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素质的拓展

   职业素质的拓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职业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职业素质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性。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4.2.1  职业素质

1)职业素质的含义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它囊括了素质的各个类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2)职业素质的特征

(1)职业性

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职业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建筑工人的素质要求,就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李素丽的职业素质始终是和她作为一名优秀的售票员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我能把十米车厢、三尺票台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实实在在去为社会作贡献,就能在服务中融入真情,为社会增添一份美好。即便有时自己有点烦心事,只要一上车,一见到乘客,就不烦了。”

(2)稳定性

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一位教师,经过三年五载的教学生涯,就逐渐形成了怎样备课、怎样讲课、怎样管理课堂、怎样进行师生互动、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怎样为人师表等一系列教师职业素质,于是,久而久之便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当然,随着他继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素质还可继续提高。

(3)内在性

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这一心理品质,就是职业素质的内在性。我们常说:“把这件事交给小张师傅去做,有把握,请放心。”人们之所以放心他,就是因为他的内在素质好。

(4)整体性

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我们说某人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好,而且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好,甚至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好。一个从业人员,虽然思想道德素质好,但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差,就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好。相反,一个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都不错,但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差,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好。因此,职业素质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性。

(5)发展性

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素质要求的提高,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素质具有发展性。

3)职业素质的分类

职业素质一般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1)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社会的生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职业素质结构中,身体素质是基础和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身体素质比作一,其他素质比作零,如果没有一,零再多也无实际意义。当今,职场中的不少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能适应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人生的幸福,要注意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试想,一个整天病怏怏的人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怎么能履行岗位职责,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怎么能干出一番事业呢?又怎么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怎么能参与激烈的竞争?

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个人不能选择和左右先天的遗传,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不足。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有人过量地食用肉类导致肥胖,甚至是危及生命的肥胖;有人经常喝饮料、酷爱饮料,很少喝水,结果得了尿毒症;有人经常酗酒,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有人经常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等。先天的身体素质再好,如果营养过剩或结构不良,生活习惯较差,那么很难拥有健康的体质。所以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具体来说:增加心肺功能,减少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是控制体重最有效的途径,增加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好方法;有助于消除精神的紧张与压力,从而有利于健康;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培育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体育锻炼的场所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合。

《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唐朝改为蠹)。”东汉名医华佗对其弟子夏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都强调了运动锻炼的重要性。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人生漫漫,有坦途也有崎岖,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赞美也有谩骂,有鲜花也有荆棘。职场生涯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态、情感和意志品质),怎么能走出人生的低谷,迈过人生的坎坷,应对职场的不顺,冲破职场的瓶颈。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心理素质不仅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还包括认识过程和个性等内容。例如,在认识过程方面,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记忆力差;有的人思维活跃,有的人思维迟滞;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有的人想象力贫乏。在情绪情感方面,有的人情绪稳定,遇事沉着;有的人情绪不稳定,遇事慌张。在意志方面,有的人有自己的目的打算,有的人则盲目从众;有的人在行动中坚韧不拔,有的人则摇摆不定;有的人有良好的自制力,有的人则容易冲动。这些都表现了我们的心理素质。

正确的自我意识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可以说,认识自我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认识自我。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个部分:即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我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如果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我,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所以,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对自己要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敢于在人前展示自我,敢于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秘密,是我们认识自我的重要一步。

悦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认同,认为自己皮肤不够白、眼睛不够大、个子不够高、身材不够好……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理自我都不能够认同,我们又如何能有一颗认同他人的心呢?请站在镜子前,发现自己独特的优点:虽然我的皮肤不够白,但它很光滑;虽然我的眼睛不够大,但我的五官很协调;虽然我的个子不够高,但我的身体很好;虽然我的身材不够好,但是很健康……请学着接受自己,学着对自己说:“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我喜欢我。”希望我们都能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我们既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如果那些缺点和不足是不可改变的,我们更要视其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我天生肥胖,我就不能痛恨肥胖,要认为肥胖也有其风韵;如果我天生视力有缺陷,就要认同佩戴眼镜的方式;如果我天生内向,就要认同内向也有其优势。只有认同了自己、接纳了自己,才可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

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非对自我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听之任之。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我。当我们认识到自己不够完善的地方时,就可以积极地加以改变。

(3)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二是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语言、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引起并调节人们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实现、巩固和深化人们相应的道德意识,二者综合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状况。

