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第十四
14.1宪问耻①。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③?”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解
①宪:原宪,孔子的学生。②谷:做官者的俸禄,此处指做官。③伐:自夸。
注解
原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政治清明,领薪水做官;政治不清明,做官,就是耻辱。”“好胜、自夸、怨恨、贪欲没有了,可以是‘仁’吧?”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若说是‘仁’,那我不知道。”
感悟
这章讨论了什么是耻,什么是仁?孔子引以为耻的就是那种左右逢源,见风使舵,贪财好利而缺乏原则的人。而对于“仁”,仅仅去掉“好胜”、“自夸”、“怨恨”、“贪欲”四种行为还不够,尽管一个人去除这四种行为已经很难了,但还说不上是真正的“仁”。可见“仁”在孔子心目中乃是最高的道德修养标准。
14.2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注解
①怀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译文
孔子说:“士留恋安逸的生活,那也就不配是士了。”
感悟
《左传》记载了公子重耳的流亡故事,说他在齐国安居下来,有妻妾,有家财,便不思复国了。他的老婆姜氏便对他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故事的意义与本章相同。晋文公享受着荣华富贵,美人相拥,而全然忘记了他的复国大业,将一行跟随他征战的随从忘之脑后,此时的晋文公真的是被短暂的安乐冲昏了头脑。所以姜氏以自杀的行为劝重耳男儿当有抱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只是留恋安逸而失去了远大的志向,那么就算读了万卷书,也不见得能做出什么光辉的业绩。
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①;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解
①危:直,正直。②孙:同“逊”,谦逊谨慎。
译文
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谨慎。”
感悟
这也就是乱世之中保命安身之意,与道家相同。可见孔子虽然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却不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赤膊上阵,蛮干一场。人在年轻的时候多不能懂得这个道理,以为这就是软弱、怯懦,而不知那种一时逞强的“刚强”之人,常常是不会持久的。学会“审时度势”,也并非坏事。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言语;有好言语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爱的人一定要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仁爱。”
感悟
孔子说仁人一定能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心。例如《水浒传》中李逵可谓勇猛过人,论胆量那是数一数二的,但从这样的有勇无谋的人物身上,却无仁德。另外,言语得体应该是有德行的人的表现,而花言巧语,想必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的表现了。
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①:“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②。禹稷躬稼而有天下③。”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解
①南宫适:适,同“括”,即孔子学生南容。②羿(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奡(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③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族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译文
南宫适问孔子说:“羿擅长射箭,奡擅长水战,都没得好死。夏禹和后稷亲身耕种,却得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来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呀!这个人真是尊重德行呀!”
感悟
羿、奡均是传说中的氏族部落的著名首领和英雄。这里仍然是强调领导者的“德行”,逞力量者,经常是自食其果,南宫适此说是把当世的有国者比做羿、奡,而把孔子比做禹、后稷。孔子不回答他的问题,是自谦。南宫适出去后表扬他,是他的观点合孔子心意。
14.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①。”
注解
①君子,小人:这个“君子”“小人”的含义不大清楚。“君子”“小人”若指有德者无德者而言,则第二句意思不明;看来,这里似乎是指在位者和老百姓而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中会有不仁之人,但小人之中不会有仁者。”
感悟
在本章中,孔子较为明晰地为我们指出了儒家的人格评价标准,即“小人”——“君子”与“仁”的关系。“仁”是最理想的境界,“小人”是难以达到的,“君子”则虽有不仁之时,但终将达到仁之境界。从这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君子和小人之别。
14.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①?忠焉,能勿诲乎?”
注解
①劳:勉励。
译文
孔子说:“爱他们,能够不加以勉励吗?忠于他们,能够不进行教导吗?”
