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计16章,493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注】子曰:《论语》中特指孔子说,“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孔子(前551—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第一伟人。他的言论事迹,主要见于《论语》一书。又,汉·司马迁《史记》有《孔子世家》。亦:助词,此处表语气的肯定加强。说:通“悦”,《论语》中凡“悦”字皆写作“说”。愠:恼怒,生气。君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此处就其品性而言,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人。
【译】孔子说:“学了之后,时时复习和实践,这不就是让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吗?经常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老远的地方前来相会,这不就是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一些人不理解我的思想学说,统治者不采纳我的救国方略,我看透了这个世道,因此并不气恼窝火,这不就是君子的品格吗?
【解析】“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复习,应该还包括着实践,亲身去做。
这三句话实际上是孔子一生感受的总结。为什么学了之后经常地复习、实践,就会让人有愉悦、高兴的感觉?这是因为在复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你会不断有一些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新的收获、新的成绩,这完全是属于你个人所独有的,而他人所无,这个时候你能不有一种欣欣然而自乐的心情吗?为什么有朋友从远方而来,就会有欢乐、快活的感觉呢?朋友者,志同道合之人也,长时未见,思念无限,有说不完的话。切磋学问,促膝谈心,谈理想志向,谈治国救民的思想,谈相互间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心心相印而互相鼓舞,这个时候你能不有一种欣欣然而自乐的心情吗?“人不知”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对自己有误解的人,更多的是包括掌握着国家权力的统治者,他们不理解孔子的治国思想,不相信孔子的治国能力,不采纳孔子的治国主张,不愿意触动个人的既得利益,甚至嫉妒、畏惧孔子的超世才华,但是作为孔子自己来说,却并不因此而苟且屈志,依然是坚定自持,泰然处之。孔子是一个用行舍藏的人。这样一种傲世品格难道说不是君子的品格吗?学习《论语》,一定要结合实际常想想自己,在这几个方面能够深有感触的人,他在学业、思想和品德修养上必有大进。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有子: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三岁。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末鲁国人。他身高体伟,有勇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其“状似孔子”。他首先提出“孝弟”“为仁之本”,并且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本篇之12章)这些儒家学说的精华;他反对鲁哀公什二税制,主张什一制,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第十二》之9章)其:他、他的,代词;下“其”字兼有代词表近指的这和副词表猜度的大概二义。孝:孝敬,善事父母者为“孝”。弟:通“悌”,恭顺兄长。《论语》中“弟”“悌”同出,还有“慾”“欲”、“共”“拱”、“斋”“齐”同出,以及“子曰”“孔子曰”同出等,说明《论语》非出一人之手,非为一时之作。而弟子中唯有若、曾参、冉求、闵子骞尊称有子、曾子、冉子、闵子,说明他们的学生曾经参与《论语》的编纂活动。犯上:既指冒犯上司,又指忤逆尊长。者:句末语气助词,下“也者”为句末语气助词连用。务:谋求,致力于。道:此指做人之道理。与:通“欤”,句末语气助词,此处表疑问。《论语》无“欤”字,凡表疑问或感叹语气之“欤”皆写作“与”。
【译】有子道:“如果说,他的为人是孝敬父母、恭顺兄长,还会作出冒犯上司和忤逆尊长的事,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和忤逆尊长的人,说他喜欢为非作歹、滋生祸乱,那是绝对不会有的。君子一定要致力于根本的东西,根本的东西牢固地树立起来了,那么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生成。孝敬父母、恭顺兄长,这大概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解析】关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二句,就字面言可以直译成为“孝敬父母,恭顺兄长,这大概就是一切仁德生成的根本吧”。这样翻译当然可以,只是意思表达上还不够充沛、有力。多有认为“仁”通于“人”,只是与其前“为人”有悖。因此可作另外思考:“仁”是古代表现极其广泛的道德观念,“本”是根本,事物生成之根系与本源,孝悌滋生与养成人的一切仁德,是人的好的德性的源头表现,也是人之所以谓人的根基和源点。从为人当有德的角度讲,“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这样理解更加晓畅。
此章言做人有本,孝悌是也。不能深刻理解孝悌的人则不能在社会上很好地处世立身。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岂止为先?百善孝为源。在家事父母,出门事长兄,在朝事国君,将心比心,推己于人,倘若是人人如此,那么我们所在的社会将无限美好,天下为公。汉·戴圣《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首在穷究孝亲之理。战国·孟轲更是十分肯定地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这就告诉我们,孝悌造就伟人的思想品格。只要你有孝悌之心和孝悌之行,并且推广于世、持之终生,你就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伟人。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巧言:犹如今之花言巧语,“巧”作欺诈、虚伪讲。令色:伪装善意的脸色;“令”者,善也,此指伪善。鲜:少也,此处是很少之意。
