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生产关系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下,由于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共同劳动,因而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三、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形成生产力,而且人与人之间也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人的生产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社会性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合形式中,才能得以展开和发展。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他们的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因此人们在生产中总会结成这样或那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和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表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关系而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还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指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比例关系,比如工资、地租和资本利润都是分配的形式。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同时其他两项内容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有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历史上有原始公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应的人类历史上就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原始公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有制的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的、封建制的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互相关系。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类型,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性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由于劳动者平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中,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剥削者手里,广大劳动者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生产资料,因而生产的指挥权和管理权掌握在少数剥削者及其代理人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其次,同一种类型的生产关系中,如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不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中,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奴隶本身。奴隶对奴隶主具有全部人身依附关系,没有任何自由,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主可以打骂、买卖、屠杀奴隶。在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中,封建主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而农奴或农民只占有简单的生产工具,在封建主的土地上劳动,对封建主具有部分人身依附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对资本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但工人为了生存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从而在生产中受资本家剥削。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产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在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下,由于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共同劳动,因而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在奴隶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下,奴隶劳动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主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维持奴隶的生存。在封建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下,农奴或农民以贡赋或地租的形式,把大部分劳动产品交给封建主,自己只留下一小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下,资本家获得利润,也就是以利润形式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只能获得维持其生活的工资。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则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两项内容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这种决定作用必须通过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体现出来。特别是产品的分配方式,它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最终是通过对产品的占有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