感悟
这章既可以做政治学的解说,也可以做教育学的解说;既可以是政府对老百姓的政策,也可以是家长对儿女、老师对学生的方针。在远古,这二者是统一的。首领对氏族成员就是大家长对待儿女的态度,所以君父、君师合一。
勉励和教导是敦促学生或孩子进步的最好途径。家长如果能掌握好鼓励的尺度,那么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疑是快乐的。作为学生,当他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时,必定会激发其更大的力量。人们都说“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是夸出来的”,所以说奖惩有度,这将会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14.8子曰:“为命,禆谌草创之①,世叔讨论之②,行人子羽修饰之③,东里子产润色之④。”
注解
①命:指国家的政令。裨谌(bì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②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③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④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发命令,禆谌打草稿,世叔加以研讨,外交官子羽增删修改,东里子产作文字润饰。
感悟
这一章赞美郑国政治家治国有方、知人善任。使他们分工合作,人尽其才。各取所长,协作配合,才会将任务完成得很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①”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②,饭疏食,没齿无怨言③。”
注解
①彼哉犹言:“他呀,他呀。”表示轻视,不值得一提。②伯氏:名偃,齐国大夫。骈邑:齐国城邑,在今山东省临朐县柳山寨。③没(mo)齿:老得牙齿都掉没了,指老死。
译文
有人向孔子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施恩惠的人。”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问管仲。孔子说:“是个人物!他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土地。伯氏吃粗粮,但一直到死,也没有怨恨的话。”
感悟
有人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施恩惠的人。”可见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子产是早于孔子的春秋时郑国人,他也很重视“仁”和“礼”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因此孔子对其思想很是肯定。从某些方面来看,子产的做法和孔子的思想是相通的。所以在此处,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什么样的人,他对其评价很高。
从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中,可见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立场,所以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也就各不相同。一面之词并不可信,而是要多加访查,综合分析才能最后下结论。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①。”
注解
①易:容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无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傲,较易。”
感悟
贫困而没有怨恨的确很难。现如今,贫富差距似乎越来越大,社会中下层民众怨声不断。然而,很多富人却也没有做到不骄,富裕阶层也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其财富之多。为富而骄,为富不仁者大有人在。富裕也罢,贫穷也罢,守伤安命最重要。
14.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①,不可以为滕、薛大夫②。”
注解
①孟公绰:鲁国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其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老:大夫的家臣,也称室老。优:优裕,引申为胜任。②滕、薛:小国,都在鲁国附近。滕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十五里,薛在今滕县南四十四里。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若是叫他做晋国诸卿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余裕的;却没有才能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感悟
这一章是要说明人才各具有特殊性。孟公绰是孔子很敬重的人,他为人清廉,但却缺乏处理政务的才干。所以只能任家臣而不能胜任治国。所以,量才用人才能人尽其才,使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4.12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之知②,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③,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④,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解
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君子。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的勇士。④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要”为“约”的借字,穷困之意。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道:“智慧像臧武仲,清心寡欲像孟公绰,勇敢像卞庄子,多才多艺像冉求,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可以说是全人了。”等了一会,又道:“现在的全人哪里一定要这样?看见利益便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人了。”
感悟
孔子对人才的最高标准是“文质彬彬”,进退有据;不得已而求其次,也必须正直(“见利思义”),勇敢(“见危授命”)和诚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虽然这也是很不容易,但也还算切实可行,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
此章中,孔子提到了“见利思义”,所以李泽厚《论语今读》中认为孔子也并不是盲目地反对利益,只要利益的获取符合道义的原则,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孔子认为又不能经常谈利,否则难免沉溺于谋利的手段与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忽略义与利之间本末轻重的关系。所以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面对人生,着眼是义还是利?孔子的立场和原则是十分鲜明的。
