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舜可算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了吧!舜喜欢向别人请教且善于审察那些浅近的话语,压抑邪恶而弘扬善良,权衡过与不及的两种意见,坚守中道施行于百姓。这就是他所以是舜的原因吧!”
【解读】
舜之所以为舜,被孔子所赞美,且成为中国历史上被后世景仰之人,他的一生有众多美德。孔子在此仅说了几个方面,也足以让我们惊叹了。
这番话里,孔子仅从“智”(知)上介绍了舜,认为舜是个具有大智慧之人。分开来说,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好问。
好问即好学,孔子十分看重。比如,在他的众多弟子里,他说只有颜回好学。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不迁怒,”说明颜回也会有愤怒的时候,但他不会迁移至别处,不会让别感受到愤怒。这也是说,他能守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颜回有怒时,却不表现出来,故称之为守中。“不贰过,”即不会重复犯同样的过失,说明颜回也会犯错误,是个正常人。当然,颜回可不是一般人,因为他知错能改或知错必改,故不会重复出错。如果追究颜回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因为颜回好学。
颜回的好学乃师承孔子,这是肯定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孔子是位圣人,说他博学多能,无所不知等。而在孔子,他只认同一点:自己是个好学之人。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一般人都没有我这么好学。在说这话时,孔子是毫不谦虚的,相反,他以拥有好学这种美德为荣。所以,颜回的好学源自于老师孔子,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孔子的称赞。常说,学问学问,好学者必然得好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才能成就自己。简单点说,你要不想学,你自然不会去问了,是不?
由舜的好问,我们也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孔子是在模仿舜。或者说,孔子的好学好问也是有来头的,并非无中生有。难怪孔子赞美舜,首先就说他“好问”。
2.“好察迩言。”
朱子说:“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结合朱子的解释,我们再来解读舜,便知对于身边十分浅近的话语,舜也会加以审察、仔细品味。为什么?这又得看孔子是怎么说的了。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告诉我们,“知言”的目的是“知人”。这也好理解,常说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你听他说什么,听他怎么说,只要细细琢磨,你就能了解他在想什么,甚至于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而只有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他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不会偏言,亦不会偏行。此乃“时中”。有如欲爱人,你得了解对方之所需,然后才有针对性地付出爱,以合于人之意。故舜的“好察迩言”,其实质,就是关心人、爱人,核心是“爱”。
3.“隐恶而扬善。”
人性中有善亦有恶。如果将“性”说成恶,那么“道”就是善。因为“率性之谓道”,所以,善应该是主宰,即“道”统率“性”。这都是本书的思想。
这里,“隐恶”一词值得我们注意。通常,人们喜欢说“去恶”、“弃恶”,如弃恶从善之说。但孔子这里说舜是“隐恶”,就颇有意味。朱子是如此解说的:“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我认为,朱子用“未善者”来解释“恶”是有道理的。
比如“私欲”,“未发”之时,它是“中”,发出来以后,如果未能“中节”,即不中规中矩,可称之为“未善者”吧。那么,这些“未善者”能去除吗?或者,能根除掉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这就是人性。比方说,连颜回这样的大贤人也有怒,也会犯错误,又何况一般人呢?以此看来,舜的“隐恶”就比“去恶”要高明,舜只是将邪恶的东西遮蔽起来,而宣扬或弘扬善的东西,这就是“隐恶而扬善”。孔子说舜是“大知(智)”之人,十分中肯。
4.“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正如第一章所探讨的,这也是“时中”。我认为,最能体现舜有大智慧之处,就在这里。
朱子注解道:“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
朱子之说颇有代表性,因为它很容易理解。所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则错也错得不会太离谱,当然,对也不会是恰到好处。能接近恰到好处,不出现大的偏差,也就不错了。朱子所谓的“量度”,大体如此吧。
但我以为还不尽然,因为存在不好“量度”的困难。比如对一件事作是非判断,张三肯定,李四否定,让你选择判断,你如何“量度”?张三与李四所持两种观点刚好是“两端”,是矛盾的对立方,如果你“取中”,那是否意味着只能既不肯定又不否定?于是,你可能是不作判断了。而没有判断,你又如何行动?可见,朱子的理解还是没有到位,或者说,这样的“取中”,是经常会让人陷入两难之境的。
我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执其两端”,这是因为,我对孔子的“执其两端”从未迷惑过,这里面的确具有大智慧。我们引孔子的另一番话来帮助思考。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地方的人说:“孔子真是博大啊!学识渊博却没有成名的专长。”孔子听到这话,对弟子们说:“我该干哪一行呢?驾车吗?射箭吗?我还是驾车好了。”
有人认为孔子学识渊博,但又讥讽孔子无法成就自己。以当时人们的眼光,你孔子不能做官、没有富贵,自然不能算是“成名”,即无所成就。或许,在达巷这个地方的人看来,孔子的教学未必是一门正当的职业,毕竟,那时学在官府,孔子是第一批私人办学者,人们还不认识办学的意义呢。孔子听了别人的议论,用调侃的语气对弟子说:(既然做不了官,教书又算不上什么正业,)我或许只能选择驾车与射箭这两种专长来做了,不然,我还是去驾车好了。
孔子当然没有真的去驾车。尽管他的御术精良,因为他要教学生弟子“御”,他还是教自己的书,以培养君子为己任。我选出这番话来,从中不难看出,孔子是不会拘泥于常人所认识的“两端”的。孔子开玩笑时执的是一端,“吾执御,”没有犹豫,没有迷惑;真正行动起来则更是“固执”,依然开门办学,有教无类,绝不让所谓的“成名”约束自己。可见,孔子的“执其两端”,并非我们一般人能作简单认识的。
为了解孔子的“执其两端”而“用中”,我们还得通过他的言说来分析。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智慧吗?没有哩。有一个乡下人向我提出问题,我一点都不懂,只能从多方面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段话里,孔子用的是“叩其两端”,大体上,与“执其两端”相通。“叩”就是问,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糊弄“鄙夫”。一边问,一边与对方交流,深入探讨,以找出最好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说,如果这样,其结果会怎样?如果不是这样,其结果又会怎样?反复权衡利弊,以找到最理想的答案。
舜是如何“执其两端”的,具体事例我们不了解,我们只是听孔子这么说。我认为,舜的所谓“执其两端”,其实就是孔子的“执其两端”或“叩其两端”,孔子不过是借舜来言己而已。不过,孔子之思是有深意的,其最终目的也是很清楚的,这就是“隐恶而扬善”。有了这层思考,那么,孔子的“执其两端”就是“时中”了,即在利弊、善恶的权衡中,根据对象或当时的场景,尽可能“隐恶而扬善”,这就是“用其中于民”。换言之,这才是“中庸”。
我这么分析,与朱子的“取中”是有区别的,因为朱子的“取中”,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在两端之间取中点。或许,朱子并不完全是此意,只是,他表述不是很明白罢了。
执其一端多有偏颇,故古人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魏徵语),早已被人们所认同。“执其两端”则少了盲目性,可弥补己之不足。只不过,不能狭隘地理解“执其两端”,将其当成去其两端守中点。这里的关键,在于审察,在于权衡,在于“隐恶而扬善”。而如何才能做到“中庸”,还有待《中庸》后面的思考。
总括以上四点,舜的爱心情感表露无遗:“好问”是爱己,“好察迩言”是爱人,至于后两点,更是在具体推行仁爱之政治。
联系到上章来思考,舜就是在行“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