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七十八章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本章大意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能攻克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人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但却没人能够去实行。因此圣人说,承受全国的屈辱,才算得国家的君主。承受全国的灾难,才称得为天下的君王。这些正话听起来好像是反话。
本章老子以水为例,说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是柔弱的,或者说软弱无力的,却有任何东西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
此外,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老子由此推论说,柔弱、谦下,表面上看来好像吃亏,实际上占了便宜。要当国君,也要像水那样,承担一切屈辱,好像很低下,实则能保持居于高位。正如《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突出的就是像水一样的柔弱、慈爱、节俭、谦下、不争的精神。“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归附的汇聚之所,是因为它能处在百川的下位,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指的是所有曲枉、柔弱、谦卑、低下的言行态度,唯其如此,才能成就功业。
水的柔性、韧性,这些基本常识一般人是清楚的,但把水的柔性、韧性乃至于水的博大与宁静之美上升到人生高度认识,不是一般人或所有的人都能够清楚和把握得了的,更何况要把这柔美的性格融入整个人的生命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草木往上长,水则向下流。不与人、物争高地。水甘居卑下,与世无争,这就是水的特性、水的品格。水独自静静地流淌着,有着向下、退让、柔弱的道性,有着攻坚、克刚的功用,这是柔弱的力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这种观点,在政治策略上,在军事战略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