14.1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①:“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②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③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解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孙。谥号“文”。②公明贾:姓公明,名贾。卫国人。③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他老人家不言语,不笑,不取,是真的吗?”公明贾答道:“这是传话的人说错了。他老人家到应说话的时候才说话,别人不厌恶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应该取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孔子道:“是选择的吗?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感悟
孔子被孟子推为“圣之时者”,就是因为能够随着“时机”改变自己,他的观念与行为也能够随之调整。
从本章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不仅强调对原则的坚守,同时还强调对时机的把握,只有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14.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①,吾不信也。”
注解
①要(yāo):要挟。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逃到齐国之前,]凭借着他的采邑防城请求立其子弟嗣为鲁国卿大夫,纵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我是不相信的。”
感悟
臧孙纥在出奔齐国之前,曾回到他的封地防城,要求国君确立其后人继承爵位,鲁国国君同意了。孔子认为这是要挟国君的行为,国君不应当准许。
14.15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①,齐桓公正而不谲②。”
注解
①晋文公:即重耳,春秋霸主之一。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谲(jué):欺诈,玩弄手段。②齐桓公: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春秋五霸之一。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好耍手段,作风不正派;齐桓公作风正派,不用诡诈,不耍手段。”
感悟
虽然都是赫赫有名的霸主,而孔子却多次赞美齐桓公不提晋文公,这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因为《左传》中对晋文公在作为人子,为人兄长方面的道德评价太低的缘故吧!在孔子的思想中,“孝”是第一位的,但晋文公不孝。从政治和军事方面看,晋文公则不愧为春秋五霸之一。他深谋远虑,平定中原内乱,稳定春秋政局,贡献也是相当大的。孔子将齐桓公与晋文公比较,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两位霸主的重视,另一方面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儒家在重视对世俗功业追求的同时,也重视人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死之②,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⑤”
注解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③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④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⑤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管仲却活着。”接着又说:“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盟会,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感悟
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和管仲都是公子纠的臣子,二人的选择与出处成了后世道德评价中的难题。管仲不死君难,应当是不忠;而且有“三归”等等,也可以说“不知礼”,颇不合儒家标准。孟子就批评管仲,而孔子却盛赞管仲,又该如何解释呢?也许孔子是从为民造福的客观现实出发来肯定管仲的,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的确如果没有管仲出谋划策,良言相劝,也许齐桓公不会创下如此功业。(李泽厚《论语今读》)。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旧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①,吾其被发左衽矣②。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③,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④。”
注解
①微:无,没有。②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③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④自经:上吊自杀。渎:小沟渠。
译文
子贡道:“管仲不是仁人罢?桓公杀掉了公子纠,他不但不以身殉难,还去辅相他。”孔子道:“管仲辅相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假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野人了。他难道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吗?”
感悟
从管仲的身上,我们是否看到了一种舍己为人,顾全大局的精神呢?管仲能把眼光放长远,所以能帮恒公匡正天下,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合而观之,可知孔门当年的教学情境,主要是以师生讨论为主。总的来说,孔子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①。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解
①僎(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由于文子的推荐,和文子一道做了国家的大臣。孔子知道这事,便说:“这便可以称赞为‘文’了。”
感悟
自己的下级由自己推荐晋升至同等地位,在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中(甚至在今日的中国)是很不容易的,难怪孔子赞美这件事。嫉贤妒能,古今同病,然文子为国荐贤,不图私利,文子之不愧为“文”。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少一些嫉妒,多一些宽容,把所谓的嫉妒转化成进取心和上进的力量,那该多好啊!