【译】孔子说:“用花言巧语和伪善媚态来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很少能够具备仁德。”
【解析】见人点头哈腰、张口说人好话,这样的人可以取悦于人,但无助于人。说话口蜜腹剑、见面笑里藏刀,这样的人从害人开始,最终将达及害己。为人当是直言正色,不当是巧言令色;当做正人君子,不当做奸佞小人。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曾子: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六岁。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又作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其先祖为贵族,至其父曾晳时降为平民。曾晳亦曾受教于孔子。曾子性格内向,处事谨慎,貌似迟钝,所以孔子有“参也鲁”(《先进第十一》之18章)的说法。但是曾子如同颜回,他善于思考,深谙孔子仁道内涵,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第四》之15章)。曾子以孝著称,提倡“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咎”(战国·尸佼《尸子·劝学》)。他十分注重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曾子曾仕于莒,后授徒讲学,“从先生者七十人”(《孟子·离娄下》),相传他为思孟学派的鼻祖,在孔子以后的儒经传授上有重要地位。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录有《曾子》十八篇,今存十篇,收入汉·戴德《大戴礼记》,多是阐发孝的一些文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作《孝经》,虽为其后学所为,却成为后世儒家的经典文献,在封建社会有极大影响。忠:做事竭尽心力。信:待人诚实不欺。传:授也,此指老师讲授的知识,活用作名词。
【译】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为别人思虑谋划是不是做到了竭尽心力?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不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做到了认真复习、践行?”
【解析】自省是进步的阶梯。为人立身处世,终生皆当以此伴之,则终生有助于人,有益于己。
1·5子曰:“道(dǎo)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道:通“导”,此处作治理讲。《论语》中无“导”字,凡“导”之意皆写作“道”。千乘之国:意思是不大的一个国家;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各诸侯国大者万乘,小者千乘。敬事:严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敬”作严肃、慎重讲,“事”活用作动词,指做好事情。使:役使,引申作动员……做事讲。以时:依照农时,意为不要违背农业生产规律,当在农闲之时;“以”为介词,作依照、按照讲,“时”指农业季节之时。
【译】孔子说:“即使治理只有一千辆兵车的小的国家,也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说话诚实不欺,处处节减费用,爱护体贴人民,在动员群众参加工程劳作时要依照农业生产规律合理安排,不要违背农时。”
【解析】此章言治国之道,统治者当牢记于心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对人对事,特别是在央求别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何时何地、大事小事,都要多为他人考虑,都不要违背常情常理。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弟子入则孝”二句:当为“弟子入则孝悌,出则孝悌,”“悌”、“孝”分别为蒙后与承前省略,二句语意互补;“弟子”是为人弟和为人子者,此处泛指年轻的人,“入”是回到家里,与下“出”相对。仁:此指有仁德的人。行:做,意为对上述孝、悌、谨、信以及爱众、亲仁等事一一做好之后。余力:多余的精力,亦包括有多余的时间在内。以:当为“以之”,介词宾语“之”省略,“以”作用、拿讲,“之”作它讲,指“余力”。
【译】孔子说:“年轻人回到家里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恭顺自己的兄长,出门在外则要孝敬父辈之老者、恭顺同年之长者,要立身谦恭、处事谨慎、诚实不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努力去做之后,觉得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去做别的事情,那就用它来学习文化知识。”
【解析】孝悌是为人之本。孔子主张将家庭之孝悌广泛推行于社会,故有“入则孝悌,出则孝悌”之说。
