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对策研究

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明显,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融资环境较差,企业融资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河北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说明河北省整体的产业结构技术含量较低,也反映了创新驱动的能力与水平。创新环境一直是制约河北省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与国外和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缺乏积极的文化氛围。

一、河北省企业创新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技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技术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制造能力日益提高,新产品层出不穷,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新技术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以来,河北省重点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升了重要产业技术水平。在光伏、风电、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出高速动车组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高端产品和装备,有力推动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在部分领域形成了以河北为技术引领的局面。2012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301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79.2亿元。在农业领域,实施了良种科技创新专项,培育出近100个通过省级以上审(鉴)定的农业新品种,河北省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7%。

(二)企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截止到2013年6月,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8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5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9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9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个、区域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5个、工业技术研究院10个。全省19.4%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科技机构,成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

(三)产学研联合不断向纵深层次发展

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多家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涌现出晶龙集团等产学研合作的典范企业;推动成立抗生素、维生素、半导体照明、兽药、饲料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创新品牌产品稳步提升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河北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幅度增加,2010-2012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3270件、4651件、6108件,年均增长36.67%。目前,我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4件,中国名牌产品49项,省名牌产品814项。

(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二五”以来,合作院士已达357人,实施与院士合作项目260多项,先后在我省企事业单位设立了105家院士工作站。同时依托学科、主导产业的技术优势,引进和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吸引集聚更多科技人才,至2012年底,我省共有在冀两院院士15名,千人计划专家2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43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643人,省级以上专家3993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22.4万人,研究开发人员全时当量达7.85万人年,初步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人才专家队伍。

二、河北省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基础薄弱

在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监测中,河北省的科技进步环境在全国排名第24位。科技进步环境是由科技资源类的指标如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意识、物质条件等指标组成,反映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河北省排在全国第28位,其中表明技术人员优势的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和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两项指标排在全国22和30位。科技意识方面,河北省排在全国等20位,其中的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指标仅排在第24位。这表明河北省在创新提供的基础源泉方面较落后,难以支撑创新驱动的新发展。

(二)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能力差

资金投入是自主创新投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投入不足直接阻碍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受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更加严格,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不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虽然近年来,国际大力支持民间借贷资本发展,民间借贷资本也较为充裕,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民间资本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不足京、津的一半,科技投入资金主要以企业自筹为主,政府支持力度较小,外资利用能力很弱。此外,由于投资风险管理不善,导致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挫伤了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很明显,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融资环境较差,企业融资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河北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创新型企业较少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上。从河北省来看,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较少,整体效益水平也较低。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前7位的北京8134家,广东6831家,江苏6256家,上海3797家,浙江4585家,山东2595家,安徽196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845家,到2013年底才达到1000家,差距很大。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少。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和促进政策,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到2013年底,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为9000家,与天津市的5万家相比,差距很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在企业研发投入、人才比重、专利数量等方面有具体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意味着创新型企业多,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高。

(四)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低

依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13年河北省科技活动产出排在第26位,比2010年下降11位。科技活动产出包括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授权量、论文数等指标,这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涉及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标中,万人科技论文数排22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排23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排20位。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低,又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技术进步商业化,并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为现实应用,才能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河北省的技术成果市场化2013年全国排第24位,处在全国靠后的位置,其中万人输出技术成果成交额也仅在全国排24位。另外,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也较低,从全国的排名看,由2010年的第24位降到2013年的第26位。说明河北省整体的产业结构技术含量较低,也反映了创新驱动的能力与水平。

(五)企业创新环境差

创新环境一直是制约河北省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环境张力不足。其一,缺乏宽松的文化氛围。与国外和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缺乏积极的文化氛围。在教育上也较保守,难以形成创新文化理念,文化的支撑力和创造力不足。其二,小富即满、小农观念等落后意识仍然影响着部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剧了企业发展文化环境的滞后程度。其三,河北保守的“官本位”“权本位”文化阻碍创新。一方面政府部门效率低,难以形成社会文化的强力支撑;另一方面,一些科研单位行政人员过多,科研项目的招标过于看重申请人是否有一官半职或学术头衔,影响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立项。二是自然资源环境日趋严峻。从气候条件观察,部分城市气候反常,极端天气频现,如多个地市夏日高温天气,无疑给企业带来防暑降温等额外成本的增加;雾霾天气影响员工健康和工作;春季易发的沙尘暴等,都为企业生产经营减少受到影响;从土地资源状况看,城市工业用地日趋紧张,企业建设和生产规模扩张成本不断上升;从水质条件看,河北严重缺水,已经对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从矿藏资源状况看,尽管河北省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掠夺性竞争行为依然存在,企业发展布局扭曲严重,发展战略和目标也因而出现短期倾向。三是人才发展环境不利于创新。缺乏激励人才、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缺少产生优秀人才的土壤;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观念淡薄,人才市场作用未发挥;人才待遇较差,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重成果不重培养,甚至故意给人才设置障碍。

(六)产学研合作脱节,自主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

产学研合作指的是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三者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人才、资金、科研成果,从而有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但是河北省产学研合作脱节现象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大学对市场需求不够了解,研究过于注重学术性,与经济联系不太密切。另外,面临研发经费不足等问题,科研机构不能对企业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查,从而科研项目与现实脱轨,直接导致科技成果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达到预期效果;企业作为科技成果最终受用者,由于没有对科技成果进行充分调查和验证,投资缺乏谨慎性,必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低下。实际上,产、学、研脱节是直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且带来了资金、人员浪费,进一步降低地区自主创新产出效率。