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①,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解
①仲叔圉:圉(yǔ),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译文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乱,康子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道:“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管理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
感悟
“无道”一词义太广泛,暂且翻译成混乱、腐败。从这里可以看出,有贤臣,国君虽然昏庸也暂时不会败亡的,可见人才的重要性(李泽厚《论语今读》)。但如果有一天这些人才被逐被杀了,国君就危险了。如果能有制度保障,问题就没有这么严重了,看来制度更重要。孔子并不求全责备,总取人之所长,其实执政者更应该如此了。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
注解
①怍(zuò):惭愧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就是很困难的了。”
感悟
不守信,不诚实,自以为真理在握,绝对高明,于是夸夸其谈,却经不起时间考验。最终呢,还是拿自己的手抽自己的耳光。所以改用孔子的话“三思而后行”为好。
14.21陈成子弑简公①。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②!”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③,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④,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告,不敢不告也。”
注解
①陈成子:春秋时代,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他以大斗出,小斗还的方式向百姓贷粮,受到百姓拥护。公元前481年,他杀死齐简公,夺取了政权。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②三子:指季孙、孟孙、叔孙三家。③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④之:动词,往。
译文
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报告道:“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道:“你向季孙、仲孙、孟孙三人去报告罢!”孔子道:“因为我曾经为大夫,不敢不来报告,但是君上却对我说,‘给那三人报告吧’!”孔子又去报告三位大臣,不肯出兵。孔子道:“因为我曾经为大夫,不敢不报告。”
感悟
在其位,绝不尸位素餐。不因为在朝中任职,所以不能不过问国事。即使没有实际效力,也当去说,这也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哀公之所以要孔子“告夫三子”,因为实权在他们手里。其实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今天看来着实可爱。然而,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往往会在其坚持中看到转机,不能不说拥有这种精神不是一件好事。
14.2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①。”
注解
①犯:冒犯,触犯。
译文
子路问怎样服侍人君。孔子道:“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他,但可以当面触犯他。”
感悟
本章讲如何侍君的问题。在今日的社会现实中,面对领导,报喜不报忧,阿谀逢迎的现象,其实无所不在,无所不至。阳奉阴违,暗地里搞坏还不如光明正大,犯颜直谏。同理,交朋友亦然。真正的朋友是不怕你当面批评指正的,然真心交往就应坦诚相待而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①。”
注解
①上达、下达:古今学人各有解释,译文采取了皇侃《论语义疏》的说法。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感悟
此章所谓“上下”,学者大多认为是义、利,这样,此章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义。而“达”意为“成功”,即“君子大处成功,小人小处成功。”那么只是君子、小人追求上有高低之分而已。君子不是什么事都能办好,小人也不是什么事都办不好的。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①,今之学者为人②。”
注解
①为己:为己就是为自己的成功而做的努力,不夸耀。②为人:把学问作为手段,让别人认为自己很好。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今学者的目的却在以学问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感悟
孔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两类学者的区别,也是对当时部分学者的否定。《荀子·劝学》进一步发挥此说,倡导“学贵美其身”的为己之学、而批判以学问卖弄的“为人”之学。但从现在来看,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也存在着追求“为人”之学的学者。看来孔子的话是不过时的。
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①,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②。”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解
①蘧伯玉:卫国的大夫,名瑗。孔子在卫国之时,曾经住过他家。②寡其过:少犯错误。
译文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给他坐位,而后问道:“他老人家干些什么?”使者答道:“他老人家想减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
使者辞了出来。孔子道:“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感悟
这一章体现了孔子的精神风貌。“温、良、恭、俭、让”,从不以为自己是天才,是超人,掌握了绝对真理。正因为他虚心,所以对于他的优点才能及时发现,褒扬。对他人的优点给予赞扬的人,胸怀一定宽广,境界一定宏大。个人是这样,民族国家也是这样。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正是因为保持了这种不断努力、从不懈怠、永不自满的精神。
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①。”