人生于世,做人第一。孔子始终把学习做人放在人生的第一位置,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第二的位置,而学习文化知识又是为了什么呢?从根本上讲,也还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子夏: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四岁。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另有魏人、卫人之说。他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崇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第十九》之6章),强调“学以致其道”(同上之7章),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同上之13章)。为学有独到见解,曾受到孔子称赞。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西河(济水与黄河间)讲学,据《史记·儒林列传》和《仲尼弟子列传》言,田子方、段木干、吴起、禽滑厘皆曾受业于他,并为魏文侯师。相传,公羊高、穀梁赤亦为其门人。汉以后学者多认为他是多种儒家经典著作的传授者。今人郭沫若认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为早期法家李悝(kuī)、吴起、商鞅的思想渊源(《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贤贤:此指妻子而言,前“贤”字用如动词作看重、崇敬讲,后“贤”用如名词作美德、贤德讲。易:轻视。色:美貌。事君:就字面讲“事”是侍奉,“君”指国君,“事君”就是侍奉国君。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在更多的意义上应该说是服务国家,而不是侍奉国君一人。孔子反对对于个人的愚忠,至少是他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之19章)儒家的这个思想发展到战国的时候,关于君臣的关系孟子说得更加明确:“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当着齐宣王和孟子言谈历史上“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情,故意刁难孟子“臣弑其君可乎”的时候,他甚至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致:奉献。信:守信,“言而有信”意思是说出的话一定要实践兑现。
【译】子夏说:“对于妻子,只看重她的好的品德,而不看重她的美的容貌;对待父母,要竭尽自己的心力;服务国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相交,说到的一定做到。对于这样的人,即使说他没有进行过学习、接受过教育,我也一定认为他是进行了很好的学习、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解析】此章可视为承上章而又具体细化,进一步言讲做人当是如何去做。从“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家庭,把对国家的忠诚看得高于对父母的孝敬。常有的情况是,忠孝不能两全,为国捐躯更能受到世人的尊崇。“君”,我们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理解为国君,有的时候应该从更高、更深、更远的意义上去理解为国家。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重:严肃,庄重。威:威严,此处含有自信之意。主:重视,“主忠信”是要重视对忠、信品德的培养。无友:没有朋友,没有哪一个朋友。
【译】孔子说:“君子如果在他人面前不能严肃庄重,就不能显现出他的威严和自信,这样的人即使学习也不会深入,记忆也不会牢固。要重视对于忠、信品德的培养——对人一定要做到竭尽全力,对己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要知道自己所结交的朋友当中,哪一个人都有超出自己的地方;自己有了过错,千万不要害怕改正。”
【解析】此章言君子当有之品格,其中“过则勿惮改”是很值得品味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又何尝就没有过错?孔子是圣贤,《论语》中就记述了他的好几桩做得不够妥帖的地方,比如《述而第七》之31章关于鲁昭公知不知礼的回答、《阳货第十七》之4章关于闻武城弦歌的失言等。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能够做到即刻认识并且改正,所以过错对于孔子来说,不但没有造成丝毫的损伤,反而更加衬托了他的真实、磊落和伟大,子贡说得好啊,“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第十九》之21章)。对于我们这些凡人俗子来说,错误肯定会更多一些,而且难以发现,不以为然,改正起来或许会有很多顾虑,特别是形成习惯之后,改起来就更加困难。至于小人,《子张第十九》之8章告诉我们说“小人之过也,必文”,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他不是不知道错误,而是千方百计地掩饰错误,因此当与意识不到错误者有根本区别。人不怕犯有错误,怕的是不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真正的错误不在错误本身,而在不去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孔老先生教导我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第十五》之30章)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慎终:慎重对待父母亡故,言指当极尽哀思;“终”作死、亡故讲,于此指父母。追远:永远思念,此就父母的恩德而言;“追”作追念、追思讲,“远”作永远、长久讲。宋·邢昺疏:“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
【译】曾子说:“在上的统治者,如果对于自己父母的亡故能够做到极尽哀思,并且长久地追念父母的恩德,不忘祭祀礼敬,那么在下的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会渐渐归于淳厚。”
【解析】此章针对的是在上的统治阶级,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君。
前言孝悌为做人之本。孝是对父母的敬顺,是指对父母的侍奉要竭尽心力,说的是在父母生时,这是孝的表现的一个方面。孝还包括着在父母死时和父母去世之后对子女的要求,此章所言正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慎终”讲的是在父母死时,“追远”讲的是在父母死后。
