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

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所以婴儿状态是最符合大道的,是大道在人及万物上淋漓尽致的体现。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可见做人收好一颗机心,以真示人,放好初心,更能为自己争得立足的天地。视初心为生命中的至宝,怀着一颗初心生活,应该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可以一直怀着对生命原初的那种敬畏生活着,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人生自然简单快乐。

原 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二十八章》)

意 译

了解强盛的道理,却能安然处于柔弱的位置,做天下的溪谷容纳万物;做天下的溪谷,自身就能具备常理与正德,归回婴儿般纯洁的状态。

懂得清明的德行,却能安然处于幽暗的地方,做天下的榜样,如此就能长久保持美德而没有过失,回归宇宙最原始之初的状态。深知荣耀的道理,却能安然处于卑屈的地位,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就能将常理与德行修缮完全,返璞归真。

人生智慧

五千言的《道德经》可以看作一部“复归”心经,“朴”“婴儿”“雌”等可以说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这些归结起来,便是“初心”。

“婴儿”,就是“初心”这个概念的形象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功利宠辱所困扰,无私无欲,淳朴无邪。我们一直在探讨“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的问题,其实这在婴儿的意识里没有任何分别,不存在任何等级概念,又怎会有善与恶之分呢?所以婴儿状态是最符合大道的,是大道在人及万物上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们从婴儿长大成人后,历经了许多事情,遭受了众多打击,也感受了无数乐趣,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摸爬滚打几十年,成就了各种各样的心态和思想,表现得多知多懂,经验丰富了,物质富足了。可是很多人揣着钱却患得患失,常常感慨“长大了一点都不好,烦恼多了”,其实,这主要是他们离婴儿那种至柔至顺的样子太远了,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拥有的却是一颗机心。很多人都自认为聪明,可以骗得了天下人,其实,人的智慧相差无几,一个人的那点小小的伎俩怎么可能瞒得了其他人呢?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此,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要总以势利世故心待人做事或使用一些手腕希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否则到终了受害的还是自己。人生在世,不可处处怀揣着一颗世故机心,而要学会放好自己的那个初心,能够“以真示人”。

东晋时,王家是大家族,社会地位很高,因此当时的太尉郗鉴就想在王家挑选女婿。郗鉴这个女儿,才貌双全,郗鉴爱如掌上明珠,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一定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王家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嗣甚多,个个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嗣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您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一个袒腹的青年人仰卧在靠东墙的床上,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他们听到了相公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个个都打扮得齐齐整整,装模作样,循规蹈矩,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来到王府,见到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择为快婿。

王羲之因为自信倜傥,也更因为心中没有通常世俗人的那种处世机心,所以并不为有人来挑选女婿就刻意打扮自己,反而袒腹东床,自顾自无拘无束,却因此得到赏识,这正是他天真本色示人的结果。可见做人收好一颗机心,以真示人,放好初心,更能为自己争得立足的天地。

相反,一个人假若总是想着如何从这个世界中攫取什么利益,或者迎合世人,处心积虑地生活,不仅自己活得累,最后也往往适得其反。一个人在社会上面对生活的诱惑久了,心中免不了受到大众的浸染,充满机心。

所以说,做人要学习道家,保持一颗初心就是保留一个真实的自我,保留一种真实的态度。视初心为生命中的至宝,怀着一颗初心生活,应该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可以一直怀着对生命原初的那种敬畏生活着,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人生自然简单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