注解
①位:工作岗位,工作范围。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便不去谋划他的政治事务。”曾子说:“君子所思虑的是不超出自己的工作岗位。”
感悟
孔子的话后来成为成语,流传很广。曾参的话和孔子的话同义。“思不出位”来自《易经·艮卦》,意思都是不越权插手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①。”
注解
①而:用法同“之”。
译文
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
感悟
本章又一次提出语言与行为的关系。语言不只是个交流问题,而且具有实际的效用。因此才有要求言行一致和必须信守承诺等道德规范。
孔子始终坚持言行一致的原则,如果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工作,那么说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半点实效,反过来还会被别人看成是吹牛成性。所以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被人称道,再伟大的理论家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说不练不是君子的行为。
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①。”
注解
①自道:自己说自己。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道:“这正是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叙述哩。”
感悟
本章是至理名言。
由孔子的话我们可以想见,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高,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对自己能够严格要求的人,必定有操守,也一定会在做任何事的时候规范自己,催促自己。
14.29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②。”
注解
①方:讽刺,讥讽评价他人。②暇:空闲的时间。
译文
子贡讥评别人。孔子对他道:“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工夫。”
感悟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使人感到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他也很喜欢讥评人物,表现出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特征。虽然孔子予以委婉的批评,但并不像对冉有,宰我的批评那么厉害。“方”另作“比”解释,即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这也常常是聪明人喜欢做的,在比较中可知道自己的优势及弱点。但是,聪明人往往会在比评中见到自己的弱点,可是“大多数人”却不会这样,他们更喜欢只看自己的优点就欣欣然不知如何是好了。其实,即便适当的比较是好事,但也一定要有比较的尺度,既不要对别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又能让自己从中获益,双方都能在对方的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样才叫拿捏有度。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其不能也②。”
注解
①患:着急,担忧。②不能:没有能力。
译文
孔子说:“不着急别人不知道我,只着急自己没有能力。”
感悟
这句话也许是说,少年得志固然令人羡慕,但正因为少年得志,也就不再虚心认真去学习新的技术与能力,久而久之成为官僚层级系统的一员,无法展现新的生命力。反之,不去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疏忽及误解,却只反省自己有无真才实学,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就我们自身而言,现在我们还在学习知识,没人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学好知识,装备好自己,将来有效地发挥,取得一定成就,到那时有本事的你就不怕别人不知道了,对吧?
总之,还是强调自我修养与发展的重要。今天的人却时常相反,生怕埋没了自己。但事实上,好的东西永远都会闪光的。就像文学作品一样,好的作品,就算作者已经不在,还会被流传和阅读。一般的作品,即使作者健在,但已经被人们忘记了。因此,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拥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是最为重要的。
14.31子曰:“不逆诈①,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②,是贤乎!”
注解
①逆:逆料,假设。②先觉:事先觉察。
译文
孔子说:“不无端假设别人欺诈,也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不老实,却能及早发觉,这样的人是一位贤者罢!
感悟
这章所述的情形应该是贤者应有的智慧吧!不能无根据地对别人进行猜测,但能事先预知到他要做什么,这样的人不能不说是有智慧的人。当然,如要拥有这样的智慧,也应该同样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不然的话,别人还没说想干什么你就能看出来,那只能是胡乱猜疑。
14.32微生亩谓孔子曰①:“丘何为是栖栖者与②?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注解
①微生亩:大概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隐士。“微生”是姓,“亩”是名。②是:复指代词,如此这样。
译文
微生亩对孔子道:“你为什么这样忙忙碌碌的呢?难道是要逞你的口才吗?”孔子道:“我不是敢逞口才,而是讨厌那种顽固不通的人。”
感悟
孔子是思想上的先觉者,他敏锐地觉察到了文化传统的危机,知道礼乐制度崩溃后,将会导致整个社会解体。他心中十分焦虑,于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不辞辛劳,周游列国,宣讲仁义之道,希望唤醒沉醉在世俗利禄中的大众。然而在微生亩这样的隐者看来,他不过是逞弄口才,借此博得名声,获得权位。这是对孔子的一大误解。他自辩时强调“讨厌顽固”,阐明人的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反对顽固的思想与行为。孔子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一种为理想而努力不懈的精神,仍然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14.33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①!”
