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问有所忿懥一条。先生曰:“忿懥畿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所’耳。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鬫,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传习录》
有人就《大学》中“有所忿懥”这一说法请教先生,王阳明回答说:“诸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人心中怎会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罢了。一个人在愤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愤怒,心就不能中正。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例如,出门看见有人斗架,对于错误的一方,我心中很恼火。虽恼火,但我心坦然,不生过多的气。现在,对别人有怒气时,也应该这样,如此才为中正。”
王阳明的这些话主要是提醒人们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要避免心胸狭隘。否则,就是将自己局限于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中,不能正常地与他人交往。但凡心胸狭隘的人,时常会带着怨恨生活,总是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事物扰乱心绪,让自己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王阳明指出,一定要做一个心宽、坦荡的人,这样才能不以世俗荣辱为念,有效地避免世俗荣辱之累,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
王阳明在讲学的过程中,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那天,王阳明前往某地讲学,途中要在客栈住宿。然而,王阳明等人刚刚进去,便被赶了出来。原来当地的一名官员准备在那家客栈接待王阳明,告诉客栈老板不许其他人住,由于客栈老板不认识王阳明,便将他赶了出来。
王阳明没有向客栈的老板亮明自己的身份,也不进行解释,拿起自己的行李前往另一家客栈。那名官员在客栈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王阳明,于是便叫来客栈老板交代说,如果有一个叫王守仁的人来住店,就立刻前去他的府上禀报。
客栈老板说,刚才有一个前来客栈投宿的外地人被赶走了。那个官员听了说道:“对,不是我的客人统统赶走。”交代完这些,那名官员便打道回府了。直到第二天,他们才找到住在小客栈里的王阳明。不过,王阳明并不生气,说自己在那住得很舒服。
那位官员为了讨好王阳明,决定惩罚那个赶走王阳明的客栈老板。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王阳明制止了他的这一做法。在接风的酒宴上,那位官员一再向王阳明赔礼道歉,王阳明大度地摆摆手说没关系,根本不当一回事。
从这件事上,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的宽容与大度。对于愤怒等不良情绪要不着一分,做到心胸开阔,这就是王阳明努力追求的宠辱不惊的处世之道。因为王阳明做到了这些,他才能放下一切,坦然面对对他的伤害与诽谤,更能够以宽容的心对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开阔的心胸去容纳他人。相对于狭隘者对他人小小过失锱铢必较,乃至睚眦必报,王阳明可以称得上伟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