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己成物章

成己成物章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就自己,叫做仁;完善事物,叫做智。诚作为一种美德,是集合了成己与成物之道理的,所以任何时候出现均无不适宜。转化成子思的说法,将“诚”推及到他人与社会事务中去,惠及到社会民众,这就是智。如果说,“成己”为“内”,是自我的内在完善,那么,“成物”之智慧就涉及到“外”了,是将个人的仁爱之举去利人利物。

【原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译文】

诚是自我完善形成的,而道也是自我引导产生的。诚在事物的开始与终结之中,没有诚就没有事物。所以,君子以实现诚为尊贵。所谓诚,并非只局限于成就自己而已,还包括完善事物。成就自己,叫做仁;完善事物,叫做智。诚作为一种美德,是集合了成己与成物之道理的,所以任何时候出现均无不适宜。

【解读】

本章可分为两部分:从开始到“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为第一部分,从“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到结束为第二部分。我们分别讨论之。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沿着我们前面的思路,如果说,“诚”就是“仁爱”,依子思的意思,这种“仁爱”的情感是自我完善形成的,同时,完成这种“仁爱之道”也靠自我。那么,外界或别人起什么作用呢?或者说,教育的作用何在?不是说“修道之谓教”吗?

其实,说“修道之谓教”并没错。一个人的爱心情感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他人的关爱下产生的,比如孩子的“仁爱”情感,就是父母给的,孩子由此而萌发了情爱。这就是教的作用,是善生善、恶生恶。但是,有爱并不等于去爱、会爱,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一句话。换言之,被爱与施爱得区分开来,索取他人的爱与主动施予他人以爱,自然有极大的区别。人人都需要爱,这不用多说,但是,这却不等于人人都会爱,更不用说施爱时恰到好处了。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大多认同这么一种观点,即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所谓教育,是由外到内的一种引导行为,通常就叫“启发”。而教育的效果恰恰相反,它是由内到外的自觉行为,那么,这中间就有一个转化过程,通常称之为“自觉”。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博学多思,是个大哲学家,之所以有如此一说,不承认自己是在教化青年,在他看来,我们每个正常人本身就有丰富的情感与智慧,只是缺少引导而没有展现出来而已。

先哲的思考可以给我们以启发,至少,我们已清楚地知道,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说教师的引导有多重要,但真要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这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通常,如果自己的孩子考试考了一百分,我们会认为很有效果,绝大多数的家长自然会十分满意。有多少人会想到我们的考试基本上是死记硬背、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老师的?又有多少人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怎么样?是以之为“好”还是以之为“乐”?

回过头来反思子思这里的“诚”。尽管我们大多知道“诚”很重要,但我们到底有多少人会真正喜爱“诚”?是为了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而“诚”,还是想让人夸奖而“诚”?是一时之“诚”,还是有选择而“诚”?我提这么多问题,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应区分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

有了以上的思考,我们也就不难明白子思的这番话了。显然,子思这里所说的“诚”,或许与外在因素的影响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诚者,他已经完善自己了,且这种完善是自我觉悟后形成的,所以,他是“自成”的。简言之,诚者,非他成也。再次强调一下,这不是否定教育的作用,也不是忽视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是说,真要成就自己,也只能依靠自己。比方说,你可以告诉某人“诚”很重要,应该待人以诚,但他是否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出“诚”,让人感觉到他的“诚”,那一定是他自己完成的。

“而道自道也”一句,亦可用以上思路解读。由此,我们方知子思的思考还是比较缜密的:前有“修道之谓教”,有如他的祖父孔子教学一辈子,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这里更是提出“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似乎从某些方面又暗示教育有局限性,强调了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悟修为。如果仅从孔子从教四十余年的社会实践来看,在其三千弟子里,有又几位能够算得上了解“诚”呢?比如在孔子的高徒里,就只有两三位被孔子称之为“君子”,而其他人连“君子”都算不上呢!子思说“君子诚之为贵”,大体与曾子说的“仁以为己任”相同,但真能做到的实在不多啊!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本章的这一部分,是落实前面两句话的,比较具体,便于人理解。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的“为己”,就是子思的“成己”。而无论是“为己”还是“成己”,也都是“成人”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换成我的话来说,首先得学会“爱己”。这其中是很有学问的,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不然,你也许会想,这世上人人皆自私,不就是爱己吗?

我们还以孔子教学为例,来解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己。比如孔子的学生喜欢问孔子什么是“仁”,而孔子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总是对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内容。甚至有个叫樊迟的弟子三次问老师“仁”,孔子的回答三次都不一样。

▲(樊迟)问仁。(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我不打算展开来分析孔子三次回答樊迟问仁的具体背景,我仅说明一点,孔子回答学生问仁,其主要意图就是想成就学生。或者鼓励学生去做某事,或者告诫学生不能做某事,总是希望他们扬长避短,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完善自己,从而成就自己。

还举一例。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这就是孔子开创的“因人施教”。訒,在这里是言语迟钝之意。孔子将其用在司马牛身上,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司马牛有个毛病,就是喜欢放言,而不是慎言。孔子的意思,司马牛同学只要克服了放言的毛病,说话时更加慎重些,就有了极大的进步。我们当然不能以为一个“訒”字就能解决“仁”,当然,也不能说这个字与“仁”无关,它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完善自己。每个人都会有所不足,完善一点,进步一层,逐步完善,以至于“成己”,也就是爱己。

懂得如何爱己,才能理解“诚”或“仁”。换言之,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他又如何去爱别人?当然,爱己是仁,是基础,有了这个前提,然后去爱人敬业,这就是“成物”。关于“智”的思考,子思完全在重复孔子的思想。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仁者安于仁,智者利用仁。转化成子思的说法,将“诚”推及到他人与社会事务中去,惠及到社会民众,这就是智。

如果说,“成己”为“内”,是自我的内在完善,那么,“成物”之智慧就涉及到“外”了,是将个人的仁爱之举去利人利物。“诚”者的这种品德或美德,它一定是“合外内之道”的,所以,真正的“诚”者,任何时候的行为都是适宜的,也是恰到好处的。细思之,如果不是“外内”皆合,或只“成己”,或仅“成物”,那自然不能称之为“诚”了,要实现“时措之宜”是不可能的。用孔子的话来说,便不可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经常说,理性之爱既利己,又利人。其效果便是: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这就是“中庸”,是恰到好处的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