注解
①德:品质,德行。
译文
孔子说:“称千里马叫做骥,并不是赞美它的气力,而是赞美他的品质。”
感悟
千里马有骥的美称,并非全凭自然气力,而是因其美德。人也是如此,只追求虚名,虽有一时的热闹,但终究不是立身之道。应当从修德做起,实至自然名归,名实相副,不亦善哉。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①。”
注解
①直:正直。德:恩惠。
译文
有人对孔子道:“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如果这样,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感悟
这章所述颇见孔子的真性情。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这是儒学不同于那种“以德报怨”(老子)、“舍身饲虎”(佛经)、“爱敌如友”、“右脸被打,送上左脸”(《圣经》)等教义所在,也正是儒家实用理性的充分表现。既不滥施感情,泛说博爱,也不否认人情,而是理性渗入情感中,情感以理性为原则。说的极是。以德报怨几乎成了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和原则,可是,如果人人以德报怨,岂不是姑息坏人,伤害好人吗?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①!”
注解
①下学而上达:下学人事,上知天命。皇侃《论语义疏》云:“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译文
孔子叹道:“没有人知道我呀!”子贡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知识,透彻了解天命。知道我的,只是天罢!”
感悟
这章反映了孔子真实的一面,他也有怀才不遇的埋怨,与普通人一样。其实这正好描述出一个真实的孔子。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乃人之常情,即使是孔子,又怎能破例呢?只是孔子主张不要怨天尤人。可见孔子也首先是普通人,宋明理学家所描述那种超凡入圣的“大成至圣”,是被后人所神化了。
14.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①。子服景伯以告②,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③。”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解
①公伯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公伯僚”,云“字子周”,孔门弟子。愬:同“诉”。②子服景伯:鲁大夫,名何。③市朝:把罪人之尸陈于朝堂示众,此指处死。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可是我的力量还能把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
孔子道:“我的主张将实现吗,听之于命运;我的主张将永不实现吗,也听之于命运。公伯寮能把命运怎样呢!”
感悟
据清代崔述《洙泗考信录》考证,此章所述事件发生在孔子任鲁国司寇期间。公伯寮与子路同为季孙氏做事,但公伯寮却向季孙告子路的黑状。这件事引起了鲁国大夫子服景伯的不满。子服景伯扬言要杀死公伯寮,但孔子反对这样做。一来因为二人都是自己的学生,二来因为这样做会引发鲁国的内乱。总之,孔子对这件事的处置,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14.37子曰:“贤者辟世①,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解
①辟:同“避”,躲避。
译文
孔子说:“有些贤者逃避混乱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避开乱邦,择地而处,再次一等的避免与昏悖的统治者见面,逃避不好的脸色,再次一等的不闻国事,以回避恶言。”孔子又说:“像这样的人已经有七位了。”
感悟
当时“礼崩乐坏”,乱世中有志者不能行道,故孔子主张隐居避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这种思想与道家有共同之处。
退隐不是享福,而是保全志节,接受考验。以上所言的顺序放在行动上,就是:首先避开悖逆之言,其次避开小人嘴脸,然后离开这个地区,最后干脆遁世隐居。贤者是指聪明人与有心人,也是志节高尚的人。因此,他的退隐,应该有寄托于未来的心愿,而不纯然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
14.38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曰:“奚自②?”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解
①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奚:疑问代词,哪里。
译文
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宵,第二天清早进城,司门者道:“从哪儿来?”子路道:“从孔丘家来。”司门者道:“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定要去做的人吗?”