民众是天然的善良和无辜。民众也需要教化,关键在于从统治者的最高层开始以至于他的各级,要从自己做起,有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第十二》之11章)的样子,而从做人的根本上说首先是从孝做起,要有一个敬顺父母的样子:父母健在时要恭敬竭力,父母去世时要极尽哀思,父母亡故之后要长久地怀念祭祀。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死而后已。在上统治者有了良好的家传,在下的老百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风。然而,当时的情形却是每况愈下,《八佾第三》之10章孔子所言“褅自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就是证明。
要“慎终追远”啊,我们没有权利忘却父母教养之大恩大德。当然,树有根,水有源,父母是他们的父母抚育成人的,在怀念父母的同时,对于祖上的功德亦不应有忘,要孝亲敬祖,这也就是中国传统上重视家谱和宗祠的原因所在。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子禽: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岁。姓陈,名亢,字子禽,春秋末陈国人。子贡: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一岁。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春秋末卫国人。他思路敏捷,利口强辩,善于表达,《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对话,他为最多者,经常问政于孔子,关切国家之经略。他擅长经商,“亿则屡中”(《先进第十一》之19章);擅长外交,曾仕于鲁、卫,游说于齐、吴、越、晋诸国,深得孔子的信赖。他述说自己:“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第十五章)子贡对孔子极为崇敬,他曾多次反驳和批判他人对孔子的贬低和不恭。据汉·王充《论衡·讲端》云,他对孔子的崇敬有着一个过程:“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孔子死后,弟子按照父母丧礼守墓三年,而后尽哀散去,独子贡又庐墓三年。孔子之所以名扬天下,曾得力于子贡,《史记·货殖列传》就说道:“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注:“先后”作辅助讲)之也。”夫子:对男子的尊称,此指孔子。是邦:这个国家,此处含指到过的每一个国家。“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当为“以温、良、恭、俭、让得之”,介词宾语前置。诸:助词,位于句中,表语气停顿。
【译】子禽向子贡询问道:“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一定会听到这个国家政治上的许多事情,是他到处打听得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向他反映的呢?”子贡说:“我们的老师凭借他的温和、善良、谦恭、俭朴、礼让的品格而得到这些情况。老师求得的方法,和别人求得的方法不同,你说对吧?”
【解析】子贡并没有直接回答子禽的提问,这是因为“求之与?抑与之与”只是个表现形式的问题,他巧妙地把问题引向做人的一些重要的品德上来。
“温、良、恭、俭、让”分别指的是人对他人的态度、心存、礼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的优良品德,泛指做人应该立身谦恭、心地善良、温文尔雅、朴实端庄、饶有风度。我们细嚼体会并身体力行,那就一定会有无限受益。当今正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安乐的国家和社会环境,温、良、恭、俭、让尤其不可缺少。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没:通“殁”,死亡、寿终。父之道:意为在父亲帮助下所确立起来的人生奋斗目标。
【译】孔子说:“父亲健在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能够在三年之中不违背父亲在世时所确定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有孝心的人了。”
【解析】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关系着人的一辈子的事情,一旦形成之后,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持久不懈地去努力践行。父亲健在的时候,有着父亲的严格监督,路子不易走偏;父亲不在了,靠的是个人的坚持。根据孔子的观察,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持续三年的时间内毫不动摇,那就会形成一种自觉和习惯,不会再出现走上邪路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就是对父亲的一种孝敬。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用:使用,施行之意。为:最,在表比较的句中作谓语。贵:宝贵,重要。由:依,依据。有所不行:有行不通的时候;“有”为动词,“所”为特指代词,“所”字词组为“有”的宾语。知和而和:意思是表面上认识到和的重要而追求形式上和的样子,后一“和”字活用作动词。以:用、拿,介词。亦:此处可视为连词,作那么、就讲。
【译】有子说:“礼在施行的过程中,和是最可宝贵的。前代圣王治理国家有许多方法,这是最好的一种。无论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皆是依此作为思想和行事的准则。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只是在表面上认识到和的重要而追求和的形式,不用礼的要求去进行节制,那就行不通了。”
【解析】“礼”在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可以和“仁”相提并论的学说思想,“礼”也是孔子研究中认识分歧、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礼”是什么?“礼”是一种人的社会秩序的规定性。它包括着礼貌、礼节、礼仪、礼制等等,凡习久成俗的人与人在交际中有益于人的团结、和谐的一切规范和要求,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之为礼。