在职场世界,关于才与德的选择,用人单位更愿意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有才无德是个祸害,有德有才是首选,有德无才可培养。所以,道德修炼和道德品质在职场中尤为重要。

俗话说:“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很多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们做事失败,而是因为他们做人失败,道德上的失败。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归根结底都源于品德的高尚。高尚道德必然孕育高尚品格,也就必然带来高尚事业与高尚的命运。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领导者缺乏正直的道德,那么,无论他多么有知识、有才华、有成就,也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他破坏了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人,破坏组织的精神,破坏工作成就。”常言说“做人要直”,“做事之前先做人”,讲的都是一个道理,作为领导者,道德很重要,作为一个从业者也如此。

中国的孙武早在2 000多年前就把领军人物的道德视为衡量领导的重要条件——智、信、仁、勇、严:智者不惑,无信不立,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以律己。德蕾莎修女,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管理着上亿美元善款资产,而她全部的家当就只有一部电话和三套衣服。德蕾莎修女的一生“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有道德和素质的人,不论有权无权,领导还是非领导,他们的影响力是永恒的,是不可磨灭的。

(4)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

为了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文化素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是职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和关键力量。一个人只有洞察经济发展的动向,明晰社会、市场的需要,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握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如今,面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只有那些具备较好文化素养的人才能厘清是非,分清黑白,辨明人生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职业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职业的高度综合使得各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一些毕业生知识技能单一,文化素质缺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那些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人才有可能较快地适应这些变化,不至于处在被动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要求职场“国际人”在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等各个领域要具备国际交往和交流的能力。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所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长期以来,在高校教育中,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是“单面人”“经济人”或“政治人”,而不是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全面人”。因此,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尤其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教育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改变自然世界之智能,又具“心灵自我唤醒能力”,以期在个体生命中达成“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以追求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反对教育中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道德价值的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其根本目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是探索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学生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保证。

(5)审美素质

人们的审美素质,体现为人们感知美、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和自觉意识。在职业生涯中,审美素质的有与无、好与坏关乎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因为具有良好审美素质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因审美素质的涵养而生发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使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务必要重视审美素质的提升。

感知美,即对于美的事物与样态的认知及其反应的敏锐与准确,以及对于美与丑、善与恶的基本辨识与感知的能力。具有良好审美素质的人们,应当对于美的物象产生积极和浓郁的兴趣,逐渐造就自身敏锐的反应与感知的能力,对于美的艺术与现象产生自然的喜爱之情,而对丑陋的现象与事物则予以下意识的憎恶与排斥。

鉴赏美,即对于文学艺术或美的事物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对于艺术现象或作品的审美层次以及美的元素做到准确鉴别与欣赏。具有较高鉴赏能力的人们,能够科学地区分艺术现象或作品的审美层次,感悟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的元素,进而辨别其艺术品位、艺术格调与艺术价值的高下。

理解美,即对于文学艺术与美的作品的审美判断与评价的能力,能够对于艺术作品与审美物象予以深度的理解,把握其内在的实质和丰富内涵,同时能够激发美的情感,在审美意识与审美情感相互交融的基础上,使自身能够进入审美的境界与氛围,实现对于美的形象、意象或意境的理解和把握,获得美的熏陶及领悟。

创造美,即在以上诸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美的形象或意象的创新能力。人们在审美或文学艺术活动中,不仅在于理解和辨析美,同时可以生成创造美的欲望和意识。更多的人们将在审美活动中不断增进其创造美的意象、形象的素养和能力,进而可以将这一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积淀为自身的基本素质,转化为在社会各种活动中的创新与创造。

人的审美素质属于人的本体素质,这一素质的高低,意味着人的精神层次的差异和人的生活品位的高低。以审美素质为基础,还指向人们精神生活的各方面,诸如人们认识社会、自然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以及认识自我、自我设计与不断创新的能力。

审美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改观,促使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精神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人们能够将这一基本素质和能力拓展于改造社会与自然的进程,推进社会整体创造能力的提高,实现人们对于世界更为自由与自觉的把握。

4.2.2  任务实施  

1)了解和掌握职场对就业者的素质要求

通过教师授课、学生上网查阅、社会调研,学生要了解未来职场对就业者素质的要求。

2)强化提高职业素质的意识,掌握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教师授课、学生上网查阅、社会调研,学生要增强提高职业素质的紧迫感,掌握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4.2.3  任务考核

(1)写一篇不少于3 000字的未来职场对职业素质要求的文章。

(2)从五个方面对自我进行分析并制订自我职业素质提高的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