专业的实际和特点,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色。
(三)完善体育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高校中创设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形象化遵从教育部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于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素养和创业实践能力。如上文所言,虽然大部分学校均拥有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却应用较少。针对此种现状,各设有体育专业的高校首当其冲应当根据其专业设置情况,结合学生切实需求及不足之处,营建良好的创业实战演习环境。其次,以体育专业特性制定翔实的培养计划和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于教学课堂之外,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训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一些实体培训机构,以增强其自立自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了解社会需求。或者是让学生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合作创建资金投入少且风险小的培训机构,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素养。总而言之,学校和教师方面应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以争取为每个学生提升其创业能力和丰富其经验提供舞台。如:学生自主开展体育培训项目策划和创意的管理。
(四)创建合理的体育创业教育认证制度以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
学生创业素质认证制度,顾名思义,由学生应用自己的体育知识、专业技能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以此能力所创设下的成绩为指标,而由这些指标所构成的一种测评体系便是学生创业素质认证制度。就目前大学生创业模式而言,它的测评考核方法不仅包含书面考核,最为体现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操作考核也归属其中。书面考核便是较为常见的理论知识考核,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则是通过创业方案设计、创业计划的实施效果等来检验学生的创业能力。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的体育创业教育认证制度来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并以此作为判断一个学生是否符合体育创业型人才的测评指标,将其他大学生和社会人才引导至创业教育健康方向。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实行认证制度必将成为规范与评价创业教育与教学是否符合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重要评判标准。
(五)营建体育创业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创业机遇
营建良好的体育创业教育氛围是推动学生之间经验交流的最佳途径。如各高校之间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种体育专业竞赛和创业竞赛活动,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想象力。而于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一些创意点或被选拔出来的部分一般情况下不是具有良好的市场效应,便是实际应用性较强。比赛之后,学生独自或于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改进和推广,促其形成产业化,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为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还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创业机遇。故而,各大高校的体育院系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多开展一些体育创业竞赛,或安排本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开办讲坛,以分享成功和失败经历,为在校学生和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提供借鉴。当然,也可以创设专门的创业培训班,以专门针对那些具有创业激情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教育,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学生制定创业企划或体育创业实践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帮扶。另外,学校可通过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将创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心,与一些体育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以便让学生的创业项目短时间内显现出其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体育及体育创业在社会及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健康追求的愿望于日后发展过程中将会更为明显,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成果则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涂德虎.我国体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
[2]夏永全,蒋茂贵.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3]张君.关于体育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4]李霞.基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5)。
[5]张道清,陈世高,雷鸣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学园,2014(14)。
[6]胡苏.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新体系的构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7]华宁.关于把创业教育纳入体育类院校课程体系的实践性设想[J]. 科技与生活,2010(3)
[8]赵巧,刘振忠,刘素兰等.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0)
[9]赵乐发.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10]汪宇峰,孙明,解长福,等.“90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隐性创新创业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6)。
[11]张明俊.体育专业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12(5)。
[12]刘振忠,周静.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践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