感悟
这章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不同风范,这位司门者还真是了解孔子的心志,令人惊讶!司门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代表了当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当时的人认为,孔子是个“一旦打定主意,就不轻言放弃”的人,即使外在看来毫无希望,他也要坚持到底。依常理,一个人有了理想,当然希望能实现。但在实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阻碍与挑战。但孔子的悲壮却在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之所以这样,主要在于:他所坚持的不仅是个人功业,也是对所有人都十分重要的“人生正途”;孔子坚信,万事若不坚持,万事皆休;若是坚持,本身就展示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与理想的号召。人是自由的,原本不需坚持任何东西,但是某些属于人性的特殊价值取向是不能放弃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成为勇者的表现,肯定了人性的尊严。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①。”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注解
①深厉浅揭: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这里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
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天正敲着磬,有一个挑着草筐子的汉子恰在门前走过,便说道:“这个敲磬是有深意的呀!”等一会又说道:“磬声硁硁的,可鄙呀,它好像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没有人知道自己,这就隐世好了。水深,索性连衣裳走过去;水浅,无妨撩起衣襟走过去。”孔子道:“好坚决!没有办法说服他了。”
感悟
所谓水深水浅应该指按照所处社会的政治好坏等情况、环境选择出处之道。“荷蒉”者是一个隐世的贤者,他的思想接近老子,认为孔子不应选择政治混乱的卫国并指望在卫国施展抱负负。他反对孔子的做法很坚决,所以孔子也对他没有什么办法了。
14.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①,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②,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注解
①谅阴:居丧时所住的房子,又叫“凶庐”。②薨(hōng):国君去世称薨。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中说:‘殷高宗守孝之时,住在凶庐,三年不言语。’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不仅仅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继承的君王三年不问政治,各部门的官员听命于宰相。”
感悟
三年之丧,虽是儒家丧礼,但都并非始自孔子,而有其历史渊源。这一章中孔子和子张的对话反映了儒家倡导的“礼”多非凭空自创,而是有所继承。子张所问的焦点还不在此,而是为何“不言”。“不言”的原因,应当是丧期悲痛,恐怕因心志昏乱面对政事处置失当。所以孔子说:“古之人皆然”。这是“礼”合乎人性的地方。
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①。”
注解
①使:听从,服从。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凡事依礼而行,就容易使百姓听从指挥。”
感悟
此章虽短,但却发人深省。为政者多怨民不易使,而不知以身作则。孔子所说,大概是有所指的。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①。”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②,尧舜其犹病诸?”
注解
①人:泛指他人。②修己以安百姓:即“博施于民”。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来恭敬地对待工作。”子路又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使他人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都安乐。这种情况就连尧舜大概还没有完全做到呢!”
感悟
这一章仍是谈如何为君子的问题,其核心的意思就是《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比较而言,修身容易,使百姓安乐,谈何容易?内圣外王,谈何容易?当然,说到根本处,自我修养仍然是最重要的。自己的知识不完备怎能去辅佐君王?又怎能安民乐邦?
14.43原壤夷俟①。子曰:“幼而不孙弟②,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解
①原壤:孔子的老朋友,与孔子有不同的处事态度和思想。《礼记·檀弓》记载他母亲死了,孔子去帮助他治丧,他却站在棺材上唱起歌来了,孔子也只好装做没听见。其举动、思想颇似庄子。夷俟:夷,箕踞;俟,等待。②孙弟:同“逊悌”,谦逊友善。
译文
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接待孔子。孔子骂道:“幼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又对社会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不去死,真是个祸害。”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感悟
据说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他和孔子思想大不相同,所以故意对孔子很不礼貌。孔子推行礼,见此行为对他也不客气。虽然如此,仍不失为朋友。原壤有点行为艺术家的风范,而孔子则仍是一幅认真劝世者的模样,虽是开玩笑,但声貌如见。这样的朋友也许就是孔子所欣赏的那种相互监督的朋友吧!
14.44阙党童子将命①。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②,见其与先生并行也③。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解
①阙党:为孔子所居之地。②居于位:坐在座位上。《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居于位”是不合当日礼节的。③与先生并行:和长者并肩而行。依当日礼节,童子年幼,不能和长辈并行。
译文
阙党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达信息。有人问孔子道:“这小孩是肯求上进的人吗?”孔子道:“我看见他大模大样地坐在座位上,又看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这不是个肯求上进的人,只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感悟
年轻人最急切的愿望,就是早些成为大人,但是往往只在外表上装模作样,却忽略了成人是需要借由教育,遵守礼仪规范,循序渐进,承担社会责任,然后才可以立身处世的。此章中少年的表现令孔子十分失望。但是,孔子并没有因此而主动去教导他。在一个人尚未准备虚心学习的时候,最智慧的老师也将束手无策。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把握恰当的时机,教师只能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否则就是徒劳无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