政府提供良好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是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有力后盾,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自主创新相关法律法规等。河北省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近几年成果显著,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园区建设、创业孵化器建设等,但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建设;河北省科技中介机构方面普遍存在机构少、能力弱、服务面窄、服务缺乏深度等;关于自主创新法律法规方面,河北省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自主创新行为,因此加强立法保护也是河北省自主创新面临的一项难题。

三、提升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现阶段除引导企业加大R&D投入以外,还应在政策、金融、法律、组织、人才等方面,努力创造有利于企业更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我省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创新方面的导向与杠杆作用。

(一)健全市场机制,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的环境

政府作为市场机制和创新环境的完善者,应该打破地域和技术垄断,减少区域待遇不公平,尤其是打破某些区域地方保护主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各种类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都能够在统一的大环境下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公平竞争,从而提高整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除了营造创新环境外,政府还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在目前相关自主创新基本法律不健全之前,应该根据河北省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地方性法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商业机密保护条例,反垄断、反恶性竞争条例等。

(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中介服务质量,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系统研究与专业推广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既包括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园区建设、创业孵化器建设,也包括科技服务中介建设。应该选择对创新活动性较强的重点实验室给予重点扶持,并在此基础上与省内相关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优惠扶持政策加大科技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内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的合理高效配置,积极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小企业二次创业。针对孵化器建设,重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面向市场,不断完善孵化器功能。科技服务中介能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应该制定能够保证各科技服务中介良性运作和高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努力整合创新主体(高校、科研院校、企业等)力量,建立集科研、中介、咨询、技术服务、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对关键性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专业推广,从而提升科技中介服务质量。同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对科技中介机构能够承担的任务进行适当放权,尤其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以及技术推广等工作,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组织实施,从而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和完善。

(三)鼓励企业与其他企业以及各种知识提供方的创新合作,特别是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仍然是我省企业技术创新链上的薄弱环节。许多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只是被动地充当技术的购买者,其创新投入和产出效果并不明显。针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创新薄弱和成效不明显的现实情况,政府应继续推行和完善已有的一些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措施和做法,从改善制度和政策环境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一是鼓励企业在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增加对内部R&D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二是在我国制造业走出国门的背景下,政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举办交流会等方式鼓励企业与国外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创新,从而整合国外人才和技术资源为我所用;三是采用更加多元的利益分配机制来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广泛采取“奖金和提成”和“增加岗位工资”的方式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探索采取股权和期权这两种长期激励方式,激发企业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四是制定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的法规,就有关不同主体在合作创新中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规范,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五是考虑专门设立产学研合作科技计划,鼓励产学研合作;六是政府财政支出中每年拨出一定专项经费,用于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重点支持预期合作效益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新颖性高的合作项目,鼓励产学研间的长期合作与研发合作基地的建设。

(四)加大财政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宣传和深入实施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优惠政策惠及每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鼓励企业加大对R&D活动的投入力度,逐步走向以内部R&D支出为主,购买机器设备和软件为辅,同时重视增加对外R&D协作、员工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出,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大财政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一是逐步降低企业税负,减少企业创新风险,使得企业切实感受到增加R&D投资是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愿意为创新投入更多的资源;二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来提高R&D税收激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政府部门应简政放权,协调和谐,简化企业申报享受R&D税收优惠政策的行政审批流程,尽量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所付出的成本,提高政策对企业R&D投入增长的长期激励效用。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显示,稳定的R&D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企业制定长期的创新发展战略。只有当R&D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比较长时,激励效果才比较明显;四是及时发布政策及其相关监测信息,促使企业关注并容易理解税收激励政策。因此,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将不同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集中汇编成册,并在政府网站上开设专栏和链接,方便企业查找,更多地利用网络手段,增加R&D税收激励政策的透明度与传播范围。

(五)加大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重点优势行业做大做强

许多国家的创新投入和产出都主要集中在自己国家的优势行业,因此我省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钢铁、建材、医药等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重视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建议设立政府专项资金支持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传统产业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继续加大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刺激高技术企业的创新需求与动力,如政府采购政策向民族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在规避WTO限制的前提下采取强制措施或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试用和采用高新技术企业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设立专项基金和科技计划鼓励在高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对前沿领域的专利发明者和成果推广者给予特别奖励等。在特定的高技术领域制定和采取特殊政策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企业探索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

(六)以集群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总体而言,河北省中小企业存在数量大、规模小、专业分工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低、空间聚集程度不高、信息交流少、自主创新能力低等特点,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河北省应该重点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以充分利用集群内的人力、资金、信息优势,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同时中小企业之间能够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合作,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首先,发挥科技园区的带动作用,河北省致力于科技园区的投资和发展,通过科技园区内的大学、科研院校、企业以及科技服务中介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从而实现人才、知识、技术、资金的合理高效配置,并且以此作为推动创新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从而带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且以本地区为核心,实现科学技术往周边中小企业扩散;其次,发挥大项目的拉动作用,大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多种中小企业的配合,因此河北省要充分利用省内重大项目,同时要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产业体系中,加强与大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从而不断优化中小企业产业链,不断扩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