“和”是什么?“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以及人群、民族、国家相处的一种理想状态,既包括认识与利益的一致,也包括认识与利益的不同。“和”之所以可贵,在于它包含着和安、和好、和合、和厚、和缓、和解、和乐、和美、和睦、和平、和洽、和善、和暖、和气、和顺、和同、和谐、和心、和一以及平和、谦和、亲和、随和、调和、协和、中和等等,包含着仁爱、宽厚、包容、谅解、友好、忍让、同心、同情、互利、互助等等。“和”包含了人和人相处的一切真情和善意,没有矛盾纠缠,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仇恨不容,没有势不两立。“和”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一种状况和形态,也是人世间最为崇高的一种期望和追求。生活在诸侯纷争战国时代的孟老先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重要,地利重要,相比起来,人和更为重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和”字出发,而又要落脚于“和”。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近:靠近、切近,引申作符合、切合讲。复:履行,实践。因:依,依靠。亲:此指关系亲密的人。亦:也,副词,表相同。宗:尊崇,引申作效法讲。
【译】有子说:“信用必须符合义的要求,那么说过的话才可以去履行实践;对人的谦恭必须符合礼的要求,那么才可以免遭耻辱;做事要紧紧依靠深交,这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解析】此章讲的是处世的三条原则。
过去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的说法,讲的是一个人既然说出就一定要做到、既然应诺就一定要兑现。这是一种好的品德,但是却也必须要切合义的原则。义是什么?义者,宜也。义是合乎道理的思想和主张,是合乎正道的事情和行为。义在《论语》中是一个评判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标准,是一个人思想和言行的基本出发点。我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义的要求,即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如果发现不切合义的原则,也是不能去兑现和履行的,否则将一错再错。
《论语》中,孔子一再突出“义”字,他强调君子一定要“喻于义”(《里仁第四》之16章),要闻义而徙(由《述而第七》之3章“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引申而出),要见义勇为(由《为政第二》之24章“见义不为,无勇也”引申而出),要“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之10章),要“义以为上”(《阳货第十七》之23章),并且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第四》之10章)他的学生子路也说“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微子第十八》之7章)。孔子把义放在极高的位置上,把义作为最高的行事准则、作为最终的判断是非和决定取舍的根据。
谦恭礼敬是人的好的品德,但是应该有一个度的要求,那就是要恰如其分,要符合礼的规定要求,既要无过又不要不及。不及不好,过亦不好,孔子说“过犹不及”(《先进第十一》之16章)。《里仁第四》之26章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所要告诉我们的也是这个意思。人不可目中无人、傲慢无礼,亦不可低声下气、卑躬屈膝,人应该活得不卑不亢、堂堂正正。
与人交往,要有个亲疏远近。世道炎凉、人情冷暖,总还是亲近的人要可靠一些,做起事来少一些后顾之忧。父母兄弟当然是不在话下,尽管社会上也有一些父子、兄弟反目成仇的事情发生,那毕竟是个别的,是人性扭曲的一种表现。一般情况下,比较而言,宗戚之亲总还是可靠一些,要不,怎么会说血浓于水呢?所以,“君子不施其亲”(《微子第十八》之10章)。只是,如果过分局限于宗戚之亲,那么个人的发展、事业的成就则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宗戚的小圈子即使非常齐心、努力,家传的思想、习惯、眼界、认识、智慧也不可能不受到很大束缚。这也就是家族企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发展的原因所在。所以,我们还必须懂得“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尧曰第二十》之1章)的道理。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求:此指贪求。饱:满足。敏:利落、快当,于此亦含有勤奋、努力之意。就有道:意为亲近有道德之人,“就”是靠近、亲近。正:改正,此就个人的缺点而言。
【译】孔子说:“君子在吃的问题上不要贪求过分满足,在住的问题上不要贪求过分安逸,但是对于工作却要敏捷利落、勤奋努力,说话的时候要谦虚谨慎,并且经常去亲近有道德的人,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来对照自己,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解析】学习首先是学习做人的知识——生活上不要贪求奢侈安逸,工作上一定要勤奋努力,言语上务必要谦虚谨慎,并且经常亲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判断一个人好学不好学、学好没学好,首先也是看他在追求什么,在日常的思想和言行中是不是检点、勤苦和上进。人没有吃穿住行的基本条件就不能生存于社会,但是在生活的享受上绝不要有太高的奢望。孔子推崇个人生活的俭朴而不忘列祖列宗,不忘故国故园、故乡故土,他是竭尽努力去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泰伯第八》之21章有他关于大禹的一段称颂,可以看出他的这个思想,他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敏于事而慎于言”对于做人是极重要的,而且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记和力行的。做事敏捷利落、勤奋努力,说话谨慎和气、恰当得体的人,无论是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就有道而正焉”讲的既是人的向善的一种美德,也是人的学习的一种方法,对于提高自己、追求上进是绝对不可少的。经常同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在一起,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和效法的榜样,天长日久,自己的缺点毛病则就渐渐改去,而好的思想品德则就渐渐培养起来。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富而好礼者也:“者”字结构;“好礼”是更加谦恭有礼之意,下“告诸往而知来者”亦为“者”字结构,“诸”作之于讲,兼词。诗:即“《诗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儒家最为尊崇的“五经”之一。经孔子之手删节编纂而成,时为三百十一篇,现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史记·孔子世家》云:“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如切如磋”二句:语出《诗经·卫风·淇奥》,“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的加工方法,后用于比喻学习和研究中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其斯之谓:即“其谓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作大概、或许讲,副词,表猜度,“谓”作说讲,动词,“斯”作此讲,指示代词,“之”为宾语前置标志。
【译】子贡向孔子请教道:“贫穷了没有巴结谄媚之色,富有了没有狂傲骄矜之态,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称道。但是,还比不上贫穷了依然达观乐道、富有了更加谦恭有礼的人。”
子贡问:“《诗经》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您说的这个意思吧?”孔子高兴地说:“子贡啊,你的理解真是太好了。从现在开始,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中的许多问题了,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可以推知到未来。”
【解析】为人一定要贫有脊骨,富当谦下。孔子对“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认可的,但是觉得还不够理想、完美,他认为最为理想、完美的境界应该是“贫而乐、富而好礼”。“乐”不是无知的一种快乐,而是乐于道,以自己的正义追求为乐事,像孔子所钟爱的学生颜回那样箪食壶浆而孜孜于学,像孔子所器重的学生子路那样穿着破烂衣衫在纨绔子弟中而傲然屹立。世界上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人很多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乐道的怕是很少很少,这是需要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很高很高的人才能做得到的。
孔子和子贡关于《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理解上的一段对话,隐含着对于贫富当有品德认识上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探求的一种方法和提高的一个过程,它所告诉我们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尽管老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其实在一些时候和一些方面,师生常常处于一种互学共进的状态,老师采用启发教学方式讲授知识固然非常重要,学生善于通过联想去进行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师生之间切磋琢磨,其结果必然是教学相长。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患:忧虑,担心。之: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不己知:即“不知己”;古汉语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常前置。
【译】孔子说:“不要总是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需要忧虑的倒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析】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了矛盾、有了误会、出了问题,首先要检查自己,不要埋怨别人。《论语》中孔子在这方面的教导还有许多,比如《里仁第四》之14章“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宪问第十四》之30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第十五》之19章“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孔子还说“不怨天,不尤人”(《宪问第十四》之35章),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第十五》之15章),他把出了问题是检查自己还是责怪别人看作是君子与小人区别的界标之一